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宁洱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0-08-15 00:47许承伟云南省宁洱县普义乡畜牧兽医站665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12期
关键词:宁洱肉猪存栏

许承伟 (云南省宁洱县普义乡畜牧兽医站 665100)

试论宁洱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许承伟 (云南省宁洱县普义乡畜牧兽医站 665100)

生猪产业是宁洱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是宁洱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把宁洱县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大产业,本人针对宁洱县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猪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1 宁洱县生猪生产发展现状

1.1 生猪生产发展情况 2009年,全县生猪存栏230007头,其中能繁母猪49901头,占生猪存栏的21.7%,生猪出栏达618304头,其中:肉猪出栏143661头,肉猪出栏率达66.6%,出栏商品仔猪474643头;猪肉产量达10995吨,占全县肉类总产量12612吨的87.2%,肉猪头均产肉76.5kg;养猪产值达到18187万元,占畜牧业产值23882万元的76.2%。全县建有猪人工授精站(点)17个,2009年全县推广猪人工授精改良65000胎,全县生猪良种覆盖率86.8%,良种猪DLY及PIC杂交后代猪占12.8%,全县有饲料营销户116户,年销售饲料10000多t,科学养猪入户率达到80%以上。

1.2 生猪养殖规模情况 全县建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2家。云南神农普洱牧业有限公司,已存栏PIC良种母猪381头,出栏PIC猪7620头,实现产值1200万元;宁洱良种猪场,已存栏优质纯种母猪及LY(长大)母猪106头,出栏优质纯种猪及DLY商品猪1850头,实现产值280万元。另外,全县有年出栏肉猪10~49头的1184户,年出栏肉猪50~299头的135户,年出栏肉猪300~499头的1户,年出栏肉猪500~999头的1户,年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3户;年饲养母猪5~9头的有378户,年饲养母猪10~19头的有15户,年饲养母猪20~29头的有4户,年饲养母猪30~99头的有5户,年饲养母猪100头以上的有2户。全县生猪产业化经营基本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竞争力增强、带动能力提高的新格局。

1.3 发展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猪种结构不合理,母猪良种化程度低。母猪品种存在多、乱、杂,繁殖性能差,产仔率低、仔猪质量不高、品种老化、杂交组合不理想,尤其缺乏二元杂交母猪,严重制约了优质生猪的生产发展。(2)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科技产出率不高,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还较弱。虽然基本健全了县乡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和猪供精站点,但设施简陋,设备不全,种公猪品种单一,并且得不到更新换代,加之科技服务手段落后,现代实用的先进技术得不到推行。(3)生猪饲养方式落后。生猪养殖方式大多数是以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小区化、标准化水平还很低,致使动物疫病控制难,先进养殖技术推广难,经济效益增加难。(4)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程度低,难于适应发展的需求。仅靠农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来投入建设猪舍、猪种引进、猪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难以解决的。为此,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宁洱县发展生猪生产的瓶颈。

2 宁洱县发展生猪生产的有利条件及潜在优势

2.1 母猪群体大,生猪生产有保障 宁洱素来有饲养母猪的传统习惯,2009年能繁母猪存栏49901万头,占全县生猪存栏的21.7%,饲养母猪具有一定规模,母猪饲养规模户471户,饲养母猪3085头,其中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2户,30头以上7户,10头以上26户,5头以上404户。

2.2 饲料资源丰富,为发展生猪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全县粮食生产连续15年获得丰收, 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8919t,其中稻谷34313t、玉米20206t、小麦5393t、大豆1260t、薯类5059t、杂粮1267t,还有芭蕉芋、薯蔓、菜类及种植黑麦草、鲁梅克斯等青绿饲料,丰富的饲料粮食作物和充足的青绿饲料为生猪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2.3 生猪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宽余 通过对宁洱、翠云、墨江、江城、西盟、西双版纳等地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市场年需肉猪35~40万头,宁洱自供量不足15万头,除满足内需近12.5万头外,向外供应不足2.5万头,市场缺口20万头,加上西双版纳州年需商品仔猪70万头,市场仔猪缺口量共达20~25万头。说明宁洱县发展生猪生产市场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发展空间广阔。

3 发展生猪产业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生猪种群管理 坚持“生猪要发展,良种需先行”的原则,严格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强母猪整群鉴定,存优汰劣,实现母猪良种化,积极引进瘦肉率高,肉质好的纯种长白公猪、约克公母猪、杜洛克公猪,发挥太湖母猪耐粗饲,受胎产仔率高的优势,进行杂交繁育“杜太、长太、约太、LY”二元杂交母猪及PIC母猪,使之达到生猪杂交化、商品化的生产格局。

3.2 大力推广标准化生猪生产技术 (1)改扩建标准化猪舍:①标准化猪厩改造:按照环保、卫生和方便防疫的要求进行改造。要求地面为水泥地坪并有4%坡度。粪尿排除方便,并设污水粪便处理池。食槽光滑易清理,供水采用自动饮水器,猪厩干燥通风,易于消毒处理。规模猪场要逐步改善养殖设施,仔猪推广高床饲养,母猪在产床产仔。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户和规模养殖场污水和粪便处理应符合GB18596规定。粪污处理采用排污管道→堆粪区→沉降池进行无害化处理。(2)按标准化生猪生产技术饲养:选用优良杂交猪,仔猪采取7日龄开始诱食补饲,45d断奶,仔猪转栏后用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采用直线育肥方法,饲养周期160d,平均日增重0.6kg,平均出栏活重120kg以上。选择安全、有效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品和添加剂。

3.3 加强生猪疫病防制,确保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树立“减少死亡就是增收”的观念,按照《动物防疫法》等法规规章,强制免疫,做到村村防、户户防,猪不漏针、高标准、高密度地进行生猪免疫预防,力争生猪免疫密度达100%,生猪死亡率控制在1%。同时,加强猪厩及环境卫生清洁、定期消毒和适时驱虫。

3.4 加大科技培训和先进技术的学习应用 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养猪户、示范户、专业户的科技培训,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省、市的一些先进种猪场和生产三元或PIC、DLY生猪的示范场跟班学习母猪饲养及仔猪培育和肉猪的管理技术,并针对性地要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到本县授课,进行育种、杂交利用、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专题讲座,并到生产基地指导工作,帮助本县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利用专栏、放录相,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养猪配套技术的培训学习,帮助其成为有技能、懂经营的知识型农民,从而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3.5 抓典型、树示范,以点带面促发展 采取“企业+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由“龙头”企业提供种猪,分散饲养到千家万户,由协会提供饲料和养殖技术,建立生猪生产示范户和示范村组,以典型的示范引路,辐射和传帮带,创建科技型的生猪生产基地,走“科技+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路子,适度发展具有特色的规模养猪专业村、专业户,形成数户一业,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养猪业产业化发展路子,促进生猪生产快速发展。

S828.4

C

1007-1733(2010)12-0075-02

2010–07–22)

猜你喜欢
宁洱肉猪存栏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