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动物药金龙胶囊作用机制的实验探讨

2010-10-29 02:54鲍世铨曾耀辉吴志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金龙荷瘤环磷酰胺

文◎鲍世铨 曾耀辉 吴志奎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虽然目前还十分困难,却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鲜药“金龙胶囊”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尝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以期与中医药界同仁一道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直接破坏癌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和图像分辨率最高的实验仪器。我们曾用该仪器对细胞进行断层扫描,三维重组,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NA 荧光强度分布地形图,研究“金龙胶囊”对U14癌细胞的破坏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金龙胶囊、环磷酰胺、金龙胶囊加环磷酰胺各组均对U14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直接破坏作用;金龙胶囊合并使用环磷酰胺,使U14癌细胞破坏更为明显,核DNA 骨架断裂,荧光物质凝聚、缺损,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

阻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等生物粒子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细胞大小、DNA/RNA 含量、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等)进行定量、快速、客观、多参数相关检测分析的新技术。我们曾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金龙胶囊对U14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荷瘤细胞从S 期向G2+M 期转化,使DNA 合成期的荷瘤细胞增多、分裂期的荷瘤细胞减少,提示金龙胶囊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点是阻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阻滞肿瘤细胞的恶性分裂、增殖。

抑制肿瘤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网络的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一个重要步骤。无论原发性肿瘤或继发性肿瘤,一旦直径生长超过2mm,都会有血管生成并随之发生肿瘤的迅速生长转移。我们采用鸡胚CAM(绒毛尿囊膜)模型研究了“金龙胶囊”对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金龙胶囊”能够抑制鸡胚CAM 新生血管网络的形成。这是该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由于药物通常是经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首先接触细胞膜而发生药效作用,因此,研究“金龙胶囊”与人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可为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提供有用信息。

我们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了“金龙胶囊”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龙胶囊”对人体红细胞膜有着明显的作用。在药物的作用下,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导致膜蛋白构象改变,从而能够影响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跨膜信息传递,影响细胞代谢。同时,膜蛋白构象的变化还会影响Na+-K+泵的工作,致使Na+的外向通量减少或内向通量增加,从而推动氨基酸和葡萄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大大强化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这可能是“金龙胶囊”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协同作用 整体治疗

中医药学实际上早已应用了现代科学中的宏观平衡、模糊逻辑、亚宏观调节等概念和理论。按照辨证论治的规律使用复方,发挥各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整体调节,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正是现代肿瘤免疫学中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概念及生物治疗的方法。简言而之,“金龙胶囊”的作用机理就是改变机体反应能力的整体治疗。

“金龙胶囊”不是单一成分的药物,具有多成分、小分子、高含量、高活性、配比合理等特点,有效成分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天然、合理的配比关系从总体上协同作用,通过营养、代谢、免疫、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调节机体的平衡,符合现代肿瘤免疫学中最新的BRM 理论和生物治疗模式以及正在研究发展的第四代肿瘤治疗模式,因此可将其视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类的抗癌药物。

“金龙胶囊”具有精良的组方、先进的工艺、药理研究上的新设计、新方法以及科学的定位,不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而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念和语言阐述其作用机制。因此,它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猜你喜欢
金龙荷瘤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金龙“入围”之道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绿萝花及其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玉璧金龙
独角莲软胶囊抗人肝癌Hep-2荷瘤裸鼠移植瘤作用及对p53表达的影响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