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捍勤: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

2010-09-20 09:35郭际发
决策与信息 2010年8期
关键词:国际事务国际法院中国籍

文/郭际发

今年6月29日,中国籍候选人薛捍勤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时举行的国际法院法官补缺选举中以高票当选,成为国际法院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

资深的高级外交官

今年55岁的薛捍勤是山东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她不仅具有丰富的外交和国际法实践经验,而且学术造诣深厚。她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国际法,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长期工作中,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主持过很多双边、多边国际谈判,是中国资深高级外交官和知名国际法学者。

薛捍勤于2002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并于2010年5月当选为委员会第62届会议主席,成为该委员会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2003年,薛捍勤出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兼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2008年起任中国驻东盟大使、中国外交部法律顾问。

学术上,薛捍勤长期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的领导职务,在国内法律院校兼任教授,出版和发表了诸多中、英文国际法著作和论文,在国际法学界得到广泛的赞誉。2005年,她当选为布鲁塞尔国际法研究院院士,2009年被推选为亚洲国际法学会会长。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法官均为“品格高尚并在各本国具有最高司法职位之任命资格或公认为国际法之法学家”。

高票当选国际法院女法官

今年5月28日,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史久镛辞职,国际法院席位出现空缺。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于6月29日同时举行法官补缺选举,薛捍勤分别获安理会15票和联大150票支持,高票当选。

选举结束后,薛捍勤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了新华社、央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采访。她对记者说:各国对中国候选人的积极支持主要是因为看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发挥积极影响力。她认为这是她当选的主要因素。薛捍勤说:“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光荣,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在我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我将秉承《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人士普遍认为,薛捍勤此次顺利当选国际法院法官,表明联合国会员国高度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薛捍勤当选,将提升中国在国际司法事务中的话语权,同时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司法理念。

不喜欢被称作“女强人”

薛捍勤留给公众的是“女强人”的印象,然而,她本人并不喜欢这个“称呼”。

她表示,公众对外交官的理解多少有些抽象。事实上,工作之外,大使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位镜头前形象高贵的大使,甚至举出了家中装修的例子。她说,夫妻俩在一些装修细节的问题上,也会有争执。

“哪天你看见我挎个篮子去买菜,不要有任何的奇怪。”薛捍勤说。此外,她还介绍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尽管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会相对较少,但在培养方面,她会去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猜你喜欢
国际事务国际法院中国籍
“退”三阻四
伊朗要求国际法院叫停美制裁
谈如何看待英语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论跨文化商务英语在国际谈判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际秩序变革与中国的世界角色
国际法院对人权案件管辖权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