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我国教师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2010-08-15 00:48梁芬丽吴俊林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

梁芬丽,吴俊林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 710062)

新课改下我国教师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梁芬丽,吴俊林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 710062)

新课改需要新教师,教师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讨分析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新课改;教师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 21世纪需要的各方面人才[1]。而人才的培养在教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我国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素质与课程改革一样势在必行。

一、面临新课改实施,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对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这次改革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迎接挑战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新课改需要新教师[2]

在制约新课改实施的很多因素中,教师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存在很多问题,如:(1)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陈旧;(2)教师职业道德下滑;(3)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不高;(4)教育科研能力差。这显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需要新教师。首先,新课改要求教师重新定位,由原先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其次,新教师要具备新的技能,要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要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再次,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二)新教师需要新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校的师范生还是在职教师,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面临新课改都不能很好适应。他们自身渴望接受培训,使自己成为新型教师。而目前我国无论是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还是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都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的新教师需要新培养,我们应迅速从根本上改变与教师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师培养方法。

二、面临新课改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培养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职前培养主要指师范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初步形成教师所需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和起始阶段。职后培养主要指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成为骨干教师的必要阶段。但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养,在面临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新课改实施的绊脚石。

(一)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师范院校而言,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1)开设的课程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不足;(2)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到位;(3)教学实践太少。

(二)职后培养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课改,教师的在职培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培训内容缺乏需求性和针对性,使得想要学习的教师得不到真正的指导;培训时间短,工作压力大,没有大量的时间参加培训;灌输式培训不利于教师消化等。这些都是导致培训低效的原因。

三、新型教师教育对策初探

纵观教师的培养可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横观主要可分为三类培养,分别是对在校师范生、在职教师和对教师职业有特殊热情人员的培养。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教师应该提出切实可行并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教师素质得到迅速的提高,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一)针对新课改要求中教师职后培养的问题,对在职教师培养的对策

1.对工作 10年以内的教师。工作 10年以内的教师都是青年教师,是重点培养对象,将来就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学历层次高,大多数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但对教育事业热心度不够。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应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传授教师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弥补。

2.对工作 10年以上 20年以内的教师。已经工作 10年以上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是中流砥柱,担任着教学的重任,是升学率的保障者。然而面临新课改,他们力不从心。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等,最关键的是新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措手不及,心中充满压力。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想要通过学习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对他们的培训应注重新课程理念的灌输、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3.对工作 20年以上的教师。工作 20年的老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是理念的转变,传统理念已深入其心,如果理念不转变,认识不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一切培训都是惘然。老教师应自觉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与新课改同步。

(二)针对新课改要求中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对在校师范生培养的对策

在校师范生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师范院校合理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1.对在校前两年本科生的培养。在前两年学校对学生做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要分为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广博的知识是现代教师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通识培养才能使师范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将来才能在教师岗位上游刃有余。

2.对在校后两年本科生的培养。后两年的师范生主要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教师教育即专业技能,还有进行教学实践。这当然是针对毕业后想要从教的学生采取的培养方法。对继续深造的师范生,考研才是他们的目标,如果对他们的后两年也进行同样课程的实施显然不合适。因此,应计划在前三年就把必修专业课程实施完毕,最后一年由学生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使每个师范生都能合理安排时间。当然,在学生选择好以后,学校应给不同团体相应的支持与指导。

3.对免费师范生的特殊培养[3]。培养和造就优秀教师是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根本保证。对于师范生来讲,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应给予师范生特殊培养:设置丰富的教育专业及相关课程;选派最优质的师资参与教学;制定可行方案,重点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通过职后培养促进免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三)针对新课改要求中教师培养的问题,对教师职业有特殊热情的人员的选拔制度的改建

1.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原则:将真正有教师天赋,立志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招入师范大学。随着教师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从事教师职业,但边远地区仍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

师范院校为了招入优秀人才,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采取提前招生、扩大保送额、增加面试等举措来吸引有志于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教育理想、具备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潜能、拥有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青年学子报考师范专业[4]。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职前向性测试来考查学生的教师潜能,来决定他是否适合做教师。除此,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合同有严格的服务期限制及相应的惩罚条款,虽然是免费但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和地点使得那些只想着将来把教师作为很好谋生手段的人也望而却步。因此,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招到有从教热情的人才和确保生源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制度。

2.通过师范技能培训满足非师范生中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的愿望。非师范生包括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和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其中也不乏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在正需要广纳优秀人才从教的时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成为优秀教师,来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非师范生要想从教的途径是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不够完善,只能通过理论的考试来鉴别考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保证我们选拔的教师质量。一是在认定前先通过一段时期的师范技能培训取得参加教师资格认定的资格;二是通过理论考试增加面试确定其做教师的潜能和从教热情;三是通过增加面试来确保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最后发给教师资格证。只有严守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才能使我们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小结

面临新课改,教师质量重于教师数量,质量问题才是改革的中心问题。提高教师素质同新课改一样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创新适合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师培养方案,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智慧。

[1]袁贵仁.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J].中国教育报,2005,25(4):1-3.

[2]卢远.谈新世纪教师素质的缺失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2,(7):105-107.

[3]陈凡,吴跃文.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特色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2008,(1):34-37.

[4]刘平秀.师范生免费与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J].理论月刊,2008,(2):186-188.

(责任编辑:朱 岚)

G451

A

1001-7836(2010)07-0051-02

2010-04-22

梁芬丽(1985-),女,陕西合阳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