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疆伊犁打造成为面向中亚的现代物流中心①

2010-08-15 00:49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宗永平
中国商论 2010年17期
关键词:伊宁伊宁市伊犁河谷

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 宗永平

把新疆伊犁打造成为面向中亚的现代物流中心①

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 宗永平

从新疆伊犁具有发展为面向中亚的现代物流中心的优势出发,分析把伊犁建成面向中亚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缘区位优势、比较优势以及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指出伊犁具有打造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着力构筑向西开放的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地位。

伊犁 中亚 现代物流中心 优势

新疆伊犁作为地理上的行政区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伊犁是指当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的伊犁州直属以及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狭义上的伊犁是指当前的伊犁河谷区域。本文所指的伊犁主要是包括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县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在内的一市八县的伊犁河谷区域。伊犁河谷土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达到243.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6.9万,占总人口的68.50%。伊犁河谷素有“丝绸之路北线和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等美称。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中,伊犁河谷位列第三。伊犁河谷是生态适宜、易于人们居住生活、对外交往和具有多样性的地带。伊犁具有发展面向中亚的现代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

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1 丰富的水土资源

伊犁河谷境内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大小河流200多条,地表水年径流量363亿立方米,占新疆总径流量的41%,占全疆的37%。有可利用资源179.28亿立方米,占全疆909亿立方米的19.7%。有可耕地1800万亩,已开垦利用705万亩,待开发利用1100万亩,是全国四大草原之一,拥有天然草场3亿多亩,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等优良畜种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无霜期103天191天,年日照时数在2699~3480小时之间,降水量伊犁河谷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特别是亚麻、红花、红提葡萄等品质优于全国其他地区。

1.2 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电源

伊犁河谷水能蕴藏量1248亿千瓦,占新疆总水能蕴藏量的21%;可开发的大于1×104千瓦以上的电站38座;电能蕴藏量1094亿千瓦时,人均水能资源为全国的7倍,为新疆的1.84倍,在新疆占有举重轻重的地位。

1.3 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黄金、煤炭、铜、铁等23种矿产居新疆首位,铬、钯居全国第二,黄金、煤炭、铜、铁等23种矿产居新疆首位。仅阿希金矿的探明保有储量占到全疆的三分之二。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800多亿吨,占全疆的27%,是全国煤炭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现伊犁河谷已成为我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

1.4 突出的畜牧、农业资源优势

伊犁河谷有可耕地1800万亩(己开垦利用705万亩),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是新疆的粮库,同时,亚麻、薰衣草等品质优良,有亚麻、薰衣草基地的绿色产业支撑。

1.5 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伊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存了许多非常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不仅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的物种基因库。如雪豹、棕熊、高鼻羚羊、四爪陆龟、伊犁鼠兔、布尔根河狸等都是伊犁独有的珍贵物种。野苹果、野核桃、樱桃李、巴丹杏等都是新生代地质年代遗留下来的珍贵物种。伊犁河谷野果林总面积14万亩,特别是巩留县1.3万余亩野生核桃林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大面积野果林,是我国北方果树的发源地之一。具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矿物就有771种,仅动植物就有近700种,其中甘草、贝母、麻黄、阿魏、雪莲、鹿茸、红花、紫草、大理子等20多种产量占新疆首位。为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当地政府先后建立了四爪陆龟、雪岭云杉、黑蜂、小叶白腊、巩留野生核桃林等一批自然保护区。伊犁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盛产苹果、葡萄、杏、桃、野酸梅、西瓜、草莓等水果品种。

1.6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汉代,乌孙王送汉武帝“天马”千匹,海内知名;细君、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成为民族团结的千古佳话。清代,纪晓岚等文人墨客在伊犁留下赞美边塞风情的诗篇,林则徐在伊犁兴修水利,造福于各族人民的佳话传流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后,碧野、王蒙等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在此留有笔墨文章传之于世。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聚居,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鲜明、浓郁、各具特色的哈萨克、维吾尔、锡伯族、俄罗斯等民族文化。伊犁有盛极一时的惠远古城,荣膺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八卦名城,也有那拉提、唐布拉、果子沟、库尔德宁、恰西等天山草原景区。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松涛林海是伊犁独有的自然画卷。伊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伊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直接进入中亚区域经济大循环当中。

2 得天独厚的地缘区位优势

伊宁市横亘于伊犁河谷中部,不仅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截至2008年底,辖区总人口4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2个民族。临近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公路口岸,年过货能力200多万吨,过境人数300万人次)。2005年7月中国政府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建设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协议,已经列为伊犁对外开放的一号工程,一大批进出口商品加工企业正在霍尔果斯口岸开工建设之中。

