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2010-09-13 09:22张冬平崔金娟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2期
关键词:喜炎双歧病毒性

张冬平,李 蓓,崔金娟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湖北孝感 432100)

我科2008~2010年收治婴幼儿病毒性腹泻216例,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婴幼儿病毒性腹泻216例,其中,男 118例,女 98例,年龄 5月龄~3岁,平均 1.58岁,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多,6~10次/d,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水样,无脓血便及腥臭味,部分带少许黏液,均伴有发热、呕吐及不同程度的脱水,体温为 37.5~39.5℃,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镜检大便无或少许白细胞,大便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前病程1~5 d,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1]。全部患儿经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均为阳性。血常规:白细胞均正常范围。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儿在饮食调整补液方面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病毒唑 10~15 mg/(kg·d)静滴, 1 次/d,治疗组加用喜炎平 5 mg/(kg·d)静滴,1 次/d,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具体用法<1岁,每次 1/3粒,2次/d;1~2岁每次 1/2粒,2次/d;2~3岁每次2/3,粒 2次/d;>3岁每次 1粒,2次/d。 将药粉溶于温开水或流质食物中,充分调匀后服用,疗程一般5~7 d。

1.3 观察指标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会议制定的标准[2],①显效:急性72 h内,迁延性、慢性用药5 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急性用药72 h,迁延性、慢性用药5 d,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急性用药72 h,迁延性、慢性用药5 d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1.4 统计学疗法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n(%)]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多见于0.5~3.0岁小儿,尤其是1.5岁以内的小儿,以季节性、流行性为特点,发病高峰为每年10~12月份,又名秋季腹泻。临床表现以发病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脱水、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有时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喜炎平为中药穿心莲的磺化物,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其具有以下临床药理作用,①抗病毒:对呼吸道病毒等有灭活作用。②抗菌:对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症渗出物。③解热消炎: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发热有解热作用。④增强机体免疫: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抗病毒作用机制:一是具有直接灭活病毒能力;二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可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促进感染恢复[3]。

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目前公认的益生菌在肠道众多的细菌中数量最大的,它是既不产生内、外毒素,也不产生致病物质和有害气体的益生菌[4]。机体为双歧杆菌的定植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双歧杆菌在肠道中成为优势菌群后,具有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控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双歧杆菌不仅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阻止它们的入侵和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5],而且还具有清除肠道内腐败物质与毒素,促进铁、钙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衰老等诸多医疗保健作用[6],这对维护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使用中药制剂喜炎平针剂联合双歧杆菌口服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结果比较满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1]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5.

[2]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史军然,肖淑芬,陈艳芬.喜炎平联合奇谷生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20.

[4]杨景云.医学微生态学[M].佳木斯∶佳木斯医学院出版社,1991∶184-193.

[5]龙世棋,左丽,陈阿英,等.双歧杆菌及灵芝孢子对胃肠菌群失调的预防[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5)∶488-490.

[6]杨景云.肠道菌群与健康[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9-72.

猜你喜欢
喜炎双歧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