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园

2010-09-26 06:38黄适远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5期
关键词:木卡姆维吾尔哈密

黄适远

在新疆大地的任何一角,只要有木卡姆,就会有歌声,只要有村落,就听得见木卡姆,只要有人烟,就会有着欢乐或忧伤的歌声。那时,歌声回荡,回荡着人生的到来,也回答着人生的离去。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常年行走在天山南北,而无数有关木卡姆的故事轶闻都可信手拈来。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的成功申报拉开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大幕。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定义在经历了无数次反复讨论后,终于有了清晰完整的内容。

维吾尔木卡姆是新疆各维吾尔族居住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一词主要是指“大型套曲”,此外还有法则、规范、曲调、乐曲、散板序唱(奏)等多种含义。木卡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琼乃合曼;二、达斯坦;三、麦西来甫。到公元17世纪,其音乐结构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种包括“艳(歌曲)”“趋(乐曲)”“乱(歌舞曲)”的音乐歌舞套曲。

追溯木卡姆的历史有助于还原历史的本来,保留历史的血脉,在今天无疑是一份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汉唐大曲的文献记载,为寻找木卡姆的最初面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汉唐大曲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生态形式,在木卡姆中得到了继承和体现,对今天实在是一个惊喜。

目前在新疆各绿洲流行的多种木卡姆,都与《十二木卡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如天山北部流传的《伊犁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的直接传承。其他的绿洲由于地域相对独立,其歌舞在接受《十二木卡姆》的同时,显现出文化的主动选择和自己的特色。

不仅如此,木卡姆的混血程度还很丰富。在木卡姆中,既能见到中国中原音乐和漠北草原音乐的因素,也能看到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音乐的影响,木卡姆既是融合东西方“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独特见证,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这种“多元一体”和“混成性”,也是西域文明与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交融的集中体现。在庆典礼仪和节日聚会上,维吾尔木卡姆的“话语”的“唤醒”作用,对于当地的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文化权利的话语系统,成为解读维吾尔人审美心理最重要的依据。

木卡姆是一部关于新疆绿洲的传奇,是维吾尔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和营养品。它的演出场地无所不在,大街小巷、茶馆饭店、村镇集市,都可能飘出木卡姆音符,随便一个小巴郎(孩子)就可以翩翩起舞,不用说苍髯白发的老者。更不要说英俊结实的汉子,只要听见了木卡姆的乐符,任何一个维吾尔人定会忘我地步入其中。

阿曼尼萨汗王后和卡迪尔大师对《十二木卡姆》的历史性贡献

喀什地区的莎车县是17世纪著名的木卡姆大师阿曼尼萨汗和卡迪尔的故乡。最初被整理一新的《十二木卡姆》就和这两位大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一次我们来到莎车县,恰逢大雨倾盆,这也导致当天拍摄木卡姆的计划成为泡影。第二天一大早,老天很配合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按计划,我们赶到63岁的当地木卡姆传承人玉素甫·托乎提家里。老人早起来了,在自己的果园里铺好地毯,供参加木卡姆的人们使用。

那天,玉素甫·托乎提老人和他的班社成员买买提·吐尔地、玉素甫江·艾迈开将要演奏八套木卡姆。玉素甫·托乎提2005年被政府评为莎车县木卡姆大师,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传承人,被视为莎车县的光荣。除了享受县里的补助,国家每年还为他发放8000元的传承人补助。作为国家级传承人,他精通十二木卡姆中的八套。一般来说,能完整地掌握四五套木卡姆的人并不多见,能掌握和熟悉八套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就这一点上说,玉素甫·托乎提无愧于国家级传承人的名号。

这里必须提到阿曼尼萨汗和卡迪尔,没有他们,十二木卡姆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历史传说。17世纪的莎车是中亚的生命枢纽,集中了当时南疆民间流传的所有木卡姆,如何收集整理这些木卡姆呢?阿曼尼萨汗王后和卡迪尔大师决定分头采访和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木卡姆。这项工程纷繁复杂,一批批身怀重任的乐师被派出去,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旅途漫行。岁月就在这漫长的时光中迎来了喜庆的日子,经过比较、试验、筛选、精挑细琢,荟萃了十六套的木卡姆呼之而出,这十六套的名称是:乌扎勒、拉克、乌夏克、法勒一伊拉克、艾介姆、纳瓦、维沙勒、恰和尔赞里甫、巴雅特、木夏乌热克、都尕、斯尕、恰尕尔、盘吉尕、且比亚特、依西来提安库孜。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十六套木卡姆摆脱了以往阿拉伯语的晦涩难懂,也甩掉了以前宫廷音乐中的陈词滥调。纳瓦依的诗歌融进了新的木卡姆中,崭新的木卡姆问世了。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贡献,经过了整合和反复锤炼、雕琢而成的《十二木卡姆》,为今后木卡姆的发展变化定下了基本调子。如果说,刀郎木卡姆更加通俗、野性十足是可以命之为“俗乐”风格的话,那么,宫廷“雅乐”的《十二木卡姆》整体华丽、高贵、典雅、隆重,气势宏大如史诗的波澜壮阔,则开启了后世木卡姆千流归大海的历史源头。

