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与择业观形成探析*

2010-08-15 00:43刘小海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朋辈社会化群体

刘小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与择业观形成探析*

刘小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个体择业考虑因素诸多,我们可以尝试从个体社会化理论角度考量大学生择业观产生的原因。本文分别从家庭、学校、社区、朋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几个方面考察择业考虑因素现状,进而运用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考虑因素进行阐释,最后提出相应建议,树立个体社会化与个体特点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

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理论;择业观

从2002年我国高校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相应由“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和“自由择业”转变。社会日趋多元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范围和领域。大学及社会各界也加大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力度,然而大学生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发生了偏离,部分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择业的随意性、迷茫性、从众性现象较为普遍,个体甚至因择业不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个案也屡见不鲜。重新探究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原因,以调整大学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目前,学界关于择业观教育的研究大多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作出的。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择业观教育绝不是个简单的教育学问题,而是涉及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念、人生世界观、行为特征、思维方式和社会整合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教育学领域,择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将成为永远无法化解的难题。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角度,运用社会化理论,聚焦大学生择业问题,进而在更为广阔的层面探讨择业观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个体社会化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择业行为的解释

个体社会化理论产生于西方。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Easton)首次发表了个体社会化研究论文。1959年,郝波特·海曼(Herbert Hyman)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一书,首次系统论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根据他们的研究,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接受其政治取向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书中分析了从儿童到青年个体社会化成熟过程。他们认为,儿童5至6岁开始意识个体社会化生活某些要素。在7至13岁时,有关的个体社会化知识明显增长。在13至18岁时,确定了一定的社会信仰和态度。他们指出,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区生活、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等场合产生了最初的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处的信念,这种或直接或间接类型的社会化过程所进行的学习,其直接结果是建立态度取向,这些态度取向对他们日后从事社会活动会产生深远影响[1]。威廉F斯通认为,社会中每个社会角色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经历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人的需要与环境,人的成长需要与教育,人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矛盾的辩证统一。随着社会进步,人的个体社会化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伊恩·罗伯特指出,社会化涵义不仅包括从“生物人”到“社会人”转变的全部内容,而且也包括个体成年后与社会之间发生的交互教化、主动内化到实时调适的全部内容[2]。

目前,社会学对在校大学生择业问题涉及较少,其中理论应用更是鲜见。因此我们试图从个体社会化角度阐述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个体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3]。即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个体社会化理论告诉我们,从出生到成人这个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其社会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跨入社会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败[4],在此阶段是初始社会化形成的其中较为关键的阶段。个体通过学习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社会中去。大学生选择什么就业方向和就业观念与初始社会化阶段的教育观密切相关。

在初始社会化阶段,社会化机构——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来自于上述社会化机构。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体社会化形成的功能正发生嬗变,有些功能衰减,如家庭、社区和学校。有些的功能扩张,如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由此,不同的个体社会化机构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各不相同,并随着各自功能的变迁而变化。由于人的社会化过程存在反复与强化的特点,只有在上述机构之间相互补充与协调一致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社会化在择业方面的教育显然要重视上述社会化机构的协调一致。同时,我们应该也要看到,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不同社会化机构的功能变迁,它们教化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如家庭,受父母综合素质、社会阶层、收入和子女数目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及大众传媒等受诸多教化动机甚至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社会化理论还认为,个体社会化主要是个单向过程,但也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即在正向社会化(社会化机构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同时,还存在反向社会化(大学生对社会化机构的影响)。因此,择业观既是大学生逐步学会就业规范和就业政策并为现存就业环境所接受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择业态度、择业信仰和择业意识形成过程,是大学生认识自身所处就业环境,并利用和改造这一就业环境的过程。

从个体社会化角度切入大学生择业观,最大的优点是把大学生择业观这一具体内容纳入社会系统之中予以全面考察,既考察上述社会化教育机构的相互补充与协调一致的方面,也考察社会化教育机构冲突与抵制的方面;既考察择业观教育中正向社会化影响,也考察反向社会化影响。在个体社会化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及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考察我国大学生择业的现状,阐释其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建议。

二、我国大学生个体择业现状

大学生个体成长可以视为一个逐步为社会各种价值观所规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对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个体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择业观无疑是其个体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为透析大学生择业观的深层原因,以下我们将从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进行解读。

(一)家庭对择业观考虑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家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礼治”的影响,对小孩教育片面强调学习成绩,信奉“书中自有顔如玉”的古训。一项调查数据表明,来自普通农村家庭或城镇贫苦家庭的大学生愿意尽快就业高达近80%;选择“自主创业”仅占13.3%[5];选择出国留学或国内深造不到9%;选择单位的意向机关事业单位占85%。尽早就业增加家庭收入,避免创业风险,工作稳定成为他们择业的首选。至于择业地点调查表明,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只占11%。很显然,择业首要考虑因素:一是稳定;二是大城市。来自小康水平以上家庭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占23.3%;选择出国留学或国内深造达57%;选择单位的意向机关事业单位只占19.7%。这表明家庭这一社会化机构在大学生择业方面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二)学校对大学生择业观考虑因素的影响

大学是个体社会化最佳阵地,其系统化、全面化优势为其他社会化机构所不及,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初始社会化最后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学校教育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得以优化、巩固和加强。各大学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差万别,教师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入学素质的不同,值得指出的是各学校办学定位的差异,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应用型大学等的办学定位,使各自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侧重不同,一些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些学校以理论研究为培养目标,来设置各自的专业和课程,各大学的教育宗旨和校园文化有别,必然对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差异最终导致大学生个体形成迥异不同的择业观。

