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多元功能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2010-08-15 00:51莫鉴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12期
关键词:饼粕菜薹油菜

□莫鉴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油菜生产国,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的第一位。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蛋白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和蜜源作物,更因其国内生产与消费间缺口大,轮作及养地作用突出,因而在我国的种植业中具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油菜也是四川的优势作物之一,在全国特别是长江上游生产区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种植面积1 404.9万亩,平均亩产142kg,总产199.9万t,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湖北、安徽)、西部第一。

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我国的油菜生产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扬长避短、提高竞争力,是我们必须潜入探讨的问题。

从国外油菜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推广机械化种植、应用简约技术是降低油菜生产成本、间接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笔者认为,从产业发展的高度着眼,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在逐步推进机械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挖掘油菜多元功能是提高其种植效益的另一重要方向。

“十字花科芸薹属中用于食用油脂生产的作物”是生物学上对油菜传统而经典的定义。但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油菜的用途正悄然发生改变。从生物学特性来看,油菜除生产食用油脂而外,还有诸多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功能。

一、蛋白生产功能 油菜籽富含蛋白质,就饼粕而言,一般可达30%~40%。双低油菜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与WHO/FA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模式相近,其品质明显优于大豆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好的蛋白质。随着我国双低油菜品种的加大推广,商品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下降,油菜籽饼粕作为饲料蛋白源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加拿大双低油菜委员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推荐双低油菜饼粕在畜禽饲料中的用量为:蛋鸡10%、小鸡20%、仔猪10%、生长猪18%、乳牛25%。目前,国内外除注重提高含油率而外,在兼顾提高品种蛋白质含量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工业原料生产功能 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对低于12碳和高于20碳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油菜即能满足这种需要。菜油脂肪酸已广泛用于制造洗涤剂、润滑剂、增塑剂等;提取芥酸生产芥酸酰胺,提取植酸、特殊保健脂肪酸等已形成产业。而且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油菜在拓展工业用途和改良有机成分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国内现已育成工业专用甘蓝型特高芥油菜绵油13号、绵油15号,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美化功能 油菜具有花期长、花朵鲜艳、种植区域面积大等特点,其美化功能在乡村旅游及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我国已形成云南罗平、江西婺源、青海门源、陕西汉中等著名油菜花景区,而且利用不同的油菜品种以及油菜与其他作物搭配构成大面积的农作物大地美化图案已获成功。

四、间套栽培功能 油菜植株高大,冬前生长稳健,易与其他作物共存共生,是良好的间套种作物。利用田间封行前暂时预置的空间套种马铃薯,间套食用菌,套种大白菜、萝卜、大头菜、莴苣等蔬菜都能极显著地提高种植效益,而且技术成熟,适合多种生态条件和区域,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菜饲肥兼用功能 经测验,双低油菜薹作蔬菜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品质都优于红油菜薹。选用适当品种,配套相应栽培技术,种植1亩油菜可生产50~100kg菜薹,其油菜籽产量可做到少减以致不减产,而效益显著提高。国内现已育成并推广浙双72、宁油16号等品种。

据检测,油菜鲜草含全氮0.53%,五氧化二磷0.078%,全钾0.37%,与紫云英(全氮、五氧化二磷、全钾分别为0.48%、0.09%和0.37%)养分相当。如翻压作绿肥可以培肥地力,有利于下茬作物增产,实现种、养结合。特别是油菜的根系能分泌一种特殊的有机酸,使土壤中不易溶解的磷肥分解出来,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傅廷栋教授所率团队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双低”高产甘蓝型春性三系杂交饲用油菜新品种“饲油1号”。该品种2005~2006年在区试中青饲料平均亩产为3586..25kg,最高产量可达5 800kg,分别较毛苕子、箭舌豌豆、草木樨和谷草显著增产,增产率达 22.64%、29.55%、40.53%和54.33%。

猜你喜欢
饼粕菜薹油菜
家乡的蕻菜薹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春来菜薹鲜
露地丝瓜—红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饼粕饲料辨真假
菜籽饼粕蛋白模拟胃肠消化过程抗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