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整合 何时步入“快车道”

2010-11-10 01:56李黎君
山西煤炭 2010年3期
关键词:快车道焦化焦炭

李黎君

焦化整合 何时步入“快车道”

李黎君

核心提示:

焦化行业整合在即,多家企业高度关注,

挑战还是机遇?

焦化整合将如何展开? 企业将何去何从?

据资料显示:占全国焦炭产量40%的山西将以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的方式整合焦化行业。整合分两步走:在2011年之前: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2:000万t:在2012~2015年间: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4:000万t。淘汰规划实施之后:到2011年时:全省保留150家骨干焦化企业:到2015年时:全省只保留60家有实力的骨干焦化企业。保留的60家焦化企业必须是有实力进行兼并重组和产能置换上新上大的企业。

多方文件出台 焦化整合势在必行

备受关注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这意味着山西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次山西煤改可谓重手笔,无论是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整改中显示出来的决心、魄力、战略眼光、执行力度等方面,还是煤改本身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都必将为山西的经济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将开启山西煤炭发展的一个新里程。

2010年,山西省的焦化行业整改也即将提到了日程上来。日前,中国焦炭协会秘书长杨文彪表示:“整合已成各方共识,这是扭转焦化企业多而不强困局的必然选择。”这表明山西焦化行业整合已成趋势,一时间焦化行业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尤其省属的270多家焦化企业,对于他们而言,此次整合迎来的也许不仅仅是简单的挑战,更是这些企业的重要抉择。

如何展开整合?整合的标准是什么?整合后焦化行业的前景如何?焦化企业将何去何从?机遇还是挑战?……几乎所有焦化企业都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对此,本刊就焦化行业整合这个话题依次走访了山西省经济信息委员会、山西焦化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内相关专家及焦化企业等,并对此做了相关了解。

山西省经信委出台的名为《各市分阶段焦化产能淘汰量和焦化企业保留户数》的文件称,到2015年此次大整合在关停兼并200多家焦化企业的同时,将淘汰落后产能4 000万t,在此之前,大同、朔州被要求完全退出焦化行业。具体办法是以产能置换形式做大做强保留下来的焦化企业,山西省经信委还配套出台了《山西省焦化企业产能置换管理办法》。产能置换要在遵循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政府配给、企业有偿购买等方式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此外,山西将充分利用政策、市场准入、环保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引导焦化企业兼并重组,并利用煤矿资源整合的契机,促进煤焦联合。

多年以来,山西省焦炭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0 %和全球焦炭产量的18 %,其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80 %和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的48 %。但近年来,随着大部分钢铁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焦化厂,使得山西省焦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逐年下降,到2009年,山西省焦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已由原先的40 %下降到22 %。 在焦化产业长期粗放发展中,山西省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全省270余家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只有59万t,焦炭产能200万t 以上的只有10家,产能占全省产能的比重不足15 %。全省290余座机焦炉中,炭化室高度4.3米的焦炉220余座,占76 %,炭化室高度6m 以上的焦炉不足总数的3 %。此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2008年,全省仍有约40亿 m3焦炉剩余煤气未实现综合利用而直接燃烧排放,仍有相当一部分焦化企业没有配套建设污水生化处理、煤气净化设施或者虽有设施但不能正常运行,所以焦化企业也应从自身寻求突破,那么焦化企业如何寻求突破呢?首先要分析清楚焦化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焦化企业存在的问题着手寻求出路,一位从事煤炭行业多年的老专家分析指出,焦化企业“小而散”是山西焦化业的一大特点。目前中国炼焦行业中,中小企业占80 %以上,这些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行业的集中度太低,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却不具优势。这样的产业特点导致山西焦化业的不稳定性极大。在业内一些专家看来,焦化业很大程度上是钢铁业的一个附属行业,在国外,独立的焦化企业很少,一般大型钢厂都有自己的焦化厂。山西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形成了大量的独立焦化企业。但这些小而散的企业在面对上游的煤炭集团和下游的钢铁集团时,很难有自己的话语权。而焦化企业的大量存在,也曾多次造成恶性的价格竞争,使得行业在技术发展上的步伐一直比较迟缓。调整产业结构,也正是山西焦化行业协会建议进行行业整合,组建大型焦化集团的原动力。以上种种状况表明,焦化整合势在必行。

2009年,《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提出关于焦化行业整合的思路和目标:基本思路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指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为重点,着力推动焦化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焦化大省向焦化强省转变,推动山西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09年底,焦化产业扭转下滑势头,保持总体平稳运行;到2011年底,焦化产业发展方式明显改变,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到2015年,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区位及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巩固山西焦化产业的优势地位。

《规划》的指导下以及各方文件的精神中可以看出,山西焦化产业调整是山西焦化产业走出困境的阳光大道。调整可以让焦炭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大幅度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话语权。未来在对上下游对话中,可以更有产品定价权。同时,调整也充分说明了山西焦化产业在山西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从企业做大做强、保护环境、提升能源利用率、提高规模效益等角度考虑,山西焦化行业整合也是大势所趋。

焦化行业整合 路在何方?