经过后世不断整理的《十二木卡姆》,由《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斯尕术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十二套木卡姆组成,每套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十二套木卡姆共含歌、乐曲300多首,全部演唱约需20多个小时,其中的每一套都包括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来甫三个部分。

当我们在最后的麦西来甫中结束了一天的录制时,黄昏已悄然而至。浑然不觉劳累的玉素甫·托乎提老人依然兴致勃勃,这让我们惊叹不已。木卡姆就有着这样一种神奇的魅力,仿佛给参与者注入了无尽的精气神。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琼乃合曼、达斯坦、麦西来甫的内涵。按照《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报书》的解释,这三个部分具有如下含义:

琼乃合曼,作为序曲,由若干首叙咏歌曲、器乐曲、歌舞曲组成。基本上是“木卡姆奇”(掌握琼乃合曼的演唱人)着重阐明维吾尔人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过去主要供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享用。它苍劲、深沉,悠长的旋律在散板的节奏中缓缓徜徉,诉说着亘古的沧桑,令听者怆然涕下;它决定着该部木卡姆的“母调”,是整个木卡姆中各类曲调的基础和主干。

达斯坦是叙事长诗。在维吾尔族民间,主要由“达斯坦奇”(善于唱达斯坦的人)连说带唱地在茶馆、理发馆、饭馆等公众场合、家庭聚会上演唱。达斯坦部分雄浑流畅,如史诗般壮阔瑰丽,它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凄婉哀怨,历史、人性与爱情随着音乐长河娓娓道来。

麦西来甫,可能源于回鹘汗国的某种宗教仪式,即传说中的“乌古斯可汗”时期,属于萨满教的一种仪式。今天哈密阔克麦西来甫被视为

这个古老仪式的继承。麦西来甫作为“聚会”的表现形式,主要由“乃额曼奇”(民间歌手)或“阿西克”(民间艺人)在街头巷尾单独或结伴吟唱。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民族巨大的文化空间,是包装和盛放维吾尔艺术的大容器,是人们生活的放大或缩小,是族群“见面”和“通过”的文化之门,是绿洲的欢乐颂和狂欢节,是新疆维吾尔族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豪放的刀郎人从沙哑的喉咙里吼出的《刀郎木卡姆》

玉素因·亚亚和艾山·亚亚是孪生兄弟,哥哥玉素因·亚亚是国家级传承人。我见到他们的时候,两个老人当时快70岁了。这一对孪生兄弟,外人分不清,家里人有时也分不清,自然是少不了闹笑话。

我第一次到麦盖提县央大克乡克勒克乌依村采访,就是在兄弟俩的家里,夏日季节,院子里一派绿荫。兄弟俩的班社由五个人组成。别以为他们只是农民,只到过县城,其实这几年除去过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外,他们还到过英国、法国、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在麦盖提县。在喀什地区,他们都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他们的班社会全部九套刀郎木卡姆,但时间只有十二木卡姆的二十分之一。这天我们录制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刀郎木卡姆》据说有十二套,但到目前为止,传下来的只有九套。从麦盖提、巴楚、阿瓦提三县的名称看,都有所不同。麦盖提县的为《孜尔巴亚宛木卡姆》(又名巴西巴亚宛木卡姆)、《乌孜哈尔巴亚宛木卡姆》《区尔巴亚宛木卡姆》(又名拉克巴亚宛木卡姆)、《奥坦巴亚宛木卡姆》(又名木夏吾莱克巴亚宛木卡姆)、《勃姆巴亚宛木卡姆》《朱拉木卡姆》《丝姆巴亚宛木卡姆》《胡代克巴亚宛木卡姆》和《都尕买特巴亚宛木卡姆》。麦盖提、阿瓦提、巴楚的维吾尔族祖先在很久以前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做“巴雅宛”(旷野之意),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巴雅宛”组曲,这就是《刀郎木卡姆》的雏形。

作为绿洲文化和牧猎文化的结合体,刀郎木卡姆的“多元一体”,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台阶式的发展过程:第一层当属其生活的绿洲环境,第二层是突厥时期的漠北牧猎文化,第三层是蒙古时代的漠北牧猎文化。

