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2010-08-15 00:43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馆藏检索

孙 超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09)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孙 超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09)

普通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电子资源,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对当前普通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图书馆如何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提出了应对措施。

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在保障高校教学科研文献信息需求方面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电子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前社会电子资源加速发展及读者对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网络环境下,普通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实际充分挖掘现有的电子资源,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以满足本校和当地相应层次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现有江浦校区逸夫图书馆、模范马路校区图书馆、浦江学院图书馆三个分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是江苏省高校第一家超星电子图书镜像站点、国内第一批清华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镜像站点。目前拥有国内外大型光盘和网络数据库30多种。这些电子资源的引进,进一步完善了馆藏资源的结构和配置,并实现了校园网上资源的共享,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相关电子资源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目前普通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普通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作为文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本身具有的品种多、数量巨大、存贮占用空间小、查阅简便的优点已逐渐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图书馆也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加大对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建及引进多个书目型、全文型数据库,这些电子资源已成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

部分师生一直认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而对电子资源却了解不多,经常使用的更少,这造成一方面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局面。制约普通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经费投入不足

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建立在雄厚的经费保证之上。无论是网络建设,还是电子资源的引入、开发平台的建设还是信息开发所需软硬件的购进,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对图书馆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投入到电子资源建设的专项资金十分有限。由于经费不足,一方面,使高校图书馆所购买的电子资源完整性、连续性不能保证,其表现形式有分专辑购买、购买简化版本、分年度购买、购买一定时期的使用权限等,致使可搜索的信息范围有限,造成信息查检不全,影响了用户对电子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偏低,数字信息的组织和加工能力差,自己开发的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特色性、不能或不足以与外界交换、共享所需的数字信息。

(二)对电子资源缺乏科学的组织和揭示

各馆数字化资源虽然已初具规模,但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只是仅在图书馆网页上按书目、电子期刊、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等名称罗列展示,实行的是电子资源“粗线条”的组织和管理,多数用户无法从这些名称中判断出该资源所涵盖的学科的具本内容,必须一个个地分别打开、查询和判断,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着电子资源的利用。

(三)电子资源利用网络环境不完善

众所周知,数字信息资源以网络为传输手段,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网络环境与网络状态是保证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重要物质依托,也是图书馆顺利开展数字信息服务的物质保障。电子资源的查询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网络、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直接影响用户利用电子资源的速度和效率。而在高校内,因为校园网络带宽、网络及资源服务器、用户终端配置、管理系统及各校对学生供电和电脑使用规定等因素也就成为了影响高校用户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

(四)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单一

馆藏电子资源系统均不能根据用户需求来定制检索结果,不具备对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推荐能力,不能帮助用户从数据集合中提取带有结论性的知识。因此,图书馆不能仅考虑组织众多的数字化资源“堆放”在主页上,被动地等待用户前来选择,而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电子资源开展有效的、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以促进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但是,目前很多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内容、形式单一。虽然图书馆罗列了许多网上服务项目,如网上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代查代检、科技查新和定题服务等等,但真正为读者提供网络服务的还较少。

(五)用户技术和语言障碍

由于数字信息资源涉及内容广、技术性强、操作界面多样化,对于使用者的文化程度、网络检索技能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也给用户使用数字信息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有各自的检索平台、收录范围、特定的检索策略和各自的学科特点。用户不可能对所有电子资源的检索界面、检索功能都掌握,用户只针对自己熟悉的部分数字据库进行检索,形成了电子资源利用不全面、获取信息不充分的局面。图书馆花大投入购进的数据库形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状。

(六)电子资源的质量及易用性

电子资源的质量是影响其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如数据库收录文献学术水平的高低、学科覆盖范围、时间跨度、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全文的可得性、检索界面是否友好、使用是否便利、检索入口是否多样、检索结果是否准确等,都会影响到用户对电子资源的选用。

(七)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性缺乏

现行高校体制下,图书馆的人员构成往往是从属于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大局下。很多馆员并非图情专业,甚至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造成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不能及时给予专业性解答。也影响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意愿。

