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32例临床分析

2010-08-15 00:42丛珩黄昕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

丛珩 黄昕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新生儿化脑)是新生儿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征,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关键。我院 2006年 1月至 2009年 6月收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 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化脑 32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 1.3%。男 18例,女 14例。胎龄≤37周 7例,>37周 25例;剖宫产8例,经阴分娩 24例。患儿病时日数 <4 d 5例,4~7 d 8例,8~14 d 7例,15~28 d 12例。住院天数 3~28 d,平均 18.2 d。临床表现:发热 28例,拒乳 23例,嗜睡、反应低下 19例,惊厥 18例,呕吐 17例,前囟门饱满、紧张12例,少吃、少哭 11例,肝脾肿大 8例,肌张力增高 6例,黄疸5例,肌张力下降 4例,青紫 3例。

1.2 实验室检查

1.2.1 外周血象 WBC<10×109/L 2例,(10~15)×109/L 12例,(15~20)×109/L 10例, >20×109/L8例。 N>60%52例,HGB<120 g/L 16例,PLT<100×109/L 3例。

1.2.2 脑脊液 32例脑脊液外观呈微混或混浊,WBC(20~100)×106/L 15例,(100~1000)×106/L11例, >1000×106/L6例,N 60% ~70%13例,70% ~80%11例,>80%7例。蛋白定量均 >0.4 g/L,糖定量 <2.2mmol/L 14例,其余均 >2.2mmol/L,氯化物定量均正常。

1.2.3 头颅CT 外部性脑积水 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例,脑梗死 1例,脑萎缩 2例。

1.3 治疗方法 确诊为新生儿化脑后,立即给大剂量青霉素40~60万 U/(kg·d),1次/8 h,联合头孢曲松钠 100mg/(kg·d),1次/12h,疗程 2~3周,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根据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疗程。同时进行降颅压、镇静、止惊等对症处理和加强支持疗法。

2 结果

32例中痊愈 24例(占 75.0%),好转 6例(占 18.75%),自动出院 2例(占 6.25%),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新生儿化脑系指出生后 4周内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其发病率约占活产儿的 0.12‰ ~1‰,早产儿可达3‰[1]。早期确诊及时彻底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体征,而大多数患儿入院前已用过抗生素,脑膜炎多是亚急性过程,有时是在原发病治疗恢复过程中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及时腰穿,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常规、生化、涂片及细菌检查加药敏试验。若高度怀疑化脑而脑脊液正常者,可在 2~3 d后重查脑脊液而获阳性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儿有败血症存在,细菌已进入脑膜,但尚未发生炎症反应[2]。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极易并发化脑,一旦出现意识障碍、眼部异常、可疑颅内压增高征或惊厥者均应立即作脑脊液检查。

3.2 新生儿化脑的治疗 一般根据病原菌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高脂溶性低分子量抗生素,使在脑脊液中达到杀菌水平。但脑脊液涂片检查阳性率低,而细菌培养时间长。目前大肠杆菌脑膜炎的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仍占主要地位。所以在病原菌未明确情况下,多采用大剂量青霉素 40~60万U/(kg.d)分次静脉滴注,并且联合头孢曲松钠 100mg/(kg·d),1次/12 h。对症和支持疗法:脑水肿时可应用 20%甘露醇 0.5~1 g/kg,加用速尿 1~2mg/kg。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 20mg/kg,每日维持量 5mg/kg,疗效差时可配合 10%水合氯醛 0.5ml/kg,或者安定 0.2~0.3mg/kg。注意吸氧、保暖及能量供应,保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低血压和酸中毒,可酌情少量多次给血浆。

3.3 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新生儿化脑,提高生存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的关键。新生儿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生后脐部的天然创口、经产道吸入污染的羊水,都为感染性疾病提供一定条件。加之新生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不健全,血中抗体水平低,尤其是新生儿时期IGM含量低,故易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差,而导致扩散,波及颅内形成化脓性脑膜炎[3]。因此新生儿时期出现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经一般对症治疗无好转或病情恶化的。一定要及时排除化脓性脑膜炎,而对生后窒息的新生儿也要严密观察及早确诊是否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而早期进行治疗。及时的检查脑脊液常规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手段。

[1]金汉珍,黄德现,官希吉.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02.

[2]高永恩,顾幼玉,高维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137例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80,18(3):135.

[3]吴仕孝.新生儿颅内感染.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97-99.

猜你喜欢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Vaccination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