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子之武城》在儒家音乐思想史中的意义

2010-08-15 00:42景圣琪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子游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景圣琪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通 226006)

论《论语·子之武城》在儒家音乐思想史中的意义

景圣琪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通 226006)

《论语》强调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即合于仁德为善,表现平和中庸为美;道和乐具有本质的联系,存在的前提是“仁”;乐的地位从低于道,到趋于平等,乃至最终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制乐作乐更成为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政治使命;关注历史甚于现实的音乐思想到了墨子、荀子时期才有了较大的转变;始于孔子的儒家音乐思想并不是僵化和封闭的,而是基于历史并关注现实,不断调整和完善着的,这也正是后代王朝能把它纳入到统治思想主流的重要原因。

乐;善;美;儒家音乐思想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233)

这是孔子与学生之间一次颇有意味的对话,文学性与思想性具在。就文学性而言,“莞尔而笑”勾勒出孔子可爱的一面,“前言戏之耳”体现出孔子的大度,而“割鸡焉用牛刀”用语形象贴切,更成为了后世一个固定的词汇。但是《论语》乃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此篇是唯一的一次孔子与学生发生分歧并最终被学生说服的,所以它必然与儒家思想密切有关,然而历来学者们偏重于它教育思想的探讨。其实,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它涉及到孔子及其弟子的音乐思想,在儒家思想史特别是音乐思想史上意义极大。

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他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孔子强调音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反对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

从此篇对话的内容来看,子游不但吸收了孔子的思想,并且还把它们积极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治理武城时让百姓普遍习奏音乐。但是孔子对于他的这种作为却不以为然,认为是“割鸡焉用牛刀”。对于“割鸡焉用牛刀”,汉人孔安国注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1](233)即孔子认为“乐”是用于治国的大道,治一个小城没有必要用它。针对孔子善意的嘲笑,子游进行了反驳,并且反驳的理由乃是孔子平时的教导,“君子学道则受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对于子游所言的“道”,汉人孔安国注曰:“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1](233)可见此时子游将孔子平昔所言的“道”理解成了“礼乐”。但是从《论语》来看,孔子所言之道仅有两层含义,一是支配宇宙运行的唯一至高的规律,如“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2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等.。[3](50)二是这种规律的具体表现,诸如天道、父之道、君子之道及善人之道等。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将“道”与“礼乐”直接联系起来。然而从孔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来看,他最终是认可子游,收回了先前的评价。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子游最终说服了孔子,那么他必然没有违背孔子的思想,那么他将孔子思想中的“道”与“礼乐”建立起联系的根据何在?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从孔子思想中的“乐”这个概念入手。

孔子所言之乐,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即快乐,其与“忧”相对,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4](92)“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5](75)孔子认为物质与音乐不是产生快乐的决定性要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9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238)二是指称音乐。但在《论语》中,被孔子称为“乐”的音乐之乐并不是一般音乐的泛称,而是具有特指性,是与“郑声”相对的雅乐,“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3](240)主要指周代留存下来的雅乐,“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1](210)“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3](89)而且还不包括《风》,“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6](118)既然子游所言的“道”是与“礼”并称的“乐”,那么指的应当是后一层含义。

从《论语》来看,孔子在道与乐之间建立起联系的乃是精神状态之乐,“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7](180)而不是音乐之乐。尽管如此,孔子在述及两者时,却都将之与另一个范畴“仁”建立了联系,孔子认为仁是道存在的前提,如“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48)等。同时,孔子又认为仁也是乐产生的前提,当然这种乐既包括精神之乐也包括音乐之乐,“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4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9](30)可见,在孔子的思想里,道与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前提——“仁”,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存在联系的,只是孔子认为,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并没有被明确化、清晰化。子游不但吸收孔子的思想,而且还对他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子游将“乐”与“道”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朗起来,他在具体的治政实践中让百姓普通习乐,以这样的方式去让百姓掌握道,最终达到治理好城邦及国家的目的。在思维方式上,子游亦是对孔子的继承,如孔子谈及“仁”的实现时,提出“克已复礼为仁”、“为人由已”等,即通过改变个体做起,进而改变整个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子游的思想并没有超出孔子的范围。

但是子游的理解又并不与孔子本人完全一致,如对于音乐之乐的理解上,孔子所称的音乐之乐乃是有范围限定的,特指周代的雅乐,而且还不包括《风》在内,但在子游所论及的“道”即“礼乐”中的乐,却把当时武城老百姓所习奏之乐包含在内,而后者显然是一个普泛的音乐概念,因为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已是“礼崩乐坏”,周代所制之乐不但散落各地,而且也不为时人所重视,被演奏的机会极少,武城百姓所习奏之乐不完全是先王之乐,当时社会新生之乐包括在内,子游较之孔子无疑将音乐之乐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的扩充了。