境内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伊宁市距霍尔果斯口岸96公里,距都拉塔口岸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重要城市阿拉木图市486公里)。1992年伊宁市被中央确定为沿边开放城市,是祖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是向西开放的主要门户。2009年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十大地区之一。伊犁河谷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扼东西交通之要冲。

3 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一是节点优势。伊犁已与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机构成联结中亚—东欧—祖国内陆-沿海的重要的经济枢纽和主要通道,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打造伊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

二是高地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汽车组装项目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建陶为主的建材业,煤电煤化工产业,以纺织、服装、家电等其他轻工类产品为主的加工业这“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正在加紧建设的“三园一区”(建材园、轻工业园、汽车园、国际商贸物流区)将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的打造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进而将使伊宁市成为国家主要面向中亚市场的重要的制造业和商贸业基地。

三是通道优势。西部大开发以来,伊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口岸服务功能明显完善。精伊霍铁路的通车,使伊宁成为欧亚大陆桥通道枢纽;清伊高速公路的贯通使伊宁市至乌鲁木齐的距离由原来12小时的行程缩短到7小时;正在扩建的伊宁机场项目的完工,大大拉近了伊宁市与内地的直接距离;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加速建设,加快了通向中亚的经贸合作发展,拓宽了商贸通道。目前,以公路、铁路、民航为框架,东西贯通、南北交汇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为伊宁市吸引投资和扩大贸易规模创造了新的条件,伊宁市将成为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联运枢纽,欧洲贸易的最大通道,进而使伊宁真正成为能够适应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增长区和里海沿岸经济增长区经济连接互动非常重要的枢纽和桥梁。这些特殊优势及其效应的逐步释放,将使伊犁处于一个新的具有很强后发优势的地位,稳居伊犁河谷区域经济圈的核心区,同时也将成为新疆乃至西部最具潜力的经济新区。伊犁河谷承接东部发达地区整体产业转移,建设面向中西南亚和欧盟市场的以建材、汽车、轻工类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和国际商贸物流区的时机已经成熟,原动力已经具备。

4 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

200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进口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的国际大通道,走出去开发能源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国家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形成西部陆上开放和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意见》将新疆的对外开放与东部沿海的开放相提并论,并赋予新疆对外开放新的内涵和使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新疆的对外开放所寄予的厚望。为充分发挥新疆伊犁向西开放的优势,坚持“内引外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当地政府决定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作为伊犁对外开放的一号工程,在高水平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好合作中心,把合作中心打造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着力构筑向西开放的新格局。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抓紧制定开拓中亚地区市场的总体规划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重点发展轻纺、机电、建材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国家能源资源陆上通道;扩大商贸、旅游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引导内地企业在口岸参与建设高水平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支持内地企业依托口岸,发展境外投资、服务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鼓励内地企业利用伊犁资源优势,就地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精深加工;积极开展中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边境贸易政策,依托口岸大力规范和发展边境贸易、旅游购物和边民互市,促进边境贸易的稳定发展,活跃边境地区经济。伊犁已经并将继续吸引全国各地和境外投资人前来投资兴业。对此,各地一定要树立合作双赢的意识,破除狭隘地域观念,为境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 焦宝华.打造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实现伊宁市经济率先崛起.人民网.地方.中亚明珠—— 新疆伊宁.中亚论坛.高端声音,2008-10-18.

[2] 优越的自然条件伊宁市委宣传部丰富的资源.伊宁市委宣传部.2008-10-17.

[3] 具有的区位优势无可比拟.伊宁市委宣传部.2008-10-17.

[4] 葛炬.伊宁市的优势在于中亚贸易.伊宁市委宣传部.2008-10-17.

[5] 新疆及伊犁州与中亚五国开展贸易的优势.伊宁市委宣传部.2008-10-17.

F272

A

1005-5800(2010)08(c)-209-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伊犁向西开放中的物流发展研究”(07JYB030)阶段性成果。

宗永平(1965-),男,浙江义乌人,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经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新疆稳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伊宁伊宁市伊犁河谷
人海救生衣
高原的太阳
回望伊宁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许你一个爱情保质期
映像畜牧业
达达木图乡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记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成俊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
以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伊宁市城市综合竞争力
“我爱我的祖国!”:记伊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兼宣讲团团长阿不都热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