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0-09-05 06:16天津理工大学曹昱亮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天津理工大学 曹昱亮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为买卖双方交易基础的框架,以银行的支付结算为资金处理手段,以客户信息数据为管理平台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汇集了数据信息流、资金结算流、物流配送流为一体的运作经营方式。与传统的商业活动比较,电子商务模式大大减少商业活动的中间环节,缩短商业周期,尽可能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又大幅度地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倍受商界人士的青睐。然而,电子商务中送货的关键步骤是由物流配送企业完成的。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整个交易行为,大部分是在互联网上虚拟完成的,但最终只有依靠现代物流配送业才能得到实现。电子商务规模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业的大力支持,物业配送业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着重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中问题与对策,以期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配送业不断进步。

1 传统物流配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改变

电子商务是21世纪兴起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物流配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它遇到新兴电子商务后碰撞出火花,带来了传统物流配送业的改变。如今,基于交易方式的创新,现代物流配送业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全球化的特征,并且专业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1.1 对物流运作和管理方法的改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站在线购买商品的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送货上门,同时还希望可以在任何时候全天候追踪订单,跟踪商品的运送行程,从供应链的起点一直到终点;有的客户甚至需要物流配送承运人根据自己的要求制定运输路线,更改送货时间(位置),或拆分订单至不同的送货地址。为了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促使物流配送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电子化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从“推”到“拉”的变化,企业应该在执行整个物流配送任务时,以客户信息为中心,实时控制物流配送过程,应客户的要求了解并更改配送信息;其次,电子商务环境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实施协同作战。由于电子商务往往需要一个覆盖范围广、高效率的物流系统支持,以确保货物的合理流动。如果个别企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一些物流配送企业可以联合进行,使所有企业在协同竞争中共同完成科学和系统的物流配送。

1.2 促进了物流硬件设施和物流技术的发展进步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基础硬件设施和物流技术要求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全球,对物流配送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应对变化对物流公司尤其重要。除了改善现代物流基础硬件设施条件(如兴建高速铁路、公路等项目)外,也可以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网络等,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从物流专业领域进行研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既要减少中间环节,又要简化物流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物流协调的效率。第二,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大量普及,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盛,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集成了如条形码(Bar Code)、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由于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1.3 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物流配送的主要形式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服务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物流配送业务的物流配送运作方式。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实现途损风险共担,电子商务企业愿意选择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委托经营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下,可以大大降低电子商贸业务运营压力,企业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经营管理,其自身的经营潜力得到了释放。因此,第三方物流一经应用,便得到了市场的广泛采纳。然而,由于第三方物流往往不能获得充分利用电子商贸信息平台的优势,于是第四方物流就悄然出现了。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让供应链管理技术外包给第四方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由第四方提供用于物流配送的先进的信息集成和同步技术,开发出最佳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致力于作为监测和评价的整个过程实施方案。由此演生出第五方、第六方、第七方,甚至是第八方物流,虽然有些已超过实际需要,但它是一个现代化物流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趋势,也是电子商务一个积极的表达。就目前的现状而言,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形式,而随着改善基本服务内容,第三方物流所能提供的服务将更加周到,并且可以实现电子商务企业达到零库存的理想状态业务。

2 当前我国物流配送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程度不高

物流配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下,已经成为了中国物流配送业进一步发展最大的制约原因。企业规划发展战略的同时,物流配送问题的制约日益严重。在产品销售领域,我们很多企业现有的业务主要基于以自我经营物流为主,物流配送相应的关键技术和信息支持不足,资源浪费程度比较大。

2.2 企业规模小,配送体制不完备

在物流配送业务发展中,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配送体制不完备,主要体现在:物流和分销模块技术水平低下,分布零散、规模化经营不能令人满意;不能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完整解决方案;企业库存压力问题较严重,公司若想更快速,更准确进行配送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2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的自身发展中,企业发展中的规模小、配送体制不完备带来的问题已经日益加剧。这也是制约中国物流企业发展,实现其价值及业务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企业发展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环境支持

中国物流配送企业发展,迫切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法规环境的支持。目前,各地区、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物流业管理上可操作性差,甚至有些地方还互相冲突。因此,为了完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配送技术水平,都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搭建起促进技术交流的平台。据估计,如果有可能借鉴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中国当前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成本可降低幅度达到80%,将系统中的每个环节联接起来的成本可以降低了至少一半以上。

3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业协调发展策略

3.1 加强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配送业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制度,是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的前提与基础。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统筹规划,重点建设经济中心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相配套的中国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继续加大物流基础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为了做好指导和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工作,政府也应制定物流业标准、发展政策,以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3.2 发展第三方物流,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专业知识和精力,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因此,协调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业协调发展最好的办法是,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即外包物流业务,让与第三方管理。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则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将用于电子商务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网络建设中去。

3.3 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物流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信心。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极具竞争力的物流配送体系,为我国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

从以上对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关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极为巨大。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着对方。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应共同合作,协同发展。同时,只有解决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业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壮大。

[1]胡怀邦,郝渊晓等.现代物流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裴惠杰.我国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李二敏,我国中小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若干思路探讨[J].物流科技,2004,8.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