可见,子游对孔子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而孔子对两者都采取了认可的态度,这反映出儒家思想从孔子时代起便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且如果将此事放入到儒家音乐史中去考察,其意义更大。虽然孔子本人精通音乐,曾对周代留存下来的音乐进行过大规模的整理,但是他却没有将之与其所宣扬的道清晰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治国之道结合起来。因此,在他的思想里,乐的地位是低于道而存在的。但是到了子游那里,却将两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从而使得“乐”与“道”居于了同等的地位,“乐”便从孔子思想中凸现出来,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制乐作乐更成为一个王朝首要的政治使命,后世学者们所言的儒家文化乃是乐感文化,究其起点,则可从《论语》这段师生对话中找到痕迹。

不仅如此,子游还将实体之乐的范围大大地加以拓宽,使孔子的音乐思想能够与现实生活贴得更近。虽然孔子本人精通音乐,但他推崇的却是周代的文明,“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36)并以周代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3](113)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恢复周代的文明,“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捐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捐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0](23-24)“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3](23)因此孔子的思想是在整理与考察周代文物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故守成得多,创新得少,“子曰:‘述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4](84)就音乐思想而言,他关注于历史甚于现实,这使得他的音乐思想现实性不强,而任何的思想如果对当时乃至后世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那么它被大众接受的程度便受到影响。其实,音乐发展到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俗乐因为深受统治者们的喜好而得到大力地发展,成为了音乐的主体。由于孔子本人对俗乐持强烈的排斥态度,“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1](233)所以他所倡导的音乐思想并不涉及到俗乐。尽管如此,孔子的音乐思想却成为了统治者们的挡箭牌,墨子倡导的“非乐”思想就是抓住了儒家音乐思想中这个缺憾,并且作了部分的弥补。墨子主张的“非乐”,是针对“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的享乐行为而言,他是要“非”那些不顾百姓疾苦而贪图享乐的音乐行为,他的见解从同情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忽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相比儒家的音乐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微。其实,对于儒家的音乐思想,子游只是做了一个好的开始,此后孔子思想追随者们则走得更远。如孟子突破了儒家重先王之乐轻世俗之乐的惯例,将古乐与今乐进一步地打通,“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11](31)再如荀子,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理论。他从性恶论出发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之化性为伪,由恶向善。荀子在他的《乐论》中对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的感受、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的审美准则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对先秦诸子的音乐观点做了批判性的总结、吸收与借鉴。将“和”确立为乐之本质,“和而不发,不成乐”,[12](324)打破了作为精神状态的乐与音乐之乐、古之乐与今之乐、王者之乐与庶民之乐等多重限制,将儒家音乐思想的功能大大加强,既关注历史,又注重现实,既关注实体之乐,又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之乐,从而使儒家的音乐思想更为严密,最终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因此说,荀子是先秦音乐思想中最具有总结性的集大成者,而儒家音乐思想从关注历史进而转为指导现实,其端倪最早始于子游。儒家音乐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唐代诗人白居易继承了儒家重视音乐教育作用和作品的阶级标准的观点,他承认“声”对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在《与元九书》里就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他认为能起“和人心、厚风俗”的教育作用才是“作乐”的根本目的。所以他很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思想感情,他认为“乐者,以易直子谅为心,以中和孝友为德,以律度铿锵为饰,以缀兆舒疾为文。饰与文可损益之,心与德不可斯须失也”。

以上《论语》中所载的孔子与子游的这段师生对话,在儒家思想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明儒家思想是孔子本人的创造,同时也是其弟子不断深化与发展的结果,而且还表明儒家思想中的音乐思想从孔子时代开始,就已经凸现出来。这种音乐思想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历史并关注现实,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与完善,这正是它自汉以后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1]论语·阳货十七[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论语·卫灵公第十五[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论语·里仁第四[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论语·述而第七[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论语·雍也第六[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论语·子罕第九[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论语·子路第十三[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论语·学而篇第一[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论语·八佾第三[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论语·为政第二[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孟子·梁惠王章句下[G]//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荀子·大略[G]//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1996.

On the Significance of Yanghuo’s Seventeenth Chapter i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Music

JING Sheng-qi
(Nanto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6, Jiangsu)

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emphasizes the unity of music form and content, and believes that music and art are “the good” which conforms to the Confucius idea of benevolence and virtue and “the beautiful”of harmony and golden mean. Tao and music have essential connection, and “benevolence” is their existence prerequisite. And Music was inferior to Tao but later became equal to music, and became the central part of Confucianism. Composing music was an essential political task in a dynasty, which concerned about the political history rather than social reality and this idea didn’t change a lot until the period of Mo zi and Xun zi. The Confucian music is not rigid and closed; it evolves to be perfect based on the concern about history and reality, so it can be taken into the mainstream of ruling thought.

music; the good; the beautiful; Confucius theory

B222.2

A

1009-8135(2010)01-0157-04

2009-07-12

景圣琪(1962-),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张新玲)

猜你喜欢
子游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作品集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of Analysis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论卢文弨之学术、生平及其他——《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点校前言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