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2010-10-23 05:30崔雪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实验课动手肥料

崔雪梅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土壤肥料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崔雪梅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文章探讨了土壤肥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创新意识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农学、园艺、环境科学、林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实验教学是理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而且是对新知识领域的探索、研究和开拓[1]。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专业(尤其是农、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3]。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教学常常被认为是从属教学,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目标过分强调验证理论,目的在于培训学生的多种实验技能,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在土壤肥料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见图1),教学方法呆板,缺乏灵活性,学生的思想被“固化”,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1 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实验内容由任课教师选定,试剂也是教师提前配制,甚至对一些较难操作的过程,教师为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会自己提前做完。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演示过程及实验步骤,一步步完成机械性操作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和创新。完成实验后,学生仅仅掌握了一种实验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骤,也没有激情去寻找其他的实验方法,这种按部就班的模式容易使学生的思想产生惰性,由于没有参与实验准备和试剂配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土壤肥料学实验课,应该学会认土、评土、用土、改土的方法和措施,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水、肥、气、热及其相互关系、施用原则和施用技术,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壤资源,恰当安排作物布局,因土种植,因土施肥,为学生从事自己的专业奠定土肥方面的基础[4]。在教学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经过探索,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见图2)。

2 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通过

图2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优势:

1)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了课前预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尽管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由于学生缺乏积极性,仅将实验指导“搬”到实验报告上,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引导为目的,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学生分组查阅实验方法、仪器用具、试剂配制方法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带着目的去查找资料,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达到了提前预习的效果。例如,在做“土壤质地测定实验”时,同学们分别采用了“简易比重计法”、“干测法”、“湿测法”,通过3种方法的对比,印象更加深刻。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完成,甚至一些费时较长的实验步骤也由教师提前完成,实验完成后,学生还不知道实验试剂如何配制,限制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也没有从主动探索中获得失败的经历和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没有得到充分锻炼。针对这一问题,在新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实验方法准备相关试剂,教师进行规范指导。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这一过程需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

3)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实验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实验仪器等也是课前调试好,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往往实验做完也不会操作仪器,以至于做毕业论文时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操作,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必立即解答,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答案。例如,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学生查阅资料显示土样称取0.1~0.5g,因为土壤波动范围大,学生不知道称取多少土壤为宜,教师告诉他们:可以尝试称取0.1g、0.2g、0.5g土壤,观察测定结果有何异同。由于带着疑问进行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通过交流促学风。

实验完成后,各小组将实验过程中的疑难点进行交流,交流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为每个同学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讨论交流时通过激烈争论、思想交锋、相互启发,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不但激发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思辨能力,同时对以前没有理解透彻的难点、疑点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间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德国经济学家克罗茨说: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成为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企业的唯一竞争优势取决于其员工的学习能力,即从现有知识尽可能快地产生新的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5]。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专业间的知识点交叉,加上土壤学课程开设专业本来就广泛,而实验课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专业知识要求也更高了。其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科研立项,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例如,笔者在承担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时,指导学生校内立项,研究孝感市郊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立项,既强化了课程内容,也培养了学生不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张雅君,张学文.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8):3-51.

[2] 陈丽华,周骥平.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2-13.

[3] 高小宁,黄丽丽,谢芳琴,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7(3):7-10.

[4] 刘秀珍.《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183-184.

[5] 倪田金,郭维儿.现代企业对高职高专创新人才要求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146.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soil and fertilizer experiment.On the basis of th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eaching model which emphasize on experiment operation by students themselves.The model not only help to stimulate students’enthusiasm of exploring,but also train students’ability of thinking independently.

Key Words:soil and fertilizer;experimental teaching;creative consciousness

Preliminary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Soil and Fertilizer Experiment

Cui Xuemei
(College of Lif e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ogan 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G642.0

A

1671-2544(2010)03-0122-03

2010-03-22

崔雪梅(1979— ),女,云南宣威人,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张晓军)

猜你喜欢
实验课动手肥料
我也来动手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有趣的实验
动手画一画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