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地区46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变应原研究

2010-09-20 03:36王莉莉李正秀曹兰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嘉定变应原过敏原

王莉莉,李正秀,曹兰芳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儿科;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上海,201800)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儿童的健康、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据报道,在过去的20~30年中,世界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达20%~30%[1-2]。作为过敏性疾病的常用检测方法之一,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s)具有对患儿痛苦小、安全、易操作、重复性好、与临床疾病相关性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检测变应原的体内试验方法,受到国内外专科医生的一致肯定[3]。为了了解目前上海嘉定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我们对上海嘉定地区46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了SPTs检测,并与上海市区454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SPTs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探讨变应原检测在上海嘉定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嘉定地区病例组:选择2001年5月~2006年12月,在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具有农村户口并居住在嘉定的46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病种包括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荨麻疹患儿;其中男 284例,女182例;年龄1个月~15岁,平均年龄(6.20±1.32)岁。再依据年龄将该组患儿分为婴幼儿组(≤3岁,n=127)、学龄前组(4~6岁,n=182)和学龄组(>6岁,n=157)。

嘉定地区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嘉定区儿童作为对照,该组儿童均无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湿疹、特应性皮炎或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其中男50名,女 50名;年龄1个月~15岁,平均(6.10±1.36)岁。

市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就诊过的过敏性疾病患儿454例(仁济医院位于上海市城区,本组患儿均为城市常住人口);其中男 276例,女 178例;年龄1个月~15岁,平均年龄(6.18±1.08)岁。嘉定地区病例组、嘉定地区对照组和市区病例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疾病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参照2004年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4]。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参照2004年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5]。

1.3 研究方法

1.3.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采用阿罗格公司标准化的变应原点刺液和一次性点刺针,点刺液包括:组胺(阳性对照液);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粉尘螨;屋尘螨;狗上皮;猫上皮;树Ⅰ(桤木、榛属 、杨属、榆属 、柳属);树 Ⅱ(桦木 、水青冈、栎属 、悬铃木属);杂草(艾蒿、荨麻、蒲公英、长叶车前草);霉菌Ⅰ(交链孢菌属、葡萄孢属、多主孢属、新月弯孢属、串珠镰孢属、蠕孢菌);霉菌Ⅱ(烟曲霉、蜂毛霉菌、特异青霉、芽霉菌属、根霉菌属、Serpula lacrymans);牛奶;鸡蛋白;小虾;橡胶。

1.3.2 操作步骤: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前停用抗过敏药及糖皮质激素1周以上,选择双侧前臂掌侧进行点刺,每两种试剂间相距2~3 cm,每点1滴点刺液,就用1个点刺针垂直轻刺在液滴中,如无异常反应,观察20 min后,测量风团的大小。

1.3.3 结果判断标准:①根据风团直径的大小(取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均数)与阴性和阳性对照液反应对比,判断是否阳性及程度。与阴性对照相同为阴性(-);小于组胺阳性对照1/2为阳性(+);大于等于1/2且小于1倍为( );等于阳性对照为( );大于阳性对照2倍( )。②大于1种变应原阳性为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大于3种变应原阳性为高敏感性。

2 结 果

2.1 3组SPTs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嘉定地区病例组SPTs阳性率大于嘉定地区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杂草、牛奶和鸡蛋外,两组间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嘉定地区病例组的最主要的过敏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嘉定地区病例组SPTs阳性率小于市区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橡胶外,两组间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嘉定地区各年龄组SPTs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的比较

随着年龄增加,SPTs阳性率逐渐升高。除虾外,3年龄组间其他类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婴幼儿组和学龄前组比较差异不大,学龄组和婴幼儿组、学龄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组SPTs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的比较(%)

表2 各年龄组SPTs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的比较(%)

3 讨 论

过敏性疾病是当今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巨大差异及增长趋势难以用遗传因素解释,可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接触的环境因素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的减少,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均有关联。特应性体质和过敏原暴露是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过敏原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6],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防治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明确过敏原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上海嘉定地区46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SPTs检测,结果表明,上海嘉定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7]。另外,除杂草、牛奶和鸡蛋外,嘉定地区病例组其他过敏原SPT阳性率均高于嘉定地区正常对照组(P<0.05)。嘉定地区病例组与市区病例组相比,SPTs总体阳性率较低,且各种过敏原(除橡胶外)SPTs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嘉定地区病例组树Ⅰ、树Ⅱ、霉菌Ⅰ和霉菌Ⅱ的SPT阳性率高于市区病例组,而屋尘螨的SPT阳性率则低于市区病例组。这可能与嘉定地区城市化进程低于城市、环境污染较轻、长期以来的生活及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较城市居民稳定有关,符合关于“卫生假说”的观点[8-10]。综合两地最主要的过敏原均为屋尘螨和粉尘螨虫,与先前的研究一致[11],故要指导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螨虫同样尤显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变应原SPTs阳性率比较有一定差异,SPTs阳性率随年龄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已往报道结果一致[12-14]。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户外活动增加,接触变应原的机会增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小年龄的患儿尚处于免疫功能发育过程,产生变应原特异性过敏反应的淋巴细胞尚未能完全发育成熟有关。提示在儿童不同发育时期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粉尘螨和屋尘螨是上海嘉定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变应原,农村地区变应原的阳性率及种类与市区不同,并与年龄相关;但主要变应原和市区相同,仍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的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干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危及生命。早期明确与疾病有关的变应原,有助于避免继续接触危险因素,为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从而为最终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达到全面控制哮喘创造有利条件。

[1]Sampson HA.Food allergy:When mucosal immunity goes wrong[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5(1):139.

[2]Sicherer SH,Sampson HA.Food Allerg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6,117(l):470.

[3]dos Santos RV,Titus RG,Lima HC,et al.Objective evalu-ation of skin prick test reaction using digital photography[J].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7,13(2):148.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5]顾之燕,董震.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

[6]张霞.哮喘患儿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32(2):199.

[7]刘越.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359.

[8]Renz H,Blumer N,Virna S,et al.The immunological basis of the hygiene hypothesis[J].Chem Immunol Allergy,2006,91:30.

[9]Kilpelainen M,Terho EO,Helenius H,et al.Farm environment in childhood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es[J].Clin Exp Allergy,2000,30(2):201.

[10]张海邻,陈志敏.卫生学假说和特应性疾病[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4):292.

[11]Guler N,Kirerleri E,Tamay Z,et al.Atopy patch testing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rhinitis symptoms allergic to house dust mite[J].PediatrAllergy Immunol,2006,17(5):346.

[12]卢秋穗,张银美.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及与血清IgE、PPD反应的关系[J].江苏医药杂志,2004,30(5):399.

[13]吴艳,范晓东,惠复新,等.江苏省无锡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119.

[14]Huss K,Adkinson NF,Eggleston PA,et al.House dust mite and cockroach exposure are strong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allergy skin test responses in the childhood asthma management program[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7(1):48.

猜你喜欢
嘉定变应原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LAMP法检测食品中开心果过敏原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