就焦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方面,山西省焦炭行业专家武小平谈到:“从2004年进行行业清理整顿以来,全省淘汰落后焦化产能近6 000万t。 全省共有270余户焦化企业,焦炭产能200万 t以上的只有10户。山西焦化产业结构取得了巨大成效,一直以来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焦化行业也顺着土焦——机焦——接轨世界的模式发展前进。虽然行业一直在发展进步,但焦化行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仍然很重。”武小平分析指出目前焦化行业存在以下矛盾:“一是利用率不高;二是集中度较低;三是产业技术水平低;四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五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六是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当前是加快山西焦化企业整合的最好时机,企业为应对危机要求合并的愿望比较强,而随着原有焦炭的成本优势和行业政策优势的丧失,也迫使企业加速联合。”

焦化行业整合对于焦化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应该向哪儿走?山西永鑫煤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海耀作为代表道出了焦化企业的心声。他认为,作为焦化企业,目前最关心的就是下一步政府将会出台怎样的整合标准?整合将会给焦化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被整合的话,那被整合的企业又能得到怎样的补偿?……所以,他们现在与所有的焦化企业一样,都是一边充满疑虑,一边又满怀期待。

“事实上没有哪家企业愿意做牺牲品,焦化行业整合一定要考虑到资产处理这个问题,因为资产处理是企业兼并重组最核心的部分。那么企业将做什么呢?”武小平说。“企业首先要对企业自身规模进行一个评估,并了解关于产能集中地、产业布局、技术及设备、综合利用能力、环保治污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突破目前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应该在环保治污方面多做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组不意味着一家独大。当然企业状况不同,所面对的问题也不同。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如果能做到以牺牲换新生,那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还有就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企业必须认清经济发展规律,合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以双重调节为主要手段,积极主动地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把挑战转化成为一种机遇。”

在谈到煤炭重组与焦炭整合之间的区别时,武小平说:“煤炭资源整合的方式对于焦化行业来说,或许并不可以提供借鉴。因为煤炭企业是以国企为主,整合其实是一种资源上的分割;而焦化行业的状况是私企居多,整合其实就是投入上的分割。实际上,焦化行业与煤炭行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一样。首先,焦化行业发展程度不像煤炭行业,其国有焦化产能仅占全省产能的15%;其次,煤炭市场好、盈利能力强,而焦化企业大部分企业亏损,整合更需行政力量推动;第三,目前的整合方案得更多依靠排名靠前的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并没有五大国有煤企那么强的财力和人力。是否能采用煤炭整合模式有待商榷。”

其实在此次煤改取得了的很大的成效以后,利用煤矿资源整合契机也促进了焦化行业改革的步伐,目前我省270余家的焦化企业以私营企业居多,对于私企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首先要想办法保障企业自身的生存,当然如果严格参照准入标准来作为标准的话,那么大多数企业都面临毁灭性的打击,不过在经信委出台的产能置换办法及保留企业数量中提到:到2011年保留150家,还是尽可能地给一些企业留了一些机会。

专家认为,目前要做到第一,明确自身条件和实力;第二,加强企业横向联合,共同寻求出路;第三,要积极转型。这些方面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此外由于焦化产业在化工方面有石油化工无法替代的产品,焦化产业可以在精细化工产品寻求突破。山西焦化企业要加强与煤企、钢企合作,延长产业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仅靠松散的企业联盟,仍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虽然山西焦炭总量较大,焦化企业数量多,但真正的大企业、大集团太少,难以形成合力应对市场变化。目前正是山西焦化行业整合的最好时机,鼓励大企业兼并、收购同类企业,真正推进山西焦化行业的大集团战略。

焦化行业整合是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调整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着山西焦化行业整合能像煤改一样再次为山西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672-5050(2010)03-0024-04

编辑 肖惠

猜你喜欢
快车道焦化焦炭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2020年我国累计出口焦炭349万t
焦炭塔鼓胀变形合于使用评价
野六大行动冶助力教育扶贫驶入快车道
一种O-A-A-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绿豆军团”成长记
高炉喷吹焦化除尘灰生产实践
焦化HPF脱硫液提盐系统介绍
品质工程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