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婚姻风俗中的禁忌

2010-08-15 00:42王天强侯虎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媒人婚俗风俗

王天强,侯虎虎

(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陕北婚姻风俗中的禁忌

王天强,侯虎虎

(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归纳总结了陕北婚俗中的禁忌事项:择婚禁忌、议婚禁忌、订婚禁忌、嫁娶禁忌和婚后禁忌等。简要介绍了其产生、发展的过程。

陕北;风俗;婚姻;禁忌事项

在陕北,从择婚、议婚、订婚到嫁娶以至婚后,有一系列禁忌事项被约定俗成,尽管部分禁忌并无科学依据,但依然被人们忌讳和遵循。

一、择婚禁忌

择婚禁忌亦称婚前禁忌,它是陕北婚姻习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禁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同姓不婚

在陕北婚姻习俗中,是禁止本族也就是同姓“近门子”之间择亲通婚的,认为这是乱伦理的大事。这一禁忌至今仍在人们口中流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据周谷城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考证,同姓不婚应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至西周时,异姓通婚成为特色。《白虎通·嫁娶》云“:不娶同姓者,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1]12《国语·晋语》云“:娶事避其同姓,畏乱灾也。”[2]《礼记·曲礼》中也有“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与禽兽。”[3]一般情况下,许多地方出了“五服”即可择亲,但在陕北,即使在“五服”之外也有此禁忌。

2.异辈不婚

异辈通婚在陕北人看来是典型的乱伦行为,所以其必在禁忌之列,有直系血亲关系的忌之最甚。陆贾《新语》云“:于是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夫妇之道,长幼之序。”[4]陕北人在骨子里实亦遵此之说。

3.表亲不婚

___“骨血不倒流”是____陕北婚俗中针对单向舅表婚的一种禁忌习俗。具体而言就是反对姑家的女儿嫁给舅家的儿子,也就是“倒亲”。但是在部分地方又允许“姑姑做婆”,认为是亲上加亲。

二、议婚禁忌

1.媒人禁忌

在陕北,人们认为“做媒成人之美,是件神圣的事情。俗话说,说媒行善,胜造七级浮屠。因此,做媒很不简单,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解多户人家的家底、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人们信任媒人,因此,媒人说成功的婚事占很大比例。”[5]只有通过“媒妁之言”的婚姻才是正规合理的。没有“媒妁之言”的婚姻则常被人议论、笑话,家里人也会感到很没面子、丢人、失礼。

2.纳彩禁忌

纳彩为古代婚仪中的六礼之一。据《礼记·仪礼》记载 ,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陕北婚俗中虽有些名称与其不同,但基本程序与此相似。纳彩在陕北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或称“说亲事”。提亲时,媒人到女方家所带礼物必是双份,忌用单礼,表示“好事成双”。礼物一般用红纸包着或者贴上红颜色的小纸块表示喜气、红火,忌用白色和黑色。白色和黑色在陕北表示丧气、不吉利之意。

3.问名禁忌

(1)婚龄与八字。“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说的是忌讳女儿年龄大了还不嫁人。陕北人认为丈夫年龄大于妻子是吉利的,但部分地区也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婚龄看好了,下一个程序是看八字。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合写在一张纸上,通过媒人请阴阳先生占卜,称“开八字”,从中看二人的命相相合还是相克,结合后能否有一个美满的婚姻。

(2)禁犯月。在提亲阶段,男女两家通过媒人了解双方的年月日及时辰,以此来判定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合,考问甚严。陕北风俗有犯月之说,即“正蛇、二鼠、三牛、四猴、五兔、六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的老虎满山吼,十一月的金鸡架上愁,十二月的龙海底游。”即,猪年出生的人,生日在七月即为犯月。人们认为,犯月之人,一生恶运,既妨碍公婆,又妨碍丈夫,故不愿与之结亲。

(3)生肖禁忌。陕北还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即:“兔龙相逢一旦休,自古白马怕青牛,老虎见蛇如刀刮,羊鼠相逢不到头,猪见猴儿泪长流,狗遇金鸡一辈子愁。”[6]属相相克曰大婚不合。刘向斌先生在《试论陕北风俗性婚姻》一文中考证:“将生肖与生日联系起来可能源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陕北人承继这一传统讲究则具有风俗性色彩。这些风俗讲究本不具有科学性,但它反映出陕北人的迷信思想合神道命定的婚姻观,也给人们的婚姻缔结罩上了神秘的面纱。”[7]70

三、订婚禁忌

订婚是陕北婚姻中的中间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它包括古代“六礼”中的“纳吉”“纳征”两个部分。具体到陕北,主要表现在订婚选择的月份以及男方向女方给的财礼这两项上。

1.订婚月份选择禁忌

在陕北,订婚月份一般选择在双月,以取“好事成双”“双双对对”之意。忌在单月,避免有“孤孤单单”等不吉利之意。

2.“财礼”禁忌

“财礼”又称“彩礼”。“如果说媒人是婚姻缔结的文化媒介,那么,财礼便是其物质媒介。”[7]71陕北婚姻中,订婚中的“财礼”必不可少,而且有诸多禁忌。如订婚时男方带给女方的礼物必是双数而忌单数。且礼物要用红颜色的东西包装,对礼物的命名也要叫“双…”“整…”,给女方家的“礼金”也要双数。人们认为:财礼是男方必须提供给女方的,即便女方家“不争论”,男方也自愿给女方财礼。这在陕北婚俗中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禁忌,至今其礼仍存。

