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010-08-15 00:50魏露盈马鑫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2期
关键词:道德风险逆向金融机构

□文/魏露盈 马鑫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文/魏露盈 马鑫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其融资困难。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应提高其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逆向选择

我国自有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它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融资,而我国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也没有多少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运营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而在银行的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完备造成了经济主体之间巨大的交易费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潜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更大,成了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融资的一个重要障碍。

一、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分析

所谓不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这里讲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规模与信息披露条件的限制,股票市场通常只面向大企业融资,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模式实际上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市场。

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对称的,企业往往比银行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

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主要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人可能会故意隐瞒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受损。在融资市场上,企业和银行是交易的双方。企业融资可以看成是由企业和作为投资者的银行之间博弈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企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对投资回报与盈利以及借入资金的运动偿还概率都有较清楚的了解;而银行对于资金运用的有关信息并不能直接了解到,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信息来间接了解资金的运用情况。

银行虽然不能确切了解到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形成一个对融资市场的期望风险值。在决定放款时,银行就会根据自己的风险期望值调整放款利率。按照风险-收益对称的原则,银行对风险较高的资金使用者收取较高利率以弥补风险损失,对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则收取较低利率。虽然银行在投资项目之前可以进行认真的审查,但总有一些甚至是关键的信息可能被资金使用者隐瞒。为了保证盈利,银行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能弥补平均违约风险的程度,但这样会使那些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退出资金信贷市场,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随着低风险资金使用者的不断退出,融资市场上就只剩下高风险的资金使用者,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使得银行可能招致信贷风险,即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投资机会,银行也可能决定不提供任何资金。因此,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称为道德风险,就是交易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任一交易方所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产生可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解释。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是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则是委托人;而中小企业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是代理人。银行和企业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比如说,在信贷市场上,银行的目标是要中小企业不仅按时还本而且按时支付利息,而中小企业的目标是利用所借的款进行投资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小企业在得到资金后,在不对称信息的掩护下,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从事偏离银行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如改变资金的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或者故意拖欠借款,甚至逃废债务。许多项目的资金到位之后并没有按原先设计的用途使用、资金挪用就是道德风险的表现之一。正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使银行的投资行为表现得更加谨慎,甚至可能放弃提供资金。

二、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消解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并没有本质差异,只是由于它们与投资者间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了解决其融资问题方式的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企业由于具有开放的运作方式与各种公开的信息渠道,所以在赢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度的同时,还为其扫清了各种融资障碍。投资者和银行之间都可轻而易举地以较低成本来获悉大企业的信息资料,进而做出合理的选择。相比之下,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及其弱势群体形象,不仅使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而且社会公信度不佳。因为它们自身的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精通财务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加上管理混乱,造成自身财务信息披露失当,经营状况透明度比较差的恶性局面。因此,尽管大企业贷款利率较低,但往往风险小,商业银行在以资金的安全和盈利为目标的情况下,还是愿意贷款给有保证的大型企业,而缩小或拒绝贷款给那些利率较高的中小企业。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问题的核心就是找到有效的融资方式以降低中小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一)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控制信息不对称:第一,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信息结构,特别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并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担保、对外投资、存货;将要制定并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有成本费用、筹资、经理人股票期权等。认真完善和执行这些制度,是中小企业提高信息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保证。因此,信息质量的评价可以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可行,信息披露的公允、及时,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方面进行;第二,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把融资作为战略性管理的内容,而不是临时性的管理活动。分析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明确贷款主体及其管理规范,固定地与相关银行打交道,主动邀请有关人员到企业来参观,保证信息通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因此,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的评价可从融资战略的清晰度,企业与银行的良好信息沟通和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

(二)从银行来说:第一,可以利用同业信息共享等方式尽可能地去收集相关企业的一些信息。目前,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系统研究工作严重不足,可以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来从事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政策研究,从而减少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盲目性;第二,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企业资信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偿债能力、履约意愿等各方面状况做出评定和预测,从而确定企业资信等级的过程。客观、公正的资信评级结果可以为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减少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第三,金融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采用信息识别技术,完善信用记录以供同行查询,这样可以使同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更加果断,更加充满信心;第四,与企业客户保持长期联系。银行可以通过同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来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通过对借款企业账户的调查,了解借款企业资金流动状况,从而识别信用风险。可见,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成本,并使识别信用风险更容易。

三、政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消解信息不对称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从社会大背景来看还要做到:

第一,建立高效的担保体系。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担保法》的有关细则还未出台,从而形成有些中小企业找不到担保机构担保,而有些有了担保由于没有具体的细则约束仍然出现逃废银行贷款的现象。因此,应该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既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方便,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借款还款的管理。此外,还可以推动企业间信用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同时也形成相互之间的约束。也就是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的信用中去,中小企业的贷款由关联的大企业担保,中小企业违约由大企业负责偿还,这样大企业就必然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从而既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可以让银行放心发放贷款。

第二,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最能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具有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因而不能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但出于共同的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第三,加快建立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可以让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能得到他们所要的信息,有利于他们的双向选择,中小企业将享受更好、更广泛的金融中介服务。各种金融服务机构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制度、进行项目规划、提供金融信息。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开展对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贴现、支付中介等业务。中小企业将得益于对风险更准确的评估、等待时间的减少,通过更好的借贷方式多渠道获得资金。

第四,信息不对称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解决一个市场化的问题。因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银行和企业缺少了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由于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政府有时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从而导致经济运行缺乏灵活性;由于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社会上出现了“寻租”等道德败坏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因此,必须建立真正的市场机制并不断完善,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其投资和再生产机会也就会增大,最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1]钟田丽,弥跃旭,王丽春.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J].会计研究,2003.8.

[2]杜沔.我国证券市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探讨[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3]杨宗昌,田高良.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1.4.

F27

A

猜你喜欢
道德风险逆向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逆向而行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