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分析

2010-09-13 08:52江顺州张云轩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2期
关键词:放射学管壁征象

江顺州,张云轩

(1.黄石市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湖北黄石 435001;2.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CT室,湖北黄石 435002)

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较常见,是以侵犯肺叶、肺段支气管黏膜为主,引起阻塞性肺不张的一种结核性疾病,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1],临床征象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经纤支镜及病理证实的60例EBTB的各种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5月共6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确诊的EBTB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9~68岁,平均42岁。其中痰检阳性15例。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56例,咳痰48例,发热32例,咯血39例,胸痛26例。病程3周~2年。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32例,嗜酸粒细胞升高20例,轻度贫血17例,血常规正常28例。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siemens欢悦双CT机行胸部CT扫描,扫描参数为130 kV,100 mA,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层厚5 mm,层距5 mm,分别用软组织窗和纵隔窗观察肺组织和纵隔,调中间窗观察支气管改变。25例于病灶处行3 mm薄层扫描,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60例EBTB患者主要CT征象是肺叶或肺段支气管不同程度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壁增厚,肺门区无肿块及反S征。支气管增厚狭窄共72处,其中位于右侧42例,左侧30例,累及主支气管21例,未见两侧支气管同时受累。

病变支气管情况见图1~6:①病变支气管范围长,多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连续或间断受累,累及狭窄段大于3 cm者达38处。②管腔多为不规则狭窄,有串珠状改变。多数近端支气管狭窄同时伴有远端支气管扩张,狭窄伴肺叶或肺段不张40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及支气管扩张28例。③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管壁外径未见增大,内径缩小,呈向心性增厚,伴管壁密度增高或钙化,本组出现支气管壁钙化11例。

除支气管以外的胸部异常,主要表现为肺部不同性质的结核灶56例,其中渗出增殖灶40例,空洞26例,纤维化、钙化16例。局限性肺气肿18例,支气管播散灶20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15例,合并胸膜病变24例。

3 讨论

EBTB是指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其中主支气管、两肺上叶、中叶、舌叶支气管为好发部位[3]。本病多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病例也可单独发病。其发病较为隐匿,行X线胸片检查时肺部无结核病灶或仅有少许稳定性病灶,因此易被误漏诊。

EBTB按其病理变化和纤支镜所见一般分浸润型、溃疡型、增生型及瘢痕狭窄型[4],常侵犯多段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狭窄与扩张相间出现,其CT表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EBTB具有多发性的特点,两肺上叶、中、舌叶是其好发部位,本组资料与以上资料相符。②支气管壁增厚伴长段管腔狭窄是主要征象[5]。本组60例中有72处支气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征象,受累支气管病变广泛且长段支气管狭窄范围超过3 cm有38处,其中位于右侧42例,左侧30例,累及主支气管21例,右侧比左侧多见,未见两侧支气管同时受累。③支气管狭窄并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断端呈渐行性狭窄,周围未见明显肿块影。本组40例肺不张影像内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及支气管扩张征达28例,而支气管狭窄与扩张相间存在,管壁出现钙化,对EBTB诊断有重要意义。④肺内结核病灶,本组有56例,有渗出、钙化、纤维化及空洞影,病变区可见沙粒样或斑点状钙化,用高分辨薄层扫描或病灶减薄后较易发现,故沙粒样或斑点状钙化应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另一特点。⑤其他表现,如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胸膜病变及局限性肺气肿等。

支气管内膜结核须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两种疾病鉴别的重要之处即是否存在狭窄部腔外和肺门区肿块,且早期中央型肺癌向腔内生长时,无狭窄部腔外和肺门区肿块,两者较难鉴别,应结合肺内表现及病灶区有无钙化等全面分析,鉴别困难时应行纤支镜活检或痰液细胞学检查。

综上所述,EBTB的诊断通常并不困难,对久治不愈的肺部感染及原因不明的肺不张患者应作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CT在了解狭窄方面情况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而且也可判断病变有无活动性[6-9]。CT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对EBTB的诊断及判断疗效有很大的帮助。

[1]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7.

[2]Han JK,Im JG,Park JH,et al.Bronchial stenosis due to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J].AJR,1992,159(5)∶971-972.

[3]Kim YH,Kim HT,Lee KS,et al.Serial fiberoptic bronchoscopic observations of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before and early after anti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J].Chest,1993,103(3)∶673-677.

[4]靳二虎,李铁一,兰红林,等.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2)∶101-104.

[5]刘芳,韩萍,梁波,等.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6)∶475.

[6]潘纪戍,张国桢,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2.

[7]毛娟华,郑逸华.支气管结核73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4,12,4(6)∶69.

[8]童石铭,刘辉.螺旋CT扫描检查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26(1)∶165.

[9]李树平,田建明,王培军,等.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5,20(5)∶386.

猜你喜欢
放射学管壁征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PBL教学在住院医师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