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研究综述*

2010-08-15 00:43崔晓波李成明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质调研青少年

崔晓波,李成明

(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5;2.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部,江苏徐州221116)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研究综述*

崔晓波1,李成明2

(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5;2.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部,江苏徐州221116)

追溯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发展构想;着重介绍了2000年、2005年最近两次学生体质监测中的成果及采取的对策;针对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推动性的意见。

体质;健康;测试;中小学生;综述

对体质与健康的研究,近年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逐步完善的学科体系,成为了我国体育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体质学和体育学的密切结合开始于学校体育领域[1],一个国家学生体质的状况是其潜在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对未来国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体质与健康的基本概念

体质的基本定义是中国体育学会体质研究会在1982年的“泰安会议”上提出的: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它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适应能力等五个范畴[1,2]。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以往人们不普遍认为“没病就是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已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痛或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因此,健康是指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3]。

二、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的指标演变历程述要及发展构想

(一)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指标的演变历程

通过研究体质指标的演变可以看出,学生体质调研指标的选取与设置,总体呈现出形态、机能指标稳中有降,素质指标稳中有升,医学指标相对恒定的特点[4]。纵观几次大规模体质调研的指标可以明显看出,学生体质测试指标的变化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注重学生形态的测试,1979的测试中形态测量多达15项,没有牵扯到学生健康方面的调研;而到了1985年形态指标删减到只有6项,并增加了学生健康方面的内容,如近视、沙眼、心肺功能、神经衰弱、龋齿、脊柱侧弯等;到了1991年,精简了健康指标如沙眼、神经衰弱、脊柱侧弯等,更侧重于青少年发育指标,新增了月经初潮(女)和首次遗精(男)两个机能指标;尔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肥胖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1995年的测试中,我国部分地区的体质测试首次加入了皮褶厚度这一反应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形态指标;2000年第五次的学生体质测量已经趋于稳定,只是在素质指标中加入了反应青少年肌力的指标握力和反应全身肌力的指标背肌力,它们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性,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

进入21世纪,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并在2002年首次应用该监测网络进行监测,并在监测中加入了“台阶试验”这一反应青少年心肺功能的指标[5],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日本新的体质测试标准则删除了台阶试验,因为日本体质研究专家认为台阶指数反应耐力的有效性低,使用同一高度的台阶进行测定与过去数据的可比性差。我国运动生理学专家也对台阶试验产生了质疑,认为台阶试验指数评价心血管功能具有高误差和低相关现象;台阶试验试验指数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具有较大范围的差异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台阶试验指数不能反映以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同时台阶试验还具有测试时间长,操作便利性不强等特点,对于这一指标的测试,还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讨。2004年和2006年又分别利用该监测网络进行了调研[6]。

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进行了第6次大规模的调研,体质调研的指标同2000年相比在形态指标上有所精简,同时在这次大规模的调研中,加入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问卷,一份是由体育教师填写,一份由学生本人填写,主要涉及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平时的饮食、学习负担内睡眠等情况,目的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以及平时的营养状况,了解学生肥胖增长的原因,为进一步的体质测试指标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二)未来体质研究指标体系的发展构想

1.关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体质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适应能力等五个范畴。但通过研究近几次调研的指标变化可以发现,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研究较多,而涉及到学生心理方面的测量和评价则是很少。通过查阅一些涉及到青少年学生心理的文章发现,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极高,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生体质调研中,除了学生体育锻炼、平时营养等情况的调查问卷以外,是否应加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学生体质研究作为把握我国学生身心健康规律的重要研究领域,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调查、干预、测量和评价是其未来十年重要的发展方向[7]。

