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2010-08-15 00:48贲丽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情绪意识老师

贲丽娜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哈尔滨 150500)

谈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

贲丽娜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哈尔滨 150500)

每个人都面对着社会上各方面对自己的压力,产生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每个人面对不良情绪的态度却各不相同,积极地面对不良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功课,特别是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而言,一个教师面对不良情绪的态度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情绪;调节;控制

每个人都面对着社会上各方面对自己的压力,产生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每个人面对不良情绪的态度就各不相同了,积极地面对不良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功课、特别是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而言,一个教师面对不良情绪的态度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似乎是一种很难控制的东西,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激起我们很强烈的不良情绪,也可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就销声匿迹了——就是这么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孙行者”,我们真的有办法能控制它吗?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就算控制不了,也要控制!

对自身而言,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反应,有消极情绪同样也有积极情绪,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是人的性格、世界观、价值观、耐心、信心、毅力、情绪、情感。这些方面决定了一个人对于自身发生的事情会产生怎样的情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所以就算面对完全相同的事情,每个人产生的情绪也各有不同。打个比方来说,大学教师和初中教师面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学教师由于有一些科研项目,教学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学生的关心态度和初中老师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反应对教师造成的情绪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对外界而言,戈尔曼说过:“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一定是教育培训出来的。”所以,一个教师的为人师表就直接决定了民族的素质,这样,教师对于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从最基本的角度上来讲情绪的控制,那就要从生理角度上说起了,当人们产生了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比如人们情绪紧张时,就会出现心跳和脉动次数增加、血压升高、出汗量增加、皮肤导电性增强等现象。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情绪活动的时间过长,生理的变化也会持续下去,久而久之便极易造成机体系统活动的紊乱,减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各样的身心反应疾病。当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了,因为人们在处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语言和行为都会与处于积极情绪中的大相径庭,很容易说出一些消极的话,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这样,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正在处于一个不良情绪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旦自身没有这个意识,就很可能在不良情绪没有消失之前,表现出一些冲动的语言和行为,而后悔是没有用的。作为一名教师,一个动作,一个词语很可能就会对一名学生,甚至是一个班的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不良情绪产生后,当我们已经第一时间意识到自身已经处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需要做的也并不是机械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没有人能够做到没有喜怒哀乐,而且,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也只会让自己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变化,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调节不良情绪需要的是能够让自己的思想从消极的怪圈里走出来。比如,学生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作为老师当然会很自然地觉得这个学生没有达到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可能会对这个学生产生偏见,这就是一种很可怕的不良情绪,如果一直保持对这个学生的偏见,就很可能让这个学生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考虑的不是压抑这种情绪,不表现出对学生的态度,而是换个角度想一想,一个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贪玩是每个孩子的本性,如果一个孩子只会学习不会玩那才是最可怕的。如果能够这样想的话,教师就会很自然地从另外的角度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合理地安排好游戏和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一个好成绩。

同样是意识的问题,一个人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也并不是能够意识到就可以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思想的,不同于其他盲目的自发活动。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是我们在系统的掌握了情绪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绪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对自我不良情绪的监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通过对不良情绪体验及其需要水平的调整,使个体的心理得到健全而自然的发展,因此,意识就是不良情绪自我调节与控制的前提条件,也和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教育有关。

那么,当我们意识到了不良情绪的逼近时,我们除了自我思想的调节,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除了自我意识和思想的调节外,人们常常使用一些觉得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发泄法就是一种,很多人表示,当自己有不开心的时候,就找一个地方大喊大叫,或者找个沙袋拳打脚踢,也可以找好朋友聊天倾诉,都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很好的舒缓,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有不良情绪的人想要采取发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方法就更应该在选择的时候慎重考虑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用积极的情绪来掩盖不良情绪,旅游、看笑话、听音乐都可以让人们的思想情绪得以放松,转移注意力,加快不良情绪的淡化,这样就能更快地让一个人的思想从冲动的怪圈中走出来,用正常甚至是积极的思想来看待给自己造成不良情绪的事件,更好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斟酌,从而摆脱不良情绪。

热爱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可以使人忘却烦恼,给人带来欢乐。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个人最快乐的时光往往是在他富有成效地工作的时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既能忘却烦恼,抑制不良情绪的扩散,更能让自己将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往比较正确的方向发展,将由不良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活动中的做法。如歌德失恋后拼命写作,终有流传千古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除此之外还要营造情绪环境。学生情绪、情感,我们后代人的情绪、情感,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家庭培养训练出来的。如果说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对学生对我们年轻人的影响特别大。这是一种无形的训练,无声的培养,极为重要。虽然它是无形无声,但是无形却有形,此时无声胜有声。训练我们的情绪情感,才能够让我们在学生面前,在家长面前无愧于教师二字。

学生的问题,是需要教师来引导疏通的,最根本的解决还需要学生自己来做,我们要想如果他们没有问题,也就不用来上学了,所以老师首先要把自己尽可能做到最好,人无完人,包括老师也不是完人,老师也经常听到学生说某某老师怎么样,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我们是成年人,是老师,凡事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理解的心,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就能够坦然,就能够平心静气地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发火了。

教师情绪失控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教师和学生心理冲突,所以,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强调师生关系要平等和尊重,这要求老师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有尊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心理学说:“你不是别人,怎么了解别人。”当出现问题时要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发火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憎恨和报复。聪明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数落、教训或给予忠告,而是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期望和疑虑,坦诚地陈述意见,对于学生使用批评性语言和非批评性语言差别很大,前者易引起反抗,后者则合作,因为每个人在受到侵犯时都会不自觉地抵抗。

一切善意的忠告只有在私下告诉学生才最有效,当别人面给予教训,往往是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自尊和羞辱。如果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理解、关心、爱护,学生从教师眼里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学生会肯定自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这会指引学生积极向上。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情绪的控制和管理,这首先得认识自己的情绪。上课前、上课中要自己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是高兴还是愤怒,如果上课前是不平静的,那么就想办法轻松一下,让自己的情绪回到平静状态。上课中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有变化,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方式,不断告诫自己,“不要生气,要宽容,要微笑”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慢慢就变得宽容、平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的智慧来赢得学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G645

A

1001-7836(2010)04-0081-02

2010-01-11

贲丽娜 (196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情绪意识老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