四、嫁娶禁忌

婚姻中,嫁娶是目的,也是最终追求。陕北婚俗中,嫁娶包含了“请期”(陕北话称“商话”)与“亲迎”(陕北话称“迎亲”)两项。其亦有颇多禁忌。

1.请期禁忌

(1)忌年。结婚大礼在哪一年办,在陕北民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放在人们认为无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内办喜事。忌“黑年”即无春之年嫁娶,认为该年内嫁娶无喜气、不吉利,会影响到以后的家庭幸福。这一嫁娶观念与《白虎通·嫁娶》中“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1]4有不谋而合之处,发人思索。同时,又有“居尊亲丧不婚”禁忌,此种忌讳,在陈顾远先生所著《中国婚姻史》中也有所论及。

(2)忌月。年份定下来以后,还要定月份。在陕北俗语中,鸡兔正、七月,蛇猪三、九月,马鼠六、腊月,牛羊五、十一月,狗龙四、十月,虎猴二、八月。这些相应的月份被称为“利月”,是结婚的吉月。

(3)忌日。年和月确定之后,对具体的结婚日也是有选择的。一般选择双日,这与“财礼”禁忌中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2.婚礼中的禁忌

(1)男亲迎禁忌。陕北婚俗中,过去男子不亲自去迎亲,一般由男方亲戚或者本家族近亲属的人去迎亲。但近年来此风俗却有所改变,男子亲自去女方家迎亲变得越来越时兴。

(2)迎、送亲禁忌。迎、送亲是陕北婚礼中非常隆重的仪式,它体现着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所以也有一定讲究。“姑不迎人,姨不送人,孕妇、寡妇、再婚之妇女也不迎送人;忌新娘出嫁时骑骡子、公驴、公马。”[8]姑迎人有孤寡之意,姨送人有遗留之意,孕妇、寡妇、再婚之妇女迎送人皆认为不吉利。新娘出嫁时骑骡子、公驴、公马有不生育、绝子绝孙之嫌。

(3)闹洞房、听房禁忌。陕北将闹洞房又称为“逗媳妇”“闹房”,一般在晚上举行,是对新婚夫妇的一种庆贺方式。俗话说“不打不闹不热闹”,因此闹房最喜热闹,忌讳冷清。在陕北习俗中有“人不闹鬼闹”的说法。认为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为驱逐邪气,才闹洞房。旧时陕北还有听房的习俗,有“人不听,鬼听”的说法。在延安安塞一带还有这样的歌谣流传着:“二更里来偷红鞋,打开窗帘铺炕揣,瞄见新人的两条裤,偷了一条裤子捎了一双鞋。”这里讲的就是听房过程中的一些情节。

五、婚后禁忌

婚后回娘家的时日也有禁忌。《甘泉县志·民俗·婚嫁》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已婚女子不得在娘家宅内安家,非住不可时,需立典约。夫妇探亲时,忌在娘家同居。下述时间,妇女忌讳在娘家住宿:正月十七、十九及月尽;冬至,“不忌冬至,公公变个公鸡”;腊八,“不忌腊八,婆婆转个哈巴”(婚后三年者例外);腊月二十三,“不忌腊月二十三,女婿往土里钻”;除夕,或返夫家,或寄宿邻家,非住不可时,睡时炕前置木棍。新婚女子清明、端午或数伏之日,回娘家躲避,忌住夫家。正月十五,新娘头一年需返宿娘家(或点娘家之蜡),第二年住婆家,第三年回娘家,称之为光灯[9]。这些禁忌,在陕北各县都有,且基本相同。直到今天,一些年轻夫妇仍小心翼翼地遵守着。

六、结 语

陕北婚俗中,男子不亲迎、重视婚配双方的生肖以及择亲人家的“门风”等现象很有特色并且值得思考。在《礼记·仪礼》中有男子亲迎之礼;《春秋公羊传》里有“天子至庶人皆亲迎”之说;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写到:“六礼为妻之征。故六礼不备,贞女守义不往,以嫌以为妾也。”[10]其中讲到男子也是亲迎的。而在陕北却独与其相异。陕北婚俗中注重“门户”或“门风”这一现象也具有地域特色。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中,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中 ,皆谈到“‘狐臭’是为‘胡臭’,及西胡人种之液气,西胡人与华夏族杂居,后华夏族人中也渐有之。”[11]古代陕北是胡汉边境,其必然会有胡汉相居相姻亲现象。而今陕北人仍忌与有“狐臭”之人结亲,这也有追寻的必要和探究的价值。因此,对陕北风俗性婚姻中的各种禁忌进行更深一层的探析仍具有着重大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1] 白虎通:嫁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2] 国语: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56.

[3] 礼记正义·曲礼[M]∥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231.

[4] 陆贾.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8.

[5] 劲挺.延安风土记[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61.

[6] 张俊谊.榆林风情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4-65.

[7] 刘向斌.试论陕北风俗性婚姻[J].延安大学学报,1997.

[8] 延川县志:陋俗:禁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83.

[9] 甘泉县志:民俗:婚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80.

[10]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25.

[11]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3.

Traditional Matrimony Taboos in Custom of Northern Shanxi

WANG Tianqiang,HOU Huhu
(College of 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Traditionalmatrimony taboos in custom of northern Shaanxi are summarized on aspects of the choice of spouse,the discussion of marriage,the engagement,the wedding,and the life after wedding.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of the taboo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northern Shaanxi;custom;matrimony;taboo

K 892.22

A

1008-9225(2010)02-0084-03

2009-10-08

王天强(1982-),男,陕西绥德人,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晓鸥】

猜你喜欢
媒人婚俗风俗
太平风俗美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媒人
《红楼风俗谭》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专职媒人的变化
跟踪导练(四)4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