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效典型日光温室水果型黄瓜 产值超过10万元

2010-09-03 02:55李春伶贾冬珍肖长涛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结瓜晴天日光温室

李春伶 贾冬珍 肖长涛

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北京市2008~2009年日光温室黄瓜高产高效竞赛活动中,密云县菜农裴希荣种植的日光温室黄瓜折合每667 m2产量14 311 kg,产值11.850 7万元,荣获竞赛的第一名。笔者对裴希荣的种植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北京市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提供借鉴。

1 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品种是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裴希荣选用的品种是荷兰黄瓜尼罗。尼罗是一种极早熟水果型黄瓜,植株生长势强,耐弱光,比较耐寒,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合棚室栽培,定植后40~45 d(天)便可采收。商品瓜长13~18 cm,果实棒形,果色浓绿,瓜条直,表面光滑,浅棱不明显,肉质脆嫩,清香味浓,口感好,品质佳,市场价格比普通黄瓜高1倍以上。

采用嫁接栽培,砧木选用白籽南瓜。

2 选择最佳播种期

根据以往水果型黄瓜市场价格走势,元旦和春节前后价格最高,故在10月中旬播种,采收盛期安排在12月下旬~翌年3月初,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本年度栽培于10月15日播种,采用地床育苗,10月29日采取靠接法嫁接。嫁接后,立即用遮阳网覆盖遮阴,第1天不放风,第2天放小风,第3天逐渐加大放风量,避免高温高湿条件下造成烂苗。嫁接成活率达到95%,植株健壮。

3 定植

11月21日定植,苗龄36 d(天)。每667 m2施鸡粪5 000 kg、磷酸二铵50 kg、三元复合肥50 kg。整地后做畦,定植株距为30 cm,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每667 m2定植3 400株左右。定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将幼苗分大、中、小三级。从整个温室看,大苗定植在东西两头和温室前部,小苗宜定植在温室中部;从一行来看,大苗在温室前部小苗在后部,一般苗居中,以保证黄瓜生长整齐一致。定植后浇定植水,直到根瓜采收后再浇催瓜水,同时追催瓜肥。

4 缓苗期管理

4.1 中耕 中耕对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促进不同层次根系的生长。一是定植缓苗后,及时深中耕,一般耕深15~20 cm,目的是把表层和中层根耕断,以促进深层根形成。深层根对冬季结瓜和高产稳产十分重要。二是4~6片真叶时浅中耕,隔天中耕1次,耕深10~15 cm,促进中层根的形成。三是8~12片叶时停止中耕,因这段时期幼瓜约10 cm长了,应主要促进表层根的生长。具有深、中、浅三层根是黄瓜高产稳产的基础。气温下降后覆盖地膜。

4.2 温度管理 在温度管理上要进行分段管理:定植后新生第1片真叶以前采取稍高温度进行管理,一般晴天的上午保持25~32℃,夜间16~18℃。从第2片叶展开起采用低夜温管理(清晨10~15℃)。5~6片叶以后,温度适当提高,晴天上午25~32℃,下午20~23℃,夜间14~18℃。如果前期因天气或人为原因没有控制住温度管理程序,雌花出现的节位低,或连续大量出现,甚至出现“花打顶”时,植株生长可能已受到抑制,要果断地通过人工疏瓜措施进行调整。

5 田间管理

5.1 绑蔓及整枝 为了促进发育,保持根系旺盛的生命力,采取不摘心任其自然生长的方法。由于温室高度有限,生长一段时间就要落蔓。为了落蔓方便,一般都采用尼龙线吊挂茎蔓,注意不要用布条吊挂,因其遮阴严重,影响光照。吊蔓用的尼龙线应在上部多留出一部分,以便落蔓时续用。落蔓时操作要轻,一次不要落得过猛,更不要损伤叶片。要及时摘除下部病黄叶、侧枝、卷须、雄花、畸形瓜和病瓜等,并及时运出棚外,防止病害蔓延。

5.2 水肥管理 结瓜以后,严冬时节随之到来,植株生长和结瓜虽然还在进行,但需水量相对减少,浇水多还容易降低地温和诱发病害。天气正常时,浇水的间隔时间可延长到15~20 d(天)。需根据植株的生长和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浇水间隔期和浇水量。瓜秧深绿,叶片有光泽,“龙头”舒展是水肥适宜的表现;卷须下垂,是水分不足的表现,应选晴天及时浇水。浇水还必须注意天气预报,一定要使浇水后能够遇上几个晴天,以防水后地温降低。采用膜下暗灌,可防止浇水后棚内湿度增大。春季黄瓜进入旺盛结瓜期,需水量明显增加。一般7~8 d(天)浇1次水;温度偏高的,根据情况可以4~5 d(天)浇1次水,水量要大,浇足浇透,以保证深层根系的水分供应。空气湿度调节的原则是,深冬季节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适应低温寡照的条件和防止低温高湿下多种病害的发生。

全生育期共浇水19次,结合浇水施入三元复合肥5 kg、硫酸钾7.5 kg、磷酸二铵5 kg、氨基酸钙0.25 kg。越冬茬黄瓜结瓜期长达6~7个月,需肥总量必然要多,但每次的追肥量又不宜过大。一般应在摘第1次瓜后追第1次肥,这次追肥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所以施肥量要稍大,每667 m2用硝酸铵20~30 kg、三元复合肥8 kg、硫酸钾7.5 kg、磷酸二铵5 kg、氨基酸钙0.25 kg。低温期一般20 d(天)左右追1次肥,同时要注意加强叶面追肥。春季进入结瓜旺期后,追肥间隔时间要逐渐缩短,追肥量要逐渐增大。追肥间隔期与浇水一致。

6 病害防治

由于冬季低温、多湿,易发生霜霉病和灰霉病,防治霜霉病在12月喷施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600倍液,防治灰霉病在12月中旬用20%速克灵(腐霉利)烟剂熏蒸2次,翌年2月中旬~3月初喷施3次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并结合摘除病花、化瓜和病叶,控制住危害。

7 采收

12月13日开始采收,翌年7月8日拉秧,采收期209 d(天),全生育期总产量8 587 kg,总收入 71 104元。折合每667 m2产量14 311 kg,产值118 507元。各阶段产量及价格见表1。

表1 日光温室黄瓜产量、产值统计

由表1可见,从12月开始采收到翌年4月中旬,产量最高,价格也最高,因此应合理安排播期使产瓜高峰出现在这一时期;其次是4月中旬~5月底产量有所下降,价格也远低于春节前后;6月以后产量最低,价格也较低。可见抓住前期和中期产量非常重要。

12月30日和4月14日测量了单瓜质量,分别为68、80 g,在拉秧后7月8日测量了总株高和总节数,分别为1 008 cm和92节,以单株结瓜56.9条计,该品种的节成性为61.8%,可见该品种节成性很高,非常适合冬季日光温室栽培。

8 经验总结

冬季,晴天上午浇透水后采取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减少用药次数,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农药污染。但是必须注意,温度不能高于45℃,保持32~42℃闷棚2 h(小时)后要逐步放风。若放风过大或过快容易闪苗。

春季,凌晨 2:00~3:00 放夜风 15~20 min(分),降低棚内湿度,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黄瓜病害很少,叶片无病斑,拉秧是因为植株衰老,有的株高近12 m、98节,及时拉秧可避免畸形瓜多,商品率降低。

猜你喜欢
结瓜晴天日光温室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基于NSPSO算法涔天河灌区长藤结瓜灌溉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它若安好,便是晴天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晴天有时下猪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露比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