每套《刀郎木卡姆》由“木迪凯曼”“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姆”“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属于前缀散板序唱的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曲。每套《刀郎木卡姆》的长度,约6~9分钟,九套木卡姆共包括45段乐曲。

刀郎木卡姆开始了,简单的几声散板,玉素因·亚亚闭着双眼,喉咙中发出了一声苍凉的声音“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这声音是如此焦灼却又苍凉,而紧接着几个人组成的和音仿佛让这种焦灼和希望又结合在了一起。呼喊结束后,声调一变,却又是粗犷却又深情的歌声:

如果一生没有爱恋,

纵活千年也不如一天。

在爱情的烈火面前,

炼狱之火只算得火星点点。

唉,多么厉害的爱情火焰,

唉,折磨得我憔悴不堪,

但愿我的心上人平安……

《刀郎木卡姆》歌声中没有媚甜,即便是对爱情的咏唱,也是痛彻心扉,那种震撼只能意会却难以言传。

刀郎人对家园的忧患、热爱,全部在沙哑的喉咙里、歌声里,手鼓被敲打得如狂风暴雨、豪放凛冽,鼓若山腾、弦似风啸。“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这是叶尔羌河的呼号,是塔里木风沙的嘶喊,面对荒原、戈壁、绿洲、大漠,他们呼唤着生命和家园,最简单的咏唱表达的却是从过去到今天再到明天的那个古老而痛苦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融汇了维吾尔文化元素与陕甘文化元素的《哈密木卡姆》

炎热的夏天,正是哈密绿洲四堡这个歌舞之乡的盛宴之时。那一刻她专心致志、优雅自如地在翩翩起舞,舞姿轻盈,庄重典雅,举手投足和音乐浑然一体。这就是闻名于哈密绿洲的民间舞蹈家玛利亚姆罕老人。

玛利亚姆罕记事起,就在田间地头看见老人们举办木卡姆。“那时候,我们还小,也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跟着大人跳,也就跳会了。”说到年幼时的情景,老人不由地微笑了。

我们因为要采集一段歌舞,专程到哈密歌舞之乡的四堡村,寻找哈密绿洲最有名的民间舞蹈家玛利亚姆罕。那一年哈密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冲掉了她家的几间房。就在她家的院子里,她请来周围的邻居,大家围成一圈,开始了木卡姆的演奏。老太太唱得兴高采烈,跳得酣畅淋漓,把遭了水灾的事没有当回事。那一刻的情景,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张国权和卡得尔是哈密本地的木卡姆专家,长时间从事哈密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发现忽而且瞪口呆,忽而欣喜若狂。民间藏着的许多秘密使他们如获至宝。在他们眼里,哈密木卡姆在全疆独树一帜,既有新疆本地的维吾尔文化元素,还有内地陕甘文化的元素,非常有意味。当然,这不仅仅是哈密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内地,还与哈密维吾尔文化与陕甘的西北文化的交流息息相关。

哈密木卡姆是流传在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篇幅宏大、结构完整的大型维吾尔音乐套曲,共有“琼都尔木卡姆”“乌鲁克都尔木卡姆”等十二套,其中七套包括两个乐章(即两套曲目),共有258首曲目,数千行歌词。

玛利亚姆罕和她的邻居们基本分成了两组,一组演奏乐器,另一组是以她为首从头至尾跳着舞蹈,乐此不疲。谁累了,谁就下去换弹奏乐器的人。张国权告诉我们,哈密木卡姆的演出,基本上采取麦西来甫的形式。哈密木卡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为哈密维吾尔独创,例如以英雄人物托合塔洪、加尼亚孜为题材的叙事诗。还有在名称上也独具特色,在维吾尔古曲十二木卡姆的名称基础上,给一些木卡姆乐章另起了个地区性名称,例如“切比亚特木卡姆”被称为“加尼开姆”,把“伊拉克木卡姆”称为“你让我等得好苦”等。这些都是其他地区木卡姆中所没有的。起初的哈密木卡姆有十九套之多,由于维吾尔民众习惯以“十二”为最完整的数字,所以习惯上将它合并为十二套。

《哪里来的骆驼客》是哈密木卡姆中很重要的一首歌曲,至今传唱不息,是哈密木卡姆独有的瑰宝,这也透露出哈密汉族、维吾尔族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汉唐直至明清时期,走西口的山西商人、陕西和甘肃的商人都取道哈密做生意,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关内的文化气息自然就融入进来了。哈密木卡姆散序中悠扬的秦腔、眉户昧道行进在木卡姆中,和谐、自然。不露声色,完全融为了一体。

当演奏的人们唱起《哪里来的骆驼客》这首歌时,我们为突然听到的汉语发声惊呆了。玛利亚姆罕老人不以为然地说,她的爷爷、爸爸都是这样唱的,他们的祖先也是这样唱的。四堡,这个神奇的地方还有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呢?

