胸腔穿刺抽液、腔内注药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89例临床观察

2010-08-15 00:44季明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抽液胸膜炎胸水

李 勇 季明芳

吉林省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近年来,结核病人逐渐增多,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人也逐年增多。本病如治疗不当,会造成病程迁延不愈或产生严重并发症等,我院在进行早期、联合、足量、规律、全程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和腔内注药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患者,共89例。男56例,女33例;年龄11~63岁,平均28岁;住院时间最短2周,最长6周。

1.2 临床表现 发热、盗汗、消瘦43例;刺激性咳嗽31例;胸痛48例;所有患者呼吸音均不同程度减弱,叩诊浊音。

1.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增多28例;血沉增快63例;痰液涂片抗酸杆菌均阴性;肝功正常87例;胸水1例为血性,余88例为草黄色。

1.4 X 线检查 单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78例;双侧11例。

1.5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大量积液48例,中等量33例,小量8例;胸液涂片结核菌培养阳性20例。

1.6 超声波检查 可见液平段88例。

1.7 治疗

1.7.1 抗结核治疗 化疗原则为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采用2SHRZ/(4—7)HR 治疗方案。用量为异烟肼(H)0.4每日顿服,链霉素(S)0.75每日肌注,利福平(R)0.45每日顿服,吡嗪酰胺(Z)0.5每日3次。化疗期间注意肝功。

1.7.2 胸腔穿刺抽液及腔内注药治疗 胸腔穿刺抽液在B 超定位后进行,一般每周2—3次,抽液量首次不超过1000毫升。每次抽液后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毫克,山莨菪硷注射液20毫克。穿刺后嘱患者多次翻身以利药物充分接触胸膜,胸水大部分吸收后停止穿刺抽液和注药。

1.7.3 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期注意休息,进食易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化疗期间常规应用护肝药及维生素类药;合并感染者给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

2 疗效评价

综合治疗89例中,66例1—2两周内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完全吸收,23例2—4周内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完全吸收,6例4—6周内临床症状消失,胸水完全吸收。半年内复查X 线胸片,其中13例有轻度胸膜肥厚粘连,其余病例无改变。随访2年,仅有1例复发,疗效较好。

3 讨论

3.1 抗结核治疗是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治疗,所以我们采用2EHRS/4HR 或2SHRZ/(4—7)HR 的全身正规治疗。

3.2 结核性性膜炎患者由于炎症直接损害及高敏性的变态反应,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及血浆外渗,从而造成胸腔积液吸收缓慢,且不宜控制。而大量积液不仅压迫心肺及血管,使气体交换面积及心输出量减少,加剧临床症状,同时,因胸腔积液中富含蛋白,如不及时处理可积于胸膜,造成胸膜纤维化和钙化,个别甚至广泛肥厚粘连引起胸廓塌陷,出现肺功能障碍。可见抽放胸液与全身化疗同等重要。

3.3 地塞米松能减轻胸膜炎症反应,减少胸液渗出,促进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减轻中毒症状;山莨菪硷能阻断M 胆碱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解除微循环痉挛,加快胸膜局部血流而使胸水重吸收增加。二者联合注射,能明显加快胸水吸收,迅速缓解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压迫症状,并能有效减少胸膜粘连肥厚等后遗症。

综上所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抗痨治疗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基础,而胸腔穿刺抽液和腔内注药是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从全身和局部两方面用药,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猜你喜欢
抽液胸膜炎胸水
提高地浸矿山潜水泵使用周期的方法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超声对胸腔积液定位的诊断体会
复合式胸腔穿刺针在结核性脓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影响因素分析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