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园区划分及地质公园功能分区

2010-09-07 02:41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4期
关键词:武当山武当遗迹

安 燕

(湖北省地质博物馆,湖北武汉 430022)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园区划分及地质公园功能分区

安 燕

(湖北省地质博物馆,湖北武汉 430022)

简述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特点和独特地质构造背景,较详细介绍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建立的金顶、南岩、太子坡、五龙宫、玄岳门五个园区的分布,主要地质遗迹景观,人文史迹景观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地质公园进行功能区划,设置了保护区、游览区(景区)、科普游览区(特殊地质遗迹区)、一般乡村区、发展控制区等五个不同的功能区,从而促进武当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园区划分;地质公园功能分区规划

0 引言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它是以变质岩构造地貌、水体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载体,以悠久的武当道教文化、皇家庙宇建筑等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研、科考、观光揽胜、宗教修学、休闲度假、养身健身于一体的,具有很高的地质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地质公园。

1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百年来,她以绚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悠久的道教文化著称于世。1982年,国务院批准武当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批准武当山为国家地质公园[1]。

武当山大地构造处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的武当隆起中部,山系近东西向展布。境内以公路断裂为界,其北为丘陵岗地,其南为丘陵山地,主峰天柱峰海拔1 612.1 m。在垂直方向上有6级夷平面,在汉江河谷保留有4级冲积阶地。武当山古老的变质岩,记录了近18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秦岭褶皱系构造—沉积演化最重要的实物标本之一,是研究变质岩构造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由武当(岩)群为主体组成的武当山,岩石类型丰富,在历经了长期地质变形的作用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断层、裂隙、节理将岩层切割成大小不同的断块,随着新构造运动的发展,武当山不断隆起,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冰川活动等内外营力作用下,雕塑出了武当山变化奇幻的72峰、36岩、24涧、10石9台等连续百里的峰峦怪石、陡壁危岩、巨嶂深壑,使武当山的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于一体。主峰天柱峰似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环绕主峰的众峰千奇百怪、争雄斗奇,又都朝向主峰,形成天造地设的万山来朝、72峰朝金顶的景象。由天柱峰、显定峰、紫金城组成的“天造玄武”是天人合一的妙作,加上丛峰之间扬波溅珠的溪涧、孕日育月的深潭、珍禽异兽出没的悬崖、吞云吐雾的山洞,构成了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长卷,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优雅,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武汉—十堰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襄渝铁路的提速,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通往全国、走向世界架起了畅通的桥梁。

2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园区的划分

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及在地域上的组合特点,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玄岳门地质遗迹园区、太子坡地质遗迹园区、南岩宫地质遗迹园区、金顶地质遗迹园区、五龙宫地质遗迹园区等五个园区。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312 km2(见图1)。

图1 湖北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游览组织规划图Fig.1 Sight-seeing layout of Wudangshan National Geopark

2.1 玄岳门地质遗迹园区

园区位于武当山北麓,是游览武当山的序幕。园区内老营设有内容丰富的武当山博物馆。历史文化景观主要有玄岳门、冲虚庵、遇真宫、玉虚宫等。地质景观有公路大断裂、剪切带、折劈理、不整合面及地层剖面等。横贯园区的北西西向公路大断裂,是南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次级构造边界之一,可看到大断裂两侧地貌迥异,沿断裂带展布着走廓型凹沟和成排分布的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在遇真宫—泰山庙及柳树沟公路旁,可看到武当(岩)群变质岩系二、三岩组基本特征、脆韧性剪切带、褶劈理及武当(岩)群与上覆白垩系红层间的不整合面。由泰山庙往北,碧波荡漾的丹江水库出现在面前,湖光港湾、山水交融、风光奇秀。本园区许多人文景观与地质景观相互融合,意味深长。例如玉虚宫、遇真宫坐落于古河漫滩阶地上,基座显得宽阔平稳;在玄岳门石牌上,可看到变辉绿岩石材中石英脉受构造作用后形成的“石香肠”,颇具特色,自成一景。

2.2 太子坡地质遗迹园区

该园区处于武当山地质公园中东部,有主干公路穿越,交通最方便。园区内有复真观、磨针井、玉虚岩、天津桥等人文景观十多处。园区内地质遗迹景观丰富,顺公路实测有武当(岩)群综合地质剖面,可看到武当(岩)群变质岩系二岩组全貌。在磨针井,可看到主造山期形成的大型顺层推覆型脆韧性剪切带及早期伸展滑脱期形成的顺层掩卧褶皱;向南眺望可看到武当山群峰,峰峰朝金顶的美境。在八仙观,可看到武当(岩)群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所形成的岩层特征及早期伸展滑脱形成的“之”字型平卧褶皱;东眺还可看到多级夷平面地貌景观。在太子坡,可以看到平坦宽阔的古夷平面和变质岩风化裂隙泉(井),可看到逍遥谷内的深峡栈桥、天降“银河”、嶙峋怪石、戏耍的猴群、葱翠林木,为地质科研、休闲度假之佳境。

