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节能工作和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00:45施明融
上海节能 2010年1期
关键词:本市中央空调十二五

施明融

1 节能工作的新形势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节能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已经成为与全人类生存安危相关连的大事。节能和减碳,在相当大的覆盖面上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表述的同一实质问题。据权威人士提供的信息,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全球减碳,其56%要依靠节能来达到;而我国节能对于减碳的贡献率更高达80%(其余由清洁能源和碳汇承担)。

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把减碳指标作为国家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就是说,未来10年间,有32%到36%的减碳任务由节能承担。不久,在能源强度的考核指标之外,必定会增加减碳强度的刚性指标。我国的节能工作承担了更加广泛而重大的任务。

2 使经济结构调整变成真正的节能力

本市有关专家曾分析了以往18年的结构变化对万元GDP能耗产生的影响,结论是结构调整因素对节能的贡献率达到65%。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很丰富,产业结构调整是其重要部分.回顾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三产和二产占GDP的份额从三七比转到五五开 (一产占1%不到),大约用了10年时间,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基本是“两个轮子一起转”,踏步不前。与此同时,北京借奥运之力攀上了七三开,变轻了。同期上海的经济总量快步前进,能源消费总量基本同步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越来越急迫、越来越重要。本市化了极大的力气连续关停了数以百计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厂,现在面临关停对象越来越小、压减能源总量越来越少、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窘境。不下大决心,不上大动作,经济结构调整就难以显示大成果。

令人十分高兴的是,在不久前市委召开的上海市首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要目标”,“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劣势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促进上海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结构”。根据本市已有经验,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增长1%,能耗总量有望下降0.8%。我们期望有关部门能够制定专项规划,即使在能耗水平较好的高耗能行业中,还应该作产品能耗结构“轻型化”的调整,增加专业服务业的比重调整,降低高耗能部分的比重,加大力度实现经济结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实际节能力。

3 节能技术改造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首先应解决一个认识问题。不能认为节能改造差不多了,没有多大油水了。诚然,上海的产业装备水平总体来说在全国属于先进水平,但是,当今社会技术发展速度快,本市一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高耗能大型企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企业的节能改造大致可以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核心产品的主体设备的改造;二是通用的用能系统的改造。一般来说,前者的节能潜力与后者相比较,应该有七三开。例如,发电机组从亚临界参数逐步提高到超临界参数、超超临界参数,其发电效率分别提高4%-5%,每发1千瓦小时(度)的电所用的煤(标准煤)从320克左右,分别降低到300克左右、280克左右,以100万千瓦容量的发电机组一年耗煤计,依次均可以节约15万吨标煤。最近,市府决定对“909”工程投资145亿元实施总体升级改造,改造后主体产品转变为十二英寸集成电路芯片,能耗同样会有大幅下降。所以,企业主体设备节能改造的潜力不容低估。对一些制造传统产品的企业,应该一一过滤,作出节能技术改造的决策。

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另一重点是通用系统的技术改造。通用系统使用普遍,用能量大,然而它并不是独立的的系统,而是服务于主体设备的辅助系统,往往居于从属地位而被忽视。比如有一家有名的大型企业,建厂近40年,变压器却一直使用高耗能产品,“只要不坏就用下去”。正因为如此,通用系统节能潜力极大。

由于缺少正规统计资料,这里只能用估计数据对于五种通用系统进行推算。

1)高压电机驱动系统用变频技术改造。

这里有意不提‘高压电机技术改造’,因为它不是对电机本身进行改造,而是对电机驱动的水泵、风机、压缩机等物料运送系统的技术改造。在许多场合,系统节能改造的潜力远远超过设备技术改造的节能潜力。

据有关专家提供:电机用电占总用电量的60%-70%。在上海相当于600亿千瓦小时.其中高压电动机用电量约占50%,即300亿千瓦小时。高压电动机中有70%是系统驱动电动机 (例:电机-风机系统;电机-水泵系统;电机-输送机系统等),其中有50%适用变频技术。已经改造的实例证明:节能率均在30%以上,此项节能潜力为30亿千瓦小时,折合标准煤为120万吨。

2)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目前,全市有3亿平方米高层建筑,其中1亿平方米为公共建筑,基本采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装机配备按照40瓦/平方米计,则全市公共建筑中央空调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按照每年运行小时为4000小时,折合满负荷运行的利用小时每年2500小时,则年用电量为100亿千瓦小时。按照已经改造的工程实绩,节能率为30%以上,则年节能预期可达30亿千瓦小时,折合标准煤120万吨。

3)以热电联产为中心的供热系统改造。

迄2007年底,全市共有35吨/小时以下的分散供热小锅炉7854台,总容量14521吨/小时,平均容量1.8吨/小时。按照有关课题研究,如果“十二五”期间建设热电联产机组251万千瓦、集中供热扩大到3150万吨/年,平均热负荷4153吨/小时,用以替代小锅炉分散供热,年节能135万吨标准煤。

同时,如果在城市医院、宾馆、交通枢纽等地建造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20万千瓦,则可节能10万吨标煤。

4)以变压器节能为重点的配电系统节能。

全市目前在运行的10kV配电变压器约有92000台,其中高耗能的S7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约有18000台。节能型的S11配变,其负载损耗和空载损耗与S7相比,可分别降低25%和35%;非晶合金SH11配变,其负载损耗和空载损耗与S7相比,可分别降低25%和80%。以S11配变替代S7,每年可节电3.5亿千瓦小时,相当于节约14万吨标煤;以SH11替代S7,每年可节约21万吨标煤。

仅仅上述四种通用系统技术改造,预期每年可节能406万吨标煤。

5)工业节能灯的推广。

厂房内部照明比居民家庭照明用电集中,总量也大,启动较慢。

另外,建筑窗户玻璃贴膜普及化,节能潜力不会小于照明节能量。

上述改造需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形成的产业市场预计近1400亿元人民币。

4 节能改造是推动节能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节能改造为节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以上面四个系统为例:

1)全国适合采用高压变频改造的电动机的总装机容量2亿千瓦,高压变频器的潜在市场约为人民币1200亿元。其中本市大约1000万千瓦,市场潜力60亿元。目前本市有骨干企业,但是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本市如果能占全国市场的20%,则为240亿元。

2)中央空调节能改造。上海400万千瓦装机容量,按照每千瓦1000元计算,则有40亿元市场潜力。

3)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到2015年建设102万千瓦的热电联产机组,需要投资大约80亿元。用热电联产建设高峰弥补电气制造行业的常规发电市场低谷是十分理想的措施.。

4)变压器节能改造。10kV配电变压器技术改造在全国的市场潜力更大,估计为100亿元以上。

5 节能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政策引导和支持

就上述四项而言,大致分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市场大但是开发力度不大,前几年技术遍地开花声势浩大,但是重点推进不明显;二是本地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如高压变频、分布式供能的设备制造企业,是附属于主体单位的“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没有内在动力;本地中央空调改造企业是有几家,但只是小打小闹。三是有的产品节能的性能甚佳,但是价格高于常规产品,例如非晶变压器比常规的高20%。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对于通用节能产品的市场组织调研,制订专项规划,明确改造目标;

○ 突出重点系统,加大推进力度,特别是重点行业,要签订技术改造目标责任书;

○ 对于节能产品制造企业,政府引导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方式,使其做大做强,并增强开拓市场的内在动力;

○ 培养若干个专项能源服务公司,专门从事通用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 通用节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每年至少能够创造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决策。

猜你喜欢
本市中央空调十二五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研究
变频节能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