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控制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10-10-29 07:01杨丽霞
中国经贸 2010年12期
关键词:对策

杨丽霞

摘要:金融危机,行业的不景气再加上较高的成本支出,迫使许多经营者不得不设法严控成本。目前,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还存在成本控制意识差、成本概念模糊等问题,通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从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管理上要效益、通过对标分析降成本,只有规范控制项目成本,才能增强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行业不景气;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眼下这场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令无数企业经受了生死考验,行业的不景气再加上较高的成本支出,迫使许多经营者不得不设法严控成本。做为施工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才能以自身优势占领市场中的一席之地?我认为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低成本优势,就是要为社会提供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关键还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因此规范控制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获胜的法宝。

一、目前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意识差、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工程的中标价格越来越低,加大了项目成本管理的难度,有的项目经理不去积极主动适应市场,更新观念,靠管理创新去创造效益,反而抱怨企业承揽的工程价太低,这种观念不改变势必影响项目创造效益。另外,在项目成本核算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负责人或财务人员,结果造成管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管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管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如果管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工程质量但增大了工程成本;如果管材料的只从工程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2.成本控制的概念模糊,对项目的外延成本控制不够。在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之中,所关注的成本效益往往只计算人工费、材料赞、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工程的直接成本,但是直接成本的控制空间往往又很有限,而忽视了工程项目外延成本的管理效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管理理念,施工企业在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的财务成本管理中,除了对人、材、机、其他直接费的管理与控制外,还必须关注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工程前期与工程竣工后的成本效益。只有在加强工程直接成本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工程施工外延成本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对策如下

1.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实现全员全过程降成本。首先要树立低中标价,高水平管理的思想,必须不断节约和降低成本,才能增加利润。其次应该认识到成本费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成本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还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协作,从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人手,全员全过程的参与成本控制。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预算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并把成本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全过程控制的观念。

2.从质量、工期和安全成本管理上要效益,降成本。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得以实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质量、工期、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出发点,是企业发展的支撑点。

首先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我们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就是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所以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其次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就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企业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要均衡有节奏的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工期、降成本。

最后准确核算和预测并合理控制安全成本,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安全成本支出中,一般说来,安全措施费用、安全管理费上升则安全事故处理费用下降,但也不是安全管理费和措施费用越多越好,合理的费用支出平衡点,是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工程施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是构成安全成本费用支出平衡点的重要要素。只有恰当地确定施工安全措施方案,切实管好安全所用的物资、材料、人员才是安全成本管理的正确之路。

3.以加强对标分析降成本,挖潜力。对标分析就是对照先进的、科学的指标,找出差距,明确差距后通过不断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挖掘自身潜力,优化技术经济指标,追赶先进,从而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开展对标工作需要领导重视,部门参与,更需要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其次要健全对标体系,根据行业指标规定内控指标,纵向与自身比,与历史指标比,肯定成绩,横向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明确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效益。最后通过对标可以看出,有哪些环节是浪费的,哪些费用是可以得到更好的削减,都有匹配的指标去对照和监控。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标分析,缩小与先进行业的差距,降本增效。

总之,在当前整个经济形式不容乐观的背景下,要在项目施工中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规范控制成本,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