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脂肪肝的防治对策

2010-08-15 00:49宦琼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

宦琼瑛

(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保健科,福建宁德 352100)

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脂肪在肝脏内过度蓄积,从而导致肝脏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据报道,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1月健康体检846人,应用B超检查,B型超声诊断脂肪肝标准参见王纯正等[1]《超声诊断学》的标准,查出其中脂肪肝患者90人,患病率高达10.6%,其中73%为28-55岁的中年男性。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中5%-15%有发展成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2],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人们对脂肪肝的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发病原因探讨

1.1 不良的生活方式 脂肪肝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现代疾病,酒是罪魁祸首,每天饮酒超过40克,5年可引起轻度酒精性肝损害;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5-10年有60%的人会发生肝硬化。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1.2 肥胖 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有轻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症的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高达60%-90%。可见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好发倾向。

1.3 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达20%-80%(平均50%),而脂肪肝病人中有糖尿病者也占4%-46%(平均25%)。

1.4 感染 如结核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肝、胆、肾脏疾病常可伴发脂肪肝。

1.5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 如内固醇激素、生长激素、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某些镇静安眠药,工业或实验室常用的苯、酒精、碘仿、四氯化碳、锑等均易引起急性或慢性肝损害诱发脂肪肝。

2 防治对策

2.1 脂肪肝的防治 首先应该禁酒,这是不容置疑的。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成年男子来说,每日酒精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40克,成年女子则不超过20克,而患肝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者以及孕妇、青少年等则应禁酒。

2.2 营养原则 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糖和甜食;适当地提高蛋白质质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通过热量适宜的饮食,可逐渐降低脂肪细胞的脂质储存,改善肝功能,从而阻止纤维化发展[3]。这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2.3 治疗原发病 这对脂肪肝的防治至关重要,尤须注意易被忽视的病因,如药物副作用、毒物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肝豆状核变性、重症贫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状态等。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脂肪肝患者,应从控制血糖、调整免疫入手。

2.4 运动疗法 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此法主要是去除内脏脂肪,以维持理想体重及相对正常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最好的运动类型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原地踏车、骑自行车、划船、打乒乓球等。总体原则是倡导有氧运动,以节奏缓和及重复性活动为宜[5]。运动治疗对于肥胖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致脂肪肝的消退尤为重要。

2.5 药物治疗 由于脂蛋白代谢紊乱及多因素环节,迄今临床上尚缺乏满意的药物。单纯性脂肪肝不但药物治疗无效,而且用药增加肝脏负担,有害无益。对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患者,综合疗法加用护肝抗氧化药物治疗,可促进肝内脂肪、炎症消退,阻止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切记,药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6 电生理疗法 这是近年来国内治疗的新进展,该疗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振动腹壁肌肉和肝包膜,达到增强肝脏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转运、改善肝脾血液微循环、促进脂肪肝恢复的目的,该疗法疗效好、费用低、无副作用。

2.7 心理及行为修正治疗 当今医学模式已经从原来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这一医学模式的改变,使人们认识到脂肪肝的发生除了机体因素外,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及嗜好与其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行为治疗也成了脂肪肝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行为治疗更适合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要求医生除了具备内分泌学、肝脏病学等方面的知识外,也应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让患者真正认识到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大多以个体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为主[5],增强患者减肥和戒酒的信心,以提高患者主动坚持治疗的依从性,纠正形成习惯化的饮食规律,并给予鼓励,使之持之以恒。要让患者及家属对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关键取决于能否坚持长期戒酒这一点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并注意要恢复和维持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平衡。

[1]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9-232.

[2]丁艳华.198例脂肪肝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5):287.

[3]毛娜,陈琼.脂肪肝的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22.

[4]刘士敬.合理饮食和运动防治脂肪肝[J].中国社区医师,2008,12(24):55.

[5]郝晓霞.脂肪肝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515.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