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运用语文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

2010-08-15 00:49郭沁梅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意志心理素质素养

郭沁梅

浅析如何运用语文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

郭沁梅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这一要求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心理素质 提升 方法

一、促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从而使学生受到足够多且及时的鼓舞。教育学家调查显示,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以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以各种形式(口头语言、眼神、肢体语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

二、促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的关键是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受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譬如: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这种文体,掌握它的论证方法,进而学会说理,辩论比赛不失为一种对学生极富吸引力且效果良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收集论据的方法,在辩论中懂得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

再如: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古诗词和名著的兴趣,可以搞一些赛诗会或名著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朗读中要求学生口齿清楚、诗句朗读流畅,读出情感。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的核心是注重情感沟通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线索去修养品德,去学习知识。具体教学中可以遵循“讲读启发情感,朗读激发情感,写作抒发情感”的模式。

讲读启发情感,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穿全文。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

朗读激发情感,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写作抒发情感。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小练笔、作文,教师可以从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现实生活状况,有意识地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完成。比如亲情和友情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它不但能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而且能从习作中感受亲情,理解父母,识别友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四、促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的根本是进行意志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要有这种状态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自我约束——意志。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意志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意志总是以情感作支撑,情感乃是意志的推动力。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

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习学生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练意志。

其次,有目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看电影、电视也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教学古文时,有意识地推荐学生去看一些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完成这部作品的,从而学习古人那种逆境中奋发有为的意志。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来推动,要激发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成倍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譬如:设计课前五分钟课堂,每天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有关意志培养的题目,通过同学的上台演讲,既达到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口才的训练要求,又是对学生意志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锻炼。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加上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当激发其坚韧精神,对于胆小、犹豫不决者则要培养其大胆、勇敢和果断的品质。总之,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的来说,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很广,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也很多,语文教师应积极实践,使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示范中学。

猜你喜欢
意志心理素质素养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