地处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吐鲁番孕育出独特的《吐鲁番木卡姆》

2010年5月,鄯善县的吐尔逊·司马义老人

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到鄯善参加他儿子的婚礼。作为木卡姆国家级传承人,老人和我们经常合作,保持着深厚的感情。5月的鄯善,天气已经炎热异常了。到达鲁克沁的时候,老人和家里人早已在门口迎接我们了。

吐尔逊-司马义老人是目前吐鲁番木卡姆硕果仅存的国家级传承人,另一个国家级传承人买买提乌拉木已经去世了,这使我们倍加珍爱老人,希望他健康长寿。

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与吐鲁番处于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地缘不无关系。在学者眼里,吐鲁番在文化上是个“大个子”决不是一句妄言。在新疆,几乎没有任何一片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那样丰富多彩。从文化上讲,吐鲁番就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成果,被誉为“丝绸之路露天博物馆”。

那天,吐尔逊·司马义老人的儿子结婚,村里的乡亲们都来了,这使得婚礼成为村里的聚会。其实,在新疆绿洲,这样的事在维吾尔族聚居的村庄是很自然的,大家都当是自己的事。在热闹非凡的聚会上,少不了吐鲁番木卡姆的狂欢,吐尔逊·司马义老人的院子自然成为狂欢的舞台。

吐鲁番地区流传的《吐鲁番木卡姆》版本大同小异,现在存有十一套,即《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鲁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每套《吐鲁番木卡姆》由“木凯迪曼”“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郎且克特”“朱拉”“赛乃姆”“赛勒克”“尾声”八部分组成。十一套《吐鲁番木卡姆》共含66首乐曲,全部演唱需要大约10个小时。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让我耳目一新:吐鲁番木卡姆居然还采用鼓吹乐表演的形式,由一支或几支苏乃依演奏旋律,三对纳格拉(铁鼓)和一支冬巴克(低音铁鼓)击节。著名民俗音乐家周吉先生生前考察,《吐鲁番木卡姆》包含了清代鲁克沁王府的宫廷音乐和民间流行的木卡姆,演唱风格接近《哈密木卡姆》。它的一些曲调与内地汉族曲调相似,常常混杂出现陕西、甘肃民间的曲调。《吐鲁番木卡姆》的特点是第一部木卡姆都有两种不同的演出形式,即歌乐形式和鼓吹乐形式,后者节奏欢快明朗,鼓点花哨多变,使曲调跌宕起伏,更具有感染力。在使用乐器上,《吐鲁番木卡姆》也别具一格,除使用沙塔尔、弹拨尔、独它尔等传统乐器外,还特别突出发挥唢呐、铁鼓、冬巴鼓和大、小手鼓的作用。

《吐鲁番木卡姆》还有一个特色也令人意外,就是其中的“木凯迪满”部分,也称“艾再勒”(意为“两行诗”),这是其他绿洲都没有的。《吐鲁番木卡姆》的歌词除由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组成具有两种语体风格外,还使用了多音节的长句“艾则勒”格律诗,使木卡姆的唱词雅俗共赏、丰富多彩。

《吐鲁番木卡姆》演奏时,每一部都包括“陶库孜能且克特”“叶拉且克特”“居鲁斯”“赛勒开”4种曲牌,个别木卡姆中还串唱“赛乃姆”曲牌。最令人大开眼界是木卡姆中加入的“纳孜库姆”,这是《吐鲁番木卡姆》独有的特色。

在最后的麦西来甫中,让人盼望已久的“纳孜库姆”终于亮相了,许多年轻人也呼啦一下冲进了舞场。纳孜库姆是模拟舞,可以自由发挥模仿鸡鸭,只跳不唱。巴郎子的动作让我们捧腹大笑。只昕村里的乡亲们喊着:“加根儿窘根儿加!”“阿拉买斯嗨!”现场人声鼎沸,欢乐的歌声响彻果园的上空。

吐鲁番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地理与人文具有独特的魅力,许多到过吐鲁番的人,被高昌、交河古城的苍凉之美所震撼,为它一咏三叹。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吐鲁番木卡姆》,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让人们遗忘苍凉,让身体和心灵融入欢乐的海洋。

猜你喜欢
木卡姆维吾尔哈密
音乐歌舞的狂欢盛宴
探析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新时期的传承发扬路径探讨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乐舞之魂木卡姆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