2.3 南岩地质遗迹园区

园区位于武当山地质公园中部,宽阔的公路蜿蜒通达各主要景点,交通方便。园区景色优美、古建筑奇特、保存完好、富藏仙气,主要历史文化景观有紫霄宫、财神庙、南岩宫、榔梅祠、泰常观等,地质景观比比皆是。在紫霄宫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紫霄宫背后恢弘壮观的展旗峰和圈椅状紫霄冰窖地貌;可以看到平直延伸的扭性断裂、石英脉群及断裂带上的井泉等。走进南岩,最为醒目的是造成南岩—飞身岩大陡壁的南岩断裂,可以看到神奇的甘露井、崇福岩及变辉绿玢与变粒岩之接触界面,可以看到下元剪切褶皱及拉伸线理等。该景区内南岩宫殿“镶嵌”在南岩断裂大陡壁中部岩洞口,用变基性岩雕成的龙头香伸出崖外数米,凌空于万丈绝壁之上,是人文景观与地质景观密切结合的经典之作,堪称国内一绝。

2.4 金顶地质遗迹园区

本园区是武当山胜景的精华区,处于武当山最高地段,划分为金顶、琼台两个景区。这里集中了金殿、太和宫、紫金城、朝天宫、中观、三天门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典型的地质景观。在金顶景区,最为醒目的景观是大莲峰脆韧性剪切带和以天柱峰为中心群峰环绕的变质岩峰丛地貌。其中,由天柱峰、显定峰和紫金城组成的“天造玄武”,是一处既体现自然生态鲜活,又充满历史文化灵气,“天人合一”,世间少有的奇观。因居高临下,这里又可清楚地看到冰川作用所形成的放射状刃脊、冰窖、冰斗等冰川地貌,还可看到不同岩性中褶皱形态的差异及多种珍贵孑遗植物。在琼台景区,可看到中观韧性剪切带内各种奇特地质现象,还可看到滑坡及其治理工程。金顶园区雄、奇、险、奥,其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有“未登金顶不算上武当”之说。

2.5 五龙宫地质遗迹园区

本园区位于武当山地质公园西部,是徒步登武当山西线神道通过地段。人文景观主要有凝虚观、娘娘庙、隐仙岩、五龙宫、凌虚岩等。园区内地质景观甚多:在筲箕窝可看到浅成基性侵入体变辉绿玢岩及其与武当(岩)群接触关系;在蝴蝶谷可看到由岩层片理形成的斜歪褶皱、褶劈理及石英脉形成的勾状、肠状小褶皱。五龙宫为园区内主要人文景观,宫外群峰环绕作屏障,宫内五井水体共相连,一井取水众井动声波。五龙宫园区处于中低山区,狭长的东河由南而北穿越,层峦叠嶂、涧谷幽深、河水潺潺、松杉茂密、藤萝缠绕、珍禽出没、猕猴嬉戏、景色秀丽,是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区,也是生物、考古和地质学家迷恋之地。

3 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功能分区规划[2]

根据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布特点以及人文史迹和其它生态资源等的重要性、可保护性等原则,在划分地质遗迹园区的基础上,对地质公园进行功能区划,并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3.1 保护区

保护区是为保护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和人文史迹所设置的。重要的地质遗迹包括武当山72峰、24涧、36岩等具有特殊科学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重要地质剖面、岩石、奇石及构造遗迹等;人文史迹保护区包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群、历史文化遗址等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保护点等。

3.2 游览区(景区)

游览区(景区)是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游览活动的功能区。区域内,在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协调旅游管理部门,进行适当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并适当安排各种游览观光项目,分级限制机动车交通及旅游设施的配制,妥善处理区内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根据武当山旅游资源特点,又可将游览区分为科普游览区、人文史迹游览区、生态游憩区等11类游览区。

3.3 科普游览区(特殊地质遗迹区)

科普游览区是指拥有典型地质地貌特征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地质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科研科普条件,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安排各种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项目的区域。由于武当山的特殊情况,许多科普区也是人文史迹集中分布区,这些科普区同时也是史迹游览观光区,区内应尽量减少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对科普区造成的影响。

3.4 生态观光游憩区(特殊生态区)

生态观光游憩区指建立在特殊自然生态类别基础上的户外游憩区域。在保护和维护特有的生态景观和标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利用生态资源,并准许建立分散的、小型的、因地制宜的游憩设施及服务设施。

4 结语

武当山是一座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文化科学名山,它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是科学和美学和谐结合的自然资源,是进行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生态、宗教、历史、建筑、园林、古代环保思想、旅游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及向公众普及科学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理想之地。2009年,武当山已由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随着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通过创新旅游产品,打造国际品牌,武当山旅游经济将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致谢:文章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李正琪、安守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指导,并对全文进行了校阅,在此一并致谢。

[1] 陈安泽.论国家地质公园[M]∥陈安泽,卢云亭,陈兆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

[2] 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探索[M]∥陈安泽,卢云亭,陈兆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7.

(责任编辑:胡立智)

Divis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Garde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Wudangshan National Geopark

AN Yan
(GeologicalM useum of Hubei Province,Wuhan,Hubei430022)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tectonic background of Wudangshan national geopark,specially introducesmain geological heritage landscape,human landscape and its feature,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ve main geological gardens including Golden Summit,Nanyan,Crown Prince Slope,Five Dragons Palace and Xuanyue gate.On this basis,five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such as nature reserve,tourist area(scenic),popular science tourist area(special geological heritage area),generally rural area and development control area are set up so as to promote continuous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Wudangshan national geopark.

Wudangshan;national geopark;divis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garden;functional zoning in geopark

TU986.5+1;TU986.5+3

A

1671-1211(2010)04-0431-04

2010-05-21;改回日期:2010-06-03

安燕(1970-),女,馆员,从事地质博物馆的管理、讲解及研究工作。E-mail:290118999@qq.com

猜你喜欢
武当山武当遗迹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武当山道人消防队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奖
武当佳境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还馍录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