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名著阅读高分策略

2010-08-28 07:37黄汉宗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名著答题

黄汉宗

新课程背景下名著阅读高分策略

黄汉宗

名著阅读想获取高分,平时要注意积累,同时必须注意讲究策略,主要有:(1)了解常见题型,做好针对性训练;(2)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读书笔记;(3)注意审题,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4)避免答题误区,力争高分。

名著阅读 高分策略 解题技巧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标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阅读名著,可以和伟大的心灵对话,感受崇高灵魂,激发向学的动力,阅读名著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在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选修课程系列“文化论著研读”第一点指出,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第二点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显然,名著阅读在语文新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扫描一下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我们发现不少省份的试题中对名著阅读都有所涉及,考试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不同于以往的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名篇名著的文学常识,也不同于以往的考查名篇名著中的名句,2007年的考题中出现了对名著的全面考查。

(福建卷)11.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0字左右)。(10分)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3)“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这里命题者选择了中外名著名篇,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设置的问题是建立在考生必须了解或阅读过这四本名著的基础上,而且加强了对思想深度的考查。但潘新和教授总结福建经典名著阅读命题时说:2007年的命题 “一律是对原著内容的叙述,检验的是识记能力。今后要增加一些在识记基础上的思考、感悟题”(潘新和:《坚持生本化、素养化、表现化命题方向——福建省高考语文自行命题之反思与前瞻》)。主张在高考的文学名著阅读命题中摒弃单纯的记忆题,增加思考题、感悟题、鉴赏题,已经是许多行内人士的共同呼声。

2008年福建语文高考(示例略)9、10两题重点考查考生阅读和理解并鉴赏中外文学名著的能力。文学名著选段部分的考查,突破了以往的单纯叙述,原来文学名著考题只要求情节叙述,2008年的考题要求阅读名著后理解原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谈谈名著主人公所表达的“情感”,比原来的考查要求更广阔、更科学,这也是将来课改的发展方向。

2009年福建名著考察除选择题外,简答题设置如下:(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2009年的命题方式较之2007、2008年有了一定的变化。试题在考查方向上,不再仅仅停留于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的考查,而是通过一定的限制语对学生的复述加以指向。这样的命题方式,既可以让那些阅读过原著的考生得到满分,又可以让大部分只背诵教辅书上的故事情节的考生得到一定的分数。所考查的故事情节表面上是相当简单,属于学生常见的情节,但是在具体复述时,学生丢分的可能性很大。

面对以上这些变化,名著阅读想获取高分,平时要注意积累,同时必须注意讲究策略,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

1.了解常见题型,做好针对性训练。

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做好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我们就不会轻易掉进命题的陷阱之中。

2.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读书笔记。

无论是基础年段还是毕业班,都存在课时少与课程内容多的矛盾,考生要想在名著题中获取高分,就必须学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同时做好读书笔记。高三开始,可以安排每两个月看一部,教师安排导读和进行不定期检查。平时考试可根据进度指定只考某部名著,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在做读书笔记时,可以参考以下卡片的方式:

?

摘录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地、人、事、因、果,使笔记符合答题要求;重点放在体现主题和主要人物性格的精彩场景,要进行相关的概括、归纳、整理,能够全面掌握、灵活运用。事件、场景、经历的过程要素以及所涉及的人物关系要清楚,力避颠三倒四、张冠李戴。

3.注意审题,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就简答题而言,如果是概述情节(情景)类的题目,则重点是用简洁的文字将情节(情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表述清楚;如果是探因问果类的题目,则要沿着因果关系的线性层面,指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如果是例说性格类的,那就要先指出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然后举例说明,注意举例的简洁与明了;如果是点评人物类的,则重点是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或认识。无论哪种题型答题,都不能脱离原著,妄加发挥。这点考生务必牢记。

(2)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是从情节的起因,还是从情节的结局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3)平时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简答题答案的语言,要做到简洁、顺畅、达意、精练。要适当控制字数,字体端正,句读清楚。

4.避免答题误区,力争高分。

答题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1)审题不明,情节杂糅,重心不明。

例如: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一个令你难忘的场景。

答题示例:欧也妮因将金子送给堂兄弟而被父亲关禁闭,葛朗台太太从此一病不起。后来老葛朗台虽因担心女儿要继承母亲的遗产而采取了和解,可是梳妆匣引起的争执几乎使欧也妮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母亲终因承受不住这样的刺激而丧生。最后欧也妮按照父亲的愿望放弃了对母亲的继承权。

错误分析:没有注意到题目是要求简述一个场景,而把多个情节糅在一起,造成重心不明。

(2)文不对题,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例如:请简介《家》中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和叛逆性格的人物。(示例略)

错误分析:正确的答案应选觉慧,但由于情节不熟悉,人物性格了解不清,而选择了大哥觉新或二哥觉民。

此外,局部失真、重心不明、字数太多也是考生常见错误。

总之,2010年福建考纲总共是要求9篇的名著阅读,说明考试对名著阅读的覆盖面非常大,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看名著,而且一定要看透、看懂。惟外语数理化之类考试书是读,而从不问津名著的学生,考场上是一定会吃亏的。

我们期待着考生们能在名著阅读题中获得高分。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名著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国外名刊名著
文学名著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Back to the 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