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医护口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案*

2010-08-15 00:43郭巧红黄宁益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医护学习策略口语

吴 沂,郭巧红,黄宁益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益阳413000)

高专医护口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方案*

吴 沂,郭巧红,黄宁益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益阳413000)

通过对高专英护专业(或称涉外护理专业)医护口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即学科地位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教材欠缺、教法单一落后等。针对以上不足,提出明确英护专业的职业定位和英语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必备的医学术语知识和医护口语交流模式,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通过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的互补作用,最终能胜任工作交流、继续深造的需要,初步达到CGFNS(国际护士证考试)的语言要求。同时,提出了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并强调引入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医学英语;医护口语;教学;学习策略

英护专业也叫涉外护理专业,该专业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个新兴专业,也是最能体现学校学生就业优势的专业之一。英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面较宽,凭借医护专业英语的优势,他们可以胜任国内普通医院、外资医疗机构的涉外护理工作,甚至能在国际护理市场找到一席之地。因此,加强医护英语教学,特别是医护口语教学尤显重要。

医护英语是医学及护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进行交流并与患者沟通的工作语言。它与日常英语是不同的。即使是精通日常英语的人员,在医院的具体语境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医护英语知识,也有可能存在交流障碍。因此,医护英语知识是涉外护理工作人员的必备知识,口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没有流畅的口语交际能力,护理人员就无法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交流,更谈不上让服务对象满意。

笔者对目前的英护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一、医护口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重视公共英语教学,但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不够

目前,高专英语教学仍以公共英语课为主,医护英语教学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课时少、教材缺乏、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由于公共英语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顺利通过英语A级考试,有的甚至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英语合格证书,但在实际工作时却发现所学的英语知识大都派不上用场,感觉无所适从。这种所学非所用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造成的,另一方面表现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欠缺。

(二)口语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专业词汇的输入欠缺,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脱节

目前的口语教学内容,仍以公共英语为主,学生接触并练习的是普通的会话内容,如:理发、问路、租房、打电话、酒店预订等。这些内容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会讲几句流利的日常英语,但是,一旦遇到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就会发现由于专业词汇的缺乏,一句话都讲不出来。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知如何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述。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实际工作中会遇见或用到的工作语言。因此,口语学习必须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三)口语教材欠缺与教法落后

针对涉外护理的口语教材很多,但真正适合高专学生水平的教材却很少。有的教材片面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内容宽泛但不够深入,实用性不强;有的教材由于针对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内容上往往偏难或偏易;引进的国外原版教材,往往包括大量的拓展阅读,这些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的,难以适用于教学实践。此外,引进教材编写的跳跃度较大、学科界定不够清楚、价格较贵等,很难让师生接受[1]。

口语教学方法单一。常规做法是播放录音,组织学生操练等。对于新型的教学方法,如认知法、交际法、任务式教学法等仍处在尝试中。

二、医学口语教学的改进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专层次的学生,医护口语教学应首先明确目标,突显其职业特征。只有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上才能有的放矢。

口语教学的近期目标是:在口语课中导入固定用语、医学词汇和护理文化。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使医学护理类的词汇成为学生的被动词汇(约为2000-3000个),学生能听懂一般的医护对话、在医院语境下能用英语表达观点、陈述事实,能看得懂英语医护材料(如医嘱、病例、交接班材料等),为实际工作作准备。

口语教学的远期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口语课,积累大量的医护工作语言的英语表达方式,把在课堂上掌握的口语技巧与本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针对一系列特定医护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能将医护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能与外藉医生、患者沟通交流。初步达到CGFNS考试所要求的语言能力。

(二)强化学科的专业地位,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

医护英语应该设置成英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非公共课程。学生在校经过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强化学习后,适时地将英语的教学重点转移到医护专业英语上。只有在这方面引起足够重视,才能达到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以适用性人才和培养特色为主,兼顾知识的广泛性。”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英语+专业的复合型”的技能型、运用型人才[2]。

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或称SBE:subjectbased English,即针对某一特定职业的英语。它与普通英语在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均有不同。由于高专层次的医护口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知识积累的最终目标是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联系[3]。

(三)教材、教法设计与学习策略指导

很多学生反映英语太难学,付出的努力与达到的效果不成比例,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知法教学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训练[4],并提倡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5]。这对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有利的[6]。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现代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做指导,不要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注重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雅思、托福考试是学生出国的首要条件,但是,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这类考试的难度太大,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太多,而国外对于引进护士的语言要求也低于其他人员,针对这个事实,笔者认为,学生医护英语的学习重点应放在CGFNS考试上。围绕这类专业的国际性考试来检验英语学习的程度不失为了种实用、高效的方法。胡涛认为:“过分强调语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部分语言学习群体而言更是没有必要。……外语学习者在经过交际策略的培训后,就可以较为有效地利用这些策略弥补因语言知识不足或是学习时间不够而不能完成工作所带来的巨大损失。”[7]

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和医学、护理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在词汇量、口语技巧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术语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英语学习的重点应转向医护专业英语。将医护英语与其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医护知识)认知图式去激活新的知识(医护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口语的教学语境也应从普通交际语境转向医学护理语境。例如,以医院的实际工作场景为背景,教授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交流,如:导医、护理诊断、病人教育等。

课堂演练可以加深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将被动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进行语言的产出。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然后将规范的对话文本与学生的对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医护口语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会话内容并牢记这些表达方式,由于学习时间短且学习内容较难,应该以达到基本交流为目标,而不能过分要求学生进行扩展会话练习。

“近10年来,护理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已经从过去服务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的从属地位,发展到了包括护理理论、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等成熟的护理学体系。”[1]由此看来,护理英语会话内容日益扩大,学生理应接触到更多的话题和行业英语术语。教师通过改变话题,直接将医学词汇引入口语教学中来,使学生的口语学习与其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这种将专业词汇与口语教学相结合,注重听、说的输入与模仿性学习,是高专学生学习医护口语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例如记忆策略是外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策略之一,尤其是对于医学术语的学习。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彭薇、付本燕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记忆策略的研究更是表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记忆策略使用较少。究其原因,可能与他们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关,也与他们善于动手性、实践性学习任务,疏于记忆性、理论性学习任务有关。”[8]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由于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时间短,专业词汇的缺乏是不可避免的。在口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补偿策略,来弥补词汇的不足。教师应“促使学生将外语运用于自己的专业,学生在不间断实际使用外语的过程中就会体会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并不断体会成功运用有限的语言知识完成工作而带来的快感,反过来又会有利于继续尝试学习语言。”[7]

三、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口语教学在教学目标、学科地位、教学内容上都有别于公共英语口语教学。教学上首先应明确医护口语是医护人员的工作语言,其性质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院语境下的工作交流用语和交际技巧;该课程是英护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而非公共课程。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材教法,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该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1]刘水.浅析护理双语教材的编写模式[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58-460.

[2]王和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5.

[3]杨辉明,陆耀雁.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中应正视的几个问题[J].华夏医学,2006,19(6):1246.

[4]段平.认知法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157-160.

[5]姬艳辉.认知法带给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6):55-56.

[6]郑方道,胡光展.认知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9).

[7]胡涛.高职护理英语交际策略培训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8]彭薇,付本燕.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职业时空,2008,4(9).

2010-08-03

吴沂(1971-),女,湖南汨罗人,硕士,中级笔译。

猜你喜欢
医护学习策略口语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口语对对碰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