2.生理机能指标的改良与增加的构想

查阅研究资料发现,通过测量学生的皮褶厚度来确定的体成分仅仅只有体脂率、瘦体重等,虽然方法简单易行,但标准化程度要求高,应用中评估的误差比较大。体成分不止包含身体脂肪量和瘦体重,还包括蛋白质、水分(总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矿物质等。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体成分已经全面的应用到研究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认为,在一些有条件的城市,运用此法分析学生的体成分、营养等状况,给出一个全面的分析报告(包括体成分、身体状况、营养评估等),将会更有说服力。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同时骨密度这一生理指标对判断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程度、饮食和运动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研究表明,在生长期,随着年龄的增加,长骨皮质骨的面积、骨密度也增加,可表现为线形生长模型[17]。全国13省市骨密度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规律。另有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男女生骨密度值水平逐渐增高。女性骨量发育较男性早,骨密度值在15岁以前略高于男性水平,随后增长出现平缓趋势;而男性骨量增长在整个青春期都较为明显。因此建议骨密度作为衡量中小学生体质的生理指标加入到体质测验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体质健康研究的实践和成果

(一)1979年~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述要

通过1979年的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采用横向比较研究,首次了解了国内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并在国际间进行了比较,初步摸清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现状,在整体上呈现出波浪性、阶段性和非等比性的特点及城乡、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从而制定了代表性较强的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各指标的正常范围。1985年的全国性调研一共撰写了1361篇文章,规模之大成果之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调研,第一次建立了全国(台湾除外)较为系统的基础资料,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研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同时也为1986年的中日合作青少年体质调研打下了基础。1991年的调研工作,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指标首次遗精(男)、月经初潮(女)的检测,对了解青少年青春发育发展变化趋势和全面了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的体质调研了解了全国大部分省(市)1979~1995年各年龄段、城乡、民族等组别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情况,在大量调研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众多研究者对其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研究。这次调研还做了少量实验研究,并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开始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监测结合起来,为增强学生体质,乃至全民族体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及对策

2000年五大部委联合组织,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年龄最齐全(3~69岁)的国民体质调研。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与以往测试相比,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有所改善,以往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继续得到改善,反映身体发育匀称度的维尔维克指数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0.7。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较为明显,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比95年下降了1.1%~7.6%;贫血、龋齿等常见病呈下降趋势。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儿童、青少年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城市中的肥胖中小学生上升明显,尤其是城市男生由1995年的6.7%上升到了10.7%;学生的近视率仍然居高不下,高中生的近视率居然达到了71.29%。而在民族差异上,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则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差异性有所下降。

同时在2001在北京、长春、沈阳等城市首次增加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针对学生体质逐年下降,教育部在2002年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三)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及对策

2005年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委,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其中包括7~22年龄段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这次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在7岁到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视力不良的初中生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

200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公告,引起了中央部委的高度重视,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具体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讨论与思考

研究显示,改革开放后,通过体质工作者多年的努力,使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调研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体育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为了解我国学生体质现状、探讨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但笔者认为我国的体质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如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在青春期存在明显的性别交叉,即由于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年龄及突增幅度的性别差异,导致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出现2次交叉,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经典规律。有人通过对近几次学生体质调研的数据中研究发现,有一些资料违背了这一规律,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商榷。

2、对学生健康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多,大多数研究只是探讨生理上的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少,且健康指标还应进一步探索。

3、每年的调研报告对数据的分析,大多只是对当年的监测结果和以前的调研结果做个相当的对比,大多只存在于表层,很少去挖掘深层次的因素所包含的意义。且对体质研究的因素探讨中,大多只是对单因素的分析,多因素和综合分析较少。

五、建议

1、体质工作者在抽样、监测和器材上加强监督,尽量减少可疑数据出现的几率,从而到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2、增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完善健康方面的指标体系。

3、体质工作者在数据的处理上,尽量深入挖掘深层次的因素,从多个方面综合分析考虑,真正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透彻。

4、在测量学生身体成分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运用生物电阻抗的法测试,使学生的身体成分得到有效全面的分析。

5、因骨密度这一生理指标对判断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程度、饮食和运动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虑将其加入体质健康测试的可行性。

[1]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中国体育学会体质研究会.关于体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综述[J].体育科学,1982,(10):26-29.

[3]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2年监测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4年监测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甄志平,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历程及发展构想[J].中国体育科技,2005,(6):91-93.

2010-08-25

崔晓波(1964-),女,浙江宁波人,讲师。

猜你喜欢
体质调研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