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2010-08-15 00:42杨占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外展肩部肩周炎

杨占利

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观察

杨占利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门诊接诊60例患者,以肩部痛疼,夜间尤甚为主要症状,常规给予消炎痛、炎痛喜康等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60例患者均采用手法推拿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 传统的中医推拿疗法相比较而言优于常规消炎止痛药物的对症治疗,总有效率达99.2%。结论 通过手法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

肩周炎;推拿治疗

肩周炎,全名叫“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退变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胀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中医称谓“漏肩风”、“冻结肩”、“寒凝肩”。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病后患肩活动障碍,疼痛难忍,重者夜不能寐,常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病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但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收效不佳。作者采用推拿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患者均来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河南省禹州市中心医院门诊。60例患者中,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44~71岁,平均54.2岁;病程最长2年半,最短半个月;右肩42例,左肩14例,双肩4例;有外伤史者10例,无明显病史者30例,受风寒侵袭者20例,其中45岁以上者占40例,45岁以下者占20例。全部病例均有肩部痛疼,功能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者18例,肩关节强直2例,不能端碗用筷、穿脱衣服者30例,不能摸背、梳头者10例。临床分期:急性期13例,粘连期36例,缓解期11例。

1.2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肩关节肿痛、颈椎肿瘤、结核及肺部肿瘤相鉴别,拍肩关节部或胸部X线片,必要时做MRI确诊。

1.3 临床表现 初期肩部有痛疼点,一般位于肩前外侧,发病时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酸困疼痛,一般活动不受限制,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程延长,痛疼逐渐加重,范围扩大,可牵涉到肘、手及肩胛区,活动时加剧,但无感觉障碍。有时夜间因侧卧压迫患肩而痛醒。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早期以痛疼为主,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严重或病程长者可出现三角肌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

1.4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以疏通经络、松解肌筋、活血化瘀、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痛疼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上举180°,上臂外展90°,后伸30°;好转:肩部痛疼减轻,活动功能改善,外展75°以上,后伸20°以上,无明显压痛点;无效:症状、活动功能无改善。

2.2 疗效观察 治疗约30 min/次,1次/d,20 d为一个疗程,最短一个疗程,最长三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39例,占65%;好转20例,占34.2%;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2%。

3 讨论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反应,其病因与肩关节周围组织劳损及退行性改变有关。

肩周炎一般在夜间痛疼加剧,夜间气血内归于脏腑,外周经脉气血减少,脉道容易为邪所阻而不通畅,因此肩痛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符合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在局部行推拿手法,以疏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滑利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肌肉损伤和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供应,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炎性反应的吸收,加速了病灶部位改善和修复。真正达到“通则不痛”的原则。

推拿手法急性期以解除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为主;慢性期以解除关节粘连为主。对患者施行手法必须严格掌握轻、稳、准、巧的原则。轻:手法不可浮于皮肤,力求到位,按压穴位一定力求做到由轻到重,以有传导感觉及患者可以忍受为限。稳:手法操作不能粗暴,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准:点按穴位要准,解剖部位准确。巧:手法施行动作要轻巧,既省力又有疗效。操作时,医者要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及医患动作配合[1],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

推拿治疗肩周炎要视患者身体素质的强弱、年龄大小、病情的轻重及病程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手法,并嘱其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功能锻炼,方可提高和功固疗效。给患者施以被动运动,采用面、线、点操作[2]。“面”为肩关节周围的深浅肌群施以按揉法以达到放松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线”即沿经络走向施用手法以疏经通路,活血止痛。“点”即在穴位处施以按压、弹拨等手法,以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加速肌腱和韧带之功能。同时配合肩关节其他被动活动,松解肌肉组织的粘连,滑利关节。

总之,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具有易行可靠、起效快、花费低廉、不良反应小、基本无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1] 张迎红.按摩治疗肩周炎128例疗效观察.按摩与导引,2002,18 (5):30-31.

[2] 张有福,朱鹏飞,郑敏,等.中国按摩大全.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250-568.

452500河南省禹州市中心医院推拿科

1.4.1 推拿治疗

1.4.1.1 取穴:肩髃、肩井、肩贞、天宗、中腑、大椎、缺盆、曲池、合谷、秉风、内关、外关、阿是穴等。

1.4.1.2 手法 推法、滚法、揉法、弹拨法、拿法、扳法、摇法、抖法、搓法等。

1.4.1.3 部位 患侧肩关节周围、腋后、上臂及肩胛部为主。

1.4.1.4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推拿原则采用面、线、点进行操作。面:以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肩关节周围肌群为主;线:以经络循行方向为主;点:以穴位为主。患者取坐位,用按揉法、滚法放松斜方肌、背阔肌等部,沿经路起向施用弹拨、按揉法,点肩髃、肩贞穴,拿揉肩胛骨及周围肌肉,用拇指按压天宗穴及肩部肌肉、压痛点,点缺盆穴。多指揉拿上肢,点曲池、合谷、阳溪穴。配合患肢的外展、外旋、上举、内收、内旋的被动活动,并用摇肩部结束动作。

1.4.2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每天坚持做功能锻炼,如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对恢复肩部运动功能有很大帮助,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下列方法。

1.4.2.1 爬墙锻炼 面对墙壁,双脚贴紧墙角,用双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坚持放置2~3 min再放下,反复进行。

1.4.2.2 摇肩 健侧单腿弓步,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1.4.2.3 拉绳 两手握住悬挂于高处滑轮上绳的两头,做上下拉绳动作,尽可能扩大范围。

1.4.2.4 人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手,渐渐向上拉动,向健侧拉动,反复多次。

1.4.2.5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双手握着曲肘,做外展旋动作,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进行。

1.4.2.6 棍棒法 两手握住棍棒,做上举动作,然后两手握住棍棒两端,做左右两侧的外展来回运动。

1.4.2.7 双手在颈椎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猜你喜欢
外展肩部肩周炎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