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

2010-08-15 00:54朱莹泉谢珊胡敏廖容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0年3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血糖仪试纸

朱莹泉 谢珊 胡敏 廖容

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技巧

朱莹泉 谢珊 胡敏 廖容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其重要性已越来越显露出来。但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自我血糖监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让患者掌握血糖控制目标及血糖测定频率与时间;血糖仪的选择及保养;血样采集技巧;完善自我血糖监测的记录,使患者能有效的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更加积极参与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自我血糖监测 护理

目前,糖尿病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而中国已成为发病的重灾区,糖尿病患者人数仅次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最保守的测算,中国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一百万人,每天就有二千七百人新发,糖尿病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其中,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是血糖水平最直接、最客观的反应,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的中心内容,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患者对药物治疗方式及食物摄入、生活方式的纠正,有助于医师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及对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进行评估[1]。我科对自我血糖监测的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自我血糖监测存在问题

(1)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低,主要因素是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及受经济能力的影响。

(2)不能准确掌握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技术[2]。

(3)血糖监测值与生活方式不能配合记录,给医生分析带来较大困难。

(4)周翠屏、苏飞群等对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前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能力[3]。

2 护理对策

糖尿病专家P.Assal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决糖尿病的教育。”[4]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是解决目前糖尿病监测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2.1 让患者正确掌握血糖控制目标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血糖控制理想标准空腹为4.4-6.1mmol/L,非空腹为4.4-8.0mmol/L;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 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5]

2.2 确定合适的血糖测定频率与时间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5]

2.3 教会患者准确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技术

2.3.1 血糖仪的选择及保养 血糖仪应选择较专业产家生产的仪器,血糖仪应置于10-40℃的环境中,测量环境太冷,太热及湿度不当均可影响测定值的准确性。要定期清洁探头上的血迹和污垢,定期进行校正,每次用后需将电源关闭,保证血糖仪长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测式结果正确。

2.3.2 试纸的保存与使用 试纸应直于避光、干燥、密封的地方保存,温度应在30℃以下,切勿放入冰箱或阳光下直射。取试纸应取出一张即刻将瓶盖盖紧,即用即取,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而失效。使用时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和滴血区,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使用,每次使用确保试纸在保质期内,每张试纸只能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试纸使用时号码应与血糖仪号码一致,否则测试结果没有意义。

2.3.3 血样采集技巧 首先选择清洁、干燥测试平台,备齐所有测试用品,彻底清洁和干燥双手,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使用75%酒精消毒手指(避免用碘剂消毒),待酒精完全干后采血。采血时注意绷紧皮肤进针,在指腹侧面采血,穿刺后不得过分挤压,有研究表明[6]过度挤压可造成末稍血被组织液稀释造成快速血糖仪法测定结果偏低。

2.4 完善自我血糖监测的记录

很多病人认真进行了血糖值的记录,但并未将血糖监测时间、饮食种类、运动情况、用药情况、是否感冒、发热、腹泻等情况与血糖值对应记录,这对医生分析指导控制血糖带来极大困难,良好的血糖检测记录,可帮助分析和找出血糖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测血糖同时应教会病人将以上内容详细记录。

3 体会

自我血糖监测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主要进展之一[7],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医护人员及糖尿病患者传达信息的基础,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能提高患者监测血糖的频率,及时准确地反应体内血糖水平,患者及时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1]文静,陈莉莉.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5):2393-2394

[2]肖菲.60例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认识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19(20):1812-1813

[3]周翠屏,苏飞群,黎水莲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3):1134-1135

[4]刘星,范丽凤.患者对糖尿病教育的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08):689-690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

[6]周民芳,邓中新.床旁血糖仪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01):19-20

[7]张丽琴.社区自我监测血糖对促进血糖达标意义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 121-122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650011)

朱莹泉, 电话:13577156089,E-mail:zyq741109@yahoo.cn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血糖仪试纸
血糖试纸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血糖仪的发展史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自测血糖靠谱不
血糖仪的教训
自测血糖靠谱不
血糖试纸不要放进冰箱
中国首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白皮书(三)
控制目标完成较好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