(三)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择业观考虑因素的影响

朋辈群体是他们迈入校门,远离家人以后的一个心灵归宿,大学生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受朋辈人群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他们在年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上比较接近。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因此他们的群体规范化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参照系,面对择业的多项选择,大学生对择业的具体问题偏向找朋辈朋友咨询,并寻找答案、支持。一项数据表明,面对择业问题,67.8%的大学生就择业问题咨询同辈朋友,23.1%和10.9%分别咨询家人和师长[6]。这调查结果表明朋辈群体这一社会化机构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不可小视。

(四)社区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社会是个“大舞台”,对大学生社会化有很大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从大学生择业来看,在他们生活的社区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变,许多功利化、短视化不良社会现象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比如,“傍大款”、“工作找的好不如嫁的好”等观点在大学生中颇为流行。

(五)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一直以来,报纸、广播、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主要通过新闻报道、报刊、网络等社会舆论宣传、知识教育和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同样,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择业观变化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作用可以实现信息在瞬间共享。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本身的舆论导向会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深远影响,它还可以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一个宽松的信息平台。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化机构在大学生择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透析大学生千差万别的择业选项深层原因,究其原因,就是各种社会化机构对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各不相同,主要源自各种社会化功能对个体社会化作用不同以及社会化功能的变迁。

三、个体社会化理论对大学生择业观的阐释和建议

(一)个人社会化理论对大学生择业观的阐释

改革开放30年,尽管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生巨大嬗变,身处其中的个体、群体、组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就社会化机构而言,其有的社会化功能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当然,社会化机构的功能会有些变迁,有些功能收缩,有些功能扩张。我们就社会化机构功能本质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进行阐释。

1.家庭的社会化机构对择业观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城乡差别仍然巨大,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村家庭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农村生活依然贫苦,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以上大学跳出“龙门”,以追求稳定、扎根大城市为择业目标就不难理解了,进入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等为择业的终极目标。来自城市小康家庭的大学生则以适合个性发展,作为择业的主要选择依据。具体表现在偏向“自主创业”的选择。

2.与家庭的功能比较,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择业观具有影响作用。学校作为正式的社会化机构,功能一直非常明确,对社会成员实施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既有知识技能性的,如专业学科;也有思想思想性的价值观、人生观。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大学都开始了职业规划生涯学科,对一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观点基本是“先从业后就业”,对大学生择业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现代家庭小型化,大多家庭以三口为主,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很少,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择业观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学校同班、同级、老乡或学校社团等方式认识朋友,择业的心理压力大多找同辈朋友倾诉,角色的互动,很容易产生从众的择业观。

大众传媒主要发挥信息传播和教育功能,互联网成为现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这两方面功能更加强化。但在市场化社会中,大众传媒逐渐演化一个庞大的市场主体,开始发挥营利的功能,宣扬短视功利主义较多,对大学生择业观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大学生择业观与社会化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社会化机构功能变迁,有些功能弱化,有些功能扩张,对大学生择业观产生影响。

(二)个体社会化理论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建议

各种社会化机构都或多或少承担着教育功能。如果要使大学生按照自身情况做到正确择业,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发挥其他社会机构的作用,做到以长补短,和谐共存。

1.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的优势

在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不同社会化机构具有不同的优势。第一,在择业认知方面,学校的优势体现在其有计划性,有场地、有师资、有教材,工作既有系统性又规范。系统的教育可以给大学生择业构筑全面的知识网络,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便捷有效。同时,校园生活相对和谐单纯,这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择业的认知方面作用也十分明显,其普及、迅捷的特点是大学生择业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在择业情感方面,家庭作用比较显著。家庭教育更容易产生择业问题感情上的共鸣,直接影响子女的择业方向、态度甚至决定子女的择业行为。择业教育目标应该定位在情感而不是在认知上,只有大学生择业清醒认识自身优势,才能在实践中遵从就业环境的客观事实,所以必须重视家庭在择业情感上的优势,培育大学生择业情感。第三,在择业实践方面,应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优势。大众媒体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就业信息,又有就业政策方面支持,既有就业法律信息,又有就业企业介绍。因此,大学生可以利用大众传媒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择业意识。

2.搭建家庭、学校、朋辈群体、社区和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择业教育方面的互动平台

目前,大学生择业教育仍然以主要学校为主,家庭与学校围绕择业观教育共建合作平台,这项工作大有可为。学校学生工作部可指定专人分管择业教育,向家庭宣传择业方针、政策,介绍正确择业观教育;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会,设立家庭择业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家长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水平;通过与家长书面联系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掌握个体大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挖掘优点和长处,弥补缺点与不足,共同制定适合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采取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效果。这种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也可以推广到学校与朋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合作,与朋辈群体交往,增加人际活动交往能力;大众传媒可考虑设立大学生择业教育专栏,增设就业信息网站,设立分析典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各方向所要求的能力、技能与素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择业教育,树立既符合个体长远发展的择业规划,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择业观。

总之,大学生择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各社会化机构的教育优势,同时在各社会化机构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才能使理想和现实统一,真正提高大学生择业的素质。

[1]David Eastion.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M].N.Y.McGraw﹣Rill,1969.

[2]伊恩·罗伯特.现代西方社会学[M].红旗出版社,1996.

[3]谢华,周锦鹤,边仕英.试论现代人的社会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122-123.

[4]刘瑞明.大学生社会化培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91-92.

[5]史孔仕,李伯锵.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调查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6).

[6]杨一波.战胜职场——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010-05-19

刘小海(1972-),男,湖南邵阳人,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朋辈社会化群体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