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0-08-15 00:42高乐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干扰素血常规白细胞

高乐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短期投入费用较多,且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将影响患者继续接受治疗。我院感染科 2005年 8月至 2009年 10月收治的 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经精心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0例,符合 1998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诊断标准,部分患者经肝穿刺检查证实。其中男 85例,女 35例,年龄 17~60岁,病程 1~15年。其中轻度型 45例,中度型 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治疗组给予a-2b干扰素 300万 U,隔日 1次肌内注射,口服非特异性护肝药,疗程 4个月;对照组除不用干扰素外,其余用药均相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HBV血清学变化:治疗组HB e及HBV-DNA阴转例数分别为 35例,30例,对照组分别为 8例,15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ALT复常率:治疗组为 90%,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3 护理

3.1 熟悉病情、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首先要掌握适应证,即病毒复制指标阳性,处于免疫应答状态,肝功能ALT轻中度升高的炎性活动期患者,注意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精神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体质、肝功能失代偿等禁忌证。

3.2 心理护理 乙肝病程长,治疗费用大,患者思想负担重,性情急躁,情绪低落。对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同情心,耐心去关心、爱护、体贴他们。治疗前应向患者告知干扰素治疗的必要性、作用机制和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明白注射干扰素是必须的,出现不良反应是必然的,消除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及对疗效的担忧,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治疗中有的患者出现ALT升高,有的患者阅读了关于肝炎的专著,会向责任护士提出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熟悉病情,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配合治疗。

3.3 常规检查 测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心律,观察巩膜黄疸情况,选择病例时每两周测血清胆红素、转氨酶、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素氮等了解肝肾功能,并检测乙肝免疫标志:HBsAg、HBeAg、抗-HBe、DNA。 观察患者的特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如糖尿病、甲亢、精神异常等。定期做好肝功能、血常规的检测,必要时应进行相关自身免疫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及时防治,出现黄疸应及时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3.4 发热 发热是干扰素治疗早期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38℃~40℃)、寒战、头痛、肌痛,出现时间为首次接受干扰素治疗后 4~8 h,持续时间 2~12 h。注射后须观察体温,体温在 38.5℃以上可适当应用退热药或行物理降温,体温在 38.5℃以下者,一般不行物理降温,可头部冷敷,2~3 h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对持续发热 3 d者应检查血常规,以排除其他感染因素。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保证个人卫生。

3.5 消化系统反应 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腹泻。恶心、呕吐较轻一般不需要治疗。腹泻多为水样便,无血、粘液和脂肪,一般不伴有腹痛,每天 4~5次。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和记录恶心、呕吐、腹泻的次数、量及色,并送检大便常规及隐血。

3.6 造血系统改变 常于用药后迅速发生,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用药 1周白细胞降至原细胞数的 40%~70%,而后稳定。血常规一般每周检查 1次,发现白细胞下降明显时,可口服氨泰素、利血生等药物。如患者的白细胞改善,则说明机体对这些药物敏感,可不用停止治疗。如患者的白细胞继续下降,甚至降至 3×109/L以下,原则上应立即停止干扰素治疗,待白细胞恢复后再行给药。另外,还应定期复查尿液分析、肝功、乙肝五项、病毒定量等,一般 15d左右复查 1次,若有异常,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避风寒,适当加强活动,增强抵抗力。

3.7 肝功能损害 主要为ALT升高,一般在治疗半个月后出现,幅度为 50~300I U/L。应定期作肝功能检查,了解ALT情况,并观察全身情况,有无巩膜、皮肤黄染、四肢酸软以及肝区隐痛,异常者随时报告医生。

3.8 生活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鼓励患者多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早期患者往往胃肠反应重,食欲差。对于治疗后出现恶心、上腹不适、不思饮食者应鼓励进食,予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尽量不进油腻、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茶以及腌制食品,对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必要时可肌内注射胃复安,切忌暴饮暴食。对于兴奋、失眠者,在保持安静的环境的同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3.9 健康指导 由于疗程长,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出院继续治疗。出院前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嘱患者注意休息,按时用药,勿自行停药。嘱患者出院后每 15天 ~1个月要复查肝肾功能、血象等,对I F N治疗后期可能出现的抑郁、失眠、脱发、WB C减少等不良反应予以说明,让患者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对出现的特殊情况要随时复诊,以便及时处理。合理安排饮食,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受凉,保持平稳的心态。

[1] 张会敏.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 35例观察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64-65.

[2] 姚光弼.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华消化疾病杂志,2001,11(3):133.

[3] 立潮章.病毒性肝炎并消化道出血的心理护理.肝脏,2002,33(10):45.

猜你喜欢
干扰素血常规白细胞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白细胞
血常规解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