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体化透明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2010-11-06 13:08杨银英李卉青隋雪梅朱信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导管

余 艳,杨银英,李卉青,隋雪梅,朱信美

(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210019)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外周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具有减少血管反复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它是临床输液、输血、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牢可以造成脱管、渗漏、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材料也是影响固定效果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新的留置针固定材料不断问世,台湾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了新型一体化透明敷料可更贴近临床使用需求。作者通过对118例住院病患的临床对照试验,将其与几种常用透明敷料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固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

根据血管直径大小,选用合适的导管型号,统一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2~24号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留置。固定留置针的敷料分别为安适康透明敷料[达信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Daxon]、3M Tegaderm(美国 3M 公司,3M)、粘贴手术巾(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3L)和无菌敷贴(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医鼎)。

1.2 受试对象

随机选择2009年6~9月住院且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18例,其中男 59例,女 59例,年龄20~91岁,平均55.8岁。静脉输注的药液主要有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5%~10%葡萄糖水、氨基酸等,特殊刺激性药物排除在外[2]。所有病例按照随机表进行随机分组。A 组:Daxon,6 cm×7 cm,30例;B组:3 M,6 cm×7 cm,28例;C组:3 L,9 cm×6 cm,30例;D组:医鼎,6 cm×7 cm,30例。病例中出现停止输液、出院或死亡、拒绝留置以及异常拔除者均终止试验,不计入统计分析。

1.3 使用方法

选择无溃疡、炎症、瘢痕等局部完好的前臂,避开关节部位进行静脉穿刺,按静脉留置针穿刺常规进行消毒、局部待干,记录留置时间于纸胶布上。穿刺成功后分别使用相应的固定敷料,将敷料中心对准导管部位,从内向外抚平边缘,均匀粘帖,仅对粘贴透明敷料进行计时记录。输液毕,用50 U/mL生理盐水肝素液正压封管。每例病患均行两次外周静脉留置操作,每次置管3 d,2次均使用相同敷料固定,观察其局部反应6 d。每例拔管后按无菌操作对其中一次置管进行细菌培养,用灭菌剪刀将留置于血管内的套管前端0.5~1 cm剪下,收集相关实验室指标。按照设定的观察指标进行记录、拍照、试验、跟进。所有操作均由课题组专人执行。

1.4 观察指标

透气性:在室温恒定时皮肤湿度增加,穿刺针眼周围渗液。采用肉眼和数码相机记录。

便利性:敷料粘贴固定完成的平均耗时(s)。采用秒表记录时间。

安全性:局部脓疡或硬结,发热或红肿。采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

安全性:静脉炎发生。采用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固定性:导管脱出或敷料边缘翘曲。采用肉眼观察导管脱出、数码相机拍照留存敷料卷边。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Mann 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sexac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共有179例需要静脉输液的住院患者初始接受试验,有61例因各种原因终止试验,原因见表1。所有病例全部1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留置导管过程中无严重感染、套管折断等并发症。各组观察结果数据见表2。各组统计结果组间比较的P值见表3。

表1 各组终止试验的原因和例数

表2 各组发生异常例数及发生率

表3 各组统计结果组间比较的P值

结果表明,A组在便利性指标方面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3.1 透气性

在本试验中,B、D组各出现2例穿刺针眼周围渗液现象,而A、C组均未发生。说明达信透明敷料的透气性能较好,不仅能增加病患舒适度,还可将过多湿气带出,保持伤口清爽,促进愈合。

3.2 便利性

敷料的使用要考虑其便利性。本研究比较了达信透明敷料与其它三种材料的固定时间,结果达信组平均耗时最短为10.95 s。这与达信一体化书写纸设计有关,因为使用达信敷料不需要撕下纸胶布再粘帖,又减少因首次没粘帖到位而重新固定所需消耗的时间与材料。达信与3L相比节约了近1/2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护理工作融入更多的时间管理元素。

3.3 安全性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重要并发症。近年来,外周静脉留置技术已经成为基础护理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病患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文献报道,静脉注射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4]。引起静脉炎症的因素有化学、物理、感染、机体等因素[5]。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要求,静脉炎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6]。我国因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高达16.2%[7]。除固定方法外,固定材料的品质对静脉炎的预防能起到一定作用。本试验中仅D组发生局部红肿5例,在细菌学培养指标中,B组发生1例阳性(3.6%),A组与C组各发生2例(6.7%),D组发生3例(10.0%)。表明达信的安全性与B、C2组相近,临床使用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4 固定性

为了避免操作因素对静脉留置针固定时间长短的影响,本研究在试验前参照文献报道的方法统一规范粘帖手法[3]。在各组病例中敷料撕除后均无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套管针移位、导管脱出现象,各组敷料均具有一定粘附力。但是,在所有病例中共发生卷边翘曲27例,其中A组5例、B组11例、C组4例、D组7例,组间差别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达信和其他敷料一样均有良好的固定性。

3.5 其它

贴膜固定法是临床最常用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8]。达信一体化透明敷料属于新型透气性聚氨酯薄膜及涂层,此类材料在医护衣物及医用制品如伤口敷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防水隔菌功能。性着力,融入了现代时间管理的元素。综上所述,在本组试验材料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中,达信敷料透明舒适服帖,利于观察。其留置时间较长,固定牢靠,有效防止了套管针脱落,保证了输液安全。尤其是其一体化书写纸的新型设计,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提升了医疗品质,也为护理工作提供了便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1]李雪芬.两种固定材料用于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7):1749.

[2]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2.

[3]王荃声,郭 敏,冯素萍,等.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10.

[4]蒋冬梅,王曙红,李亚平.复方七叶皂苷防治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B):40.

[5]桑丽清,朱曙东.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72.

[6]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J Infus Nurs,2006,29:37.

[7]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8]王秀华,王晔光.加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92.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