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大力提升“地灾”防治能力

2010-08-15 00:51登封市国土资源局
资源导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群测群防登封市防灾

□登封市国土资源局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大力提升“地灾”防治能力

□登封市国土资源局

登封位于郑州市西南、中岳嵩山南麓、颍河上游,全市海拔在2281512米之间,北部嵩山和南部箕山地区为中低山地貌,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嵩山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来,年平均降水量为599.8毫米,年最大降雨量900毫米。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以地面塌陷、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威胁。

多年来,我局认真贯彻省厅、市局一系列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健全组织,齐抓共管。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我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国土资源局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送表矿区和各有关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测群防”的原则,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政府领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争取政府支持,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登封市政府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送表矿区,每年对隐患点的调查、监测、巡查、防治均投入一定人力和物力,自2004年以来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先后拿出335万元用于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规划编制、监测等工作,出资1亿多元用于2008年以来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大冶、白坪、徐庄等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居民搬迁和避让,共安置了2500余户居民,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加强规划编制,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具科学性。我市于2006年聘请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对全市317个行政村的地质构造发育、灾害分布、隐患规模、威胁对象等逐村进行了调查评价,并于2008年11月组织专家对《登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020年)》进行了评审,2009年5月经登封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

加强管理,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及预案基础工作。一是开展了汛前地质灾害核查和排查工作。汛期前,我们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对全市1660个自然村的23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核查和排查,重点是村庄、道路、矿山、学校、旅游景点等,确保不留死角。二是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核查和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下发了《2010年登封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42个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设立警示牌,制订应急预案。

落实措施,强力推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2009年,我市建立地质灾害群防点231个,建立了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案42处,安装简易滑坡报警器材8处,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明白卡4000余份,出动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巡查1200人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次,累计发布预警预报信息20余次;全市17个基层国土所,都安排了专职地质灾害工作人员。全县聘请了323名国土协管员协管监测。二是认真完善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了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确保突发性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三是加强监测,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全市23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配备有监测员,监测员对隐患点实行全天候专人监测,对出现灾害前兆的险情及时报警、疏散人员、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对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隐患点,密切关注灾害体的发展态势,确保隐患点的仪器正常运行。

加强宣传,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我局以“世界地球日”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时,我们还对各相关委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送表矿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各国土资源所利用召开例会时间对全市323名国土协管员(地质灾害监测员)进行培训,使监测人员增强专业知识,掌握隐患点的监测方法,提高组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确保监测点的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猜你喜欢
群测群防登封市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登封市
登封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
北京市崩塌灾害发生特点及管理模式初探
全域旅游背景下登封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地震群测群防分类标准与管理机制研究
农村地灾群测群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