二、提高图书馆数字馆藏利用率的举措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是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也是现代化信息服务的根基。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工作,包括网上学科导航系统的制作、网页制作与维护、数字化资源的宣传与推广、用户利用电子资源的培训、数字参考咨询工作、各种请求的处理和转换、可得电子资源的传递等等,都要通过网络来实现。图书馆应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经费,对网络带宽、网络及资源服务器、用户终端配置、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进一步提高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对数字化文献进行编目,揭示完整馆藏

OPAC(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是图书馆重要馆藏电子资源系统,是网络环境下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入口,它应当是反映图书馆全部馆藏,包括各种载体文献的一个窗口。对馆藏电子资源进行编目,将其MARC记录加入OPAC,把数字化馆藏资源纳入目录控制,改变数据库中电子文献游离于馆藏目录控制之外的状况,使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界面,一次性检索即可获得有关主题的不同载体的馆藏信息。

(三)开展电子资源的整合工作

面对日益丰富的电子资源,用户希望图书馆提供信息查找的“统一界面”和文献内在关联的“知识导航”,提供文献信息的整合检索和一步到位的服务。引进或开发资源整合软件,利用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整合图书馆引进的优秀全文数据库,实现了一个界面上对多个异构的网络数据库进行同时检索,用户可以多途径、多角度利用馆藏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国内也已开发出了相应的电子资源整合系统,如清华同方电子资源整合系统TPI。

(四)加强网络信息服务

网络化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电子邮件、电子文件传递、网上参考咨询、网络化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等网络信息服务方式,不仅为用户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和方便的信息获取,而且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将得到极大地提高。通过集成化定题服务、专题分析研究服务、专题检索代理以及针对特定用户群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信息产品深度加工,使得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在量与质的方面获得提高。

(五)加大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

加强用户教育数字信息资源种类多,使用方法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群是一个流动人群,必须做好电子资源的宣传工作,让用户了解并使用数字信息资源,发挥出数字信息资源的价值。图书馆应利用报刊、展览、宣传手册、制作有关馆藏电子资源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馆藏电子资源的学科特点、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步骤,消除师生对电子资源的神秘感,帮助师生全面地掌握馆藏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同时采取专题的讲座、学科馆员制等途径,加大信息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获取的努力,使已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解决不可获得或获取不用的问题,使巨额投资引进的数字馆藏发挥作用。

(六)积极引进、培训各类专业人才

信息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在理论水平上,从业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超前的信息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超前思维能力;在知识结构方面,从业人员要掌握文献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层次结构方面,应有自动化设计人员与维护人员,网络资源建设人员、检索与网络维护人员,数字化信息转换人员等。图书馆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馆员的培养,改变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用人模式,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旨进人才,建立起适应数字化要求的馆员队伍,才能建成、维护、管理和利用好整个电子资源馆藏体系。

三、构建反馈体系,促进电子资源利用

(一)获取每个数据库的点击次数及流量

主页和数据库的点击率越高,说明读者对图书馆网页的关注度越大及对数据库的利用率越高。没有访问数据库的原始统计数据,就无法了解相关资源的利用状况,主观影响较大,工作就难以有针对性。

(二)获取读者的反馈意见、建议

调查表可有两种方式:一是答题式。二是表格选择式,读者能直接查询调查结果。将本馆所有数据库排列在一表格中,设“很好用、比较好用、一般、较差,差”等选项,由读者直接点出即可。为了鼓励广大读者参与调查,可对参与者建立积分制或者会员制,积分到一定程度予以奖励。通过调查表,我们既可了解具体数据库读者公认程度,也可获悉读者用或少用的原因及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今后工作的改进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图书馆应收集大量对资源使用情况的原始信息,在这些难得的信息基础上不断分析、综合,总结好的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思考对策,无疑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只要正确了解影响与制约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结合本馆实际,寻找对策,创造条件解决存在问题,不断修正、完善电子资源建设与利用措施,电子资源利用率一定会得到明显提高,达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目的。

[1]韩志萍.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标准[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1).

[2]周存琳.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5).

[3]何骏.对新时期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探讨[J].学术论坛,2003, (3).

[4]陈莉.图书馆实时参考咨询工作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5, (10).

2010-06-17

孙超(1973-),男,安徽巢湖人,硕士,馆员。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馆藏检索
馆藏
基于BIM的企业数字信息归档与利用模式研究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