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厌旧 桀骜不驯次子李泽楷:努力摆脱父亲影响

2010-09-20 10:27李琳8httpwwwittimecomcncontentaspid4683
博客天下 2010年15期
关键词:李泽楷盈科李嘉诚

文/李琳 8http://www.ittime.com.cn/content.asp?id=4683

喜新厌旧 桀骜不驯次子李泽楷:努力摆脱父亲影响

文/李琳 8http://www.ittime.com.cn/content.asp?id=4683

作为著名的“宅门逆子”,李泽楷的一系列举动被外人戏称为“气死爸爸工程”。李嘉诚经常跟外人讲:“他1 4岁的时候我就管不了他了!”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这句话用在李嘉诚李泽楷父子身上,并不合适。在商场上,李泽楷赢得了“小超人”的美誉,同时却也是一个不听父亲教诲的“不肖之子”。

李泽楷想脱离父亲的掌控在业界早已不是秘密。2006年7月,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以91.6亿港元出售23%的股份给投资银行家梁伯韬。但梁伯韬只是“代人泊车”,在转了一圈后,股份还是落到了李嘉诚的私人基金手里。在获悉梁伯韬的背景后,李泽楷发动公司小股东,以76%的反对票否决了将其公司股票出售给包括其父亲李嘉诚在内的收购方。至此,李氏父子矛盾公之于众。

李泽楷为什么要与作为亚洲首富的父亲李嘉诚对着干?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父子恩怨?一个个接踵而来的疑问让业界困惑。

李泽楷与他的父亲有着很大的不同:李嘉诚讲的是子承父业,李泽楷却喜欢自立门户;李嘉诚经商是稳打稳扎,谋定而动,李泽楷却是标新立异,喜新厌旧;李嘉诚在私生活上慎守本分,李泽楷却绯闻不断;李嘉诚奉行的是低调,李泽楷却是不拘小节,一掷千金。

从李泽楷很小的时候起,李嘉诚就要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人世的艰辛。他常带他们坐汽车、坐巴士,到路边报摊看一个卖报的小女孩边卖报边做功课的苦学情景。

与哥哥李泽钜相比,童年经历让李泽楷的个性当中有了更多的冒险、不安分因素。他更愿意证明“自我”,强调“自我”,而不是按照父亲的安排亦步亦趋。

李泽楷13岁时,李嘉诚把他送到美国加州读书,希望他与哥哥李泽钜有个照应。但李泽楷到了美国后就变卦了。他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放的生活费用,而是靠自己打工赚钱。

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泽楷在美国时为了自立,曾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由于要背负高尔夫球棒,以致弄伤了肩膀骨,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为了省钱,他还经常自己下厨,炒鸡蛋就是那时学会的。

1987年,21岁的李泽楷大学毕业。此时,家族在加拿大的事业正轰轰烈烈地展开,李泽楷去了加拿大,却不是像其兄一样打理家族生意,而是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电脑工作,做一名靠工薪度日的打工族。他还一声不响地把当年李嘉诚为他在银行账户里存的所有钱连同利息还给了父亲。

1990年母亲病逝,李泽楷回港奔丧时终于没能拗过父亲的规劝,勉强答应留在香港帮父亲打理家族产业。李泽楷顺从父亲,也许是他厌倦了在异国打工的生涯,也许认为父亲的公司里更可“随心所欲”,大展拳脚。但家教一向严厉的李嘉诚并不以为小儿子的实习期已经结束,只安排他到“和记黄埔”做普通职员,跟随行政总裁马世民学艺。马世民则安排他到旗下的某公司工作,这与他喜欢的电脑工作基本对口。

最初的日子,李泽楷向父亲抱怨薪水太低,不及加拿大的1/10,是集团内薪水最低的,还抵不上清洁工。李嘉诚说:“你不是,我才是全集团最低的!”李嘉诚从集团每年支取的薪金才5000港元。

也许是无法忍受父亲的苛刻管教,李泽楷最终选择了离开。1994年,李泽楷凭借出售卫星电视积累下的4亿美元,成立了盈科数码。李泽楷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当年他选择自立门户时,父亲曾以“和黄”行政总裁的职位挽留他,但被他拒绝了。他誓言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父兄。此事也令李嘉诚感慨万千,经常对外人说自己对这个儿子束手无策,“他14岁的时候我就管不了他了”!

对于李氏父子的恩怨,香港传媒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

李嘉诚与亡妻庄月明原为表兄妹关系,两人几经波折终成夫妻。但1990年1月1日,庄月明女士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过世。一位当年参与该事件报道的媒体朋友向记者透露,悲剧发生后,表现最为激动的就是李泽楷,这加深了他与父亲的不和。“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庄月明去世后,李泽楷就迫不及待地从家里搬到酒店居住。”

近年来,李嘉诚与周凯旋之间的交往,则令本来就不和的父子关系更是雪上加霜。据香港记者说,在李泽楷眼中,母亲李庄月明绝非一般的庸姿俗粉可比。自母亲离世至今,李泽楷总会风雨无阻地在每年元旦去拜祭母亲。

最近几年,李嘉诚却公开与周凯旋交往,甚至在2006年3月被记者问到是否会再婚时,李嘉诚更暧昧地回答:“这个是个人问题,没有道理要答复。”又说:“或者有一日我会改变主意。”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了父子间的矛盾。

回顾过去十多年,虽然李泽楷一直都在努力摆脱父亲的影响,但每次儿子有难时,李嘉诚还是会及时出手帮忙。

1994年,李泽楷发家,在完全没有任何物业作抵押的情况下,短短数天内能从4家银行得到上百亿美元贷款,与其说是李泽楷创造了神话,不如说贷款各方是出于对李嘉诚的信任。

1997年李泽楷以80亿港币投资东京地铁站,不料遭遇金融风暴。就在最为难之际,李嘉诚的“和黄”集团决定以29亿港币买下地皮45%的权益,并再给盈科1.7亿港币管理费,令李泽楷幸免于难。

2001年1月,盈科股价由半年前18元一直下滑至3.9元,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怨言时,李嘉诚再次出手救儿子。

据一名当年参与报道的香港记者讲述,当天中午12点半左右,大批记者正在港岛香格里拉酒店等候,准备采访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李显龙。此时,李嘉诚及李泽楷父子突然出现。两人穿过酒店大堂,径直乘扶手电梯往下层中餐厅“夏宫”去吃饭,父子共赴饭局的场面令记者们骚动起来。据该酒店大堂职员说,李嘉诚每月到这里吃饭只会在56楼的法国餐厅用餐。果然,这场半年来不见的父子共进午餐没过几个小时,下午就传来盈科股价止泻回扬的消息。

去年,李泽楷非婚生子,第一时间传出来李嘉诚已经给宝宝取了名字—“长治”。李嘉诚解释说:“‘长’是按辈序,而‘治’则希望孙儿‘自治’,即管好自己、警惕自己。”寓意虽简单,但用心良苦。让人感觉,“长治”这两个字,不仅是送给孙儿的,更是送给桀骜不驯的小儿子李泽楷的。

猜你喜欢
李泽楷盈科李嘉诚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二公子李泽楷
我只拿六分
想起李嘉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