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膜增注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评价

2010-11-15 08:37徐广杰王志国刘成新刘彦丽温丽莉袁玉秀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南桐柏474780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双河润湿性驱油

徐广杰,王志国,刘成新,刘彦丽 余 昭,温丽莉,袁玉秀,王 黎(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南 桐柏474780)

分子膜增注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评价

徐广杰,王志国,刘成新,刘彦丽 余 昭,温丽莉,袁玉秀,王 黎(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河南 桐柏474780)

分子膜增注是一种新型的增注技术,它是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力,膜剂有效分子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超薄表面分子膜,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降低界面粘滞阻力,增大水分子扩散能力,使岩石表面更加亲水,从而达到增产、增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地层物性比较差、亲油岩层,效果明显,在双河油田现场应用中得到证实。

分子膜;润湿性;增注;双河油田

双河油田是一个注水开发的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储层纵向及平面上渗透率差异大,欠注井层逐年升高,主要集中在低渗油层,大部分井层采用常规酸化或升压措施后仍然无效或有效期短,为减少酸化增注和作业成本,诸如分子膜增注的非酸化增注措施显得异常迫切。分子膜能够改变固液界面、油水界面的润湿性,降低粘滞阻力,降低毛细管阻力,消除油堵、水堵伤害,达到增注的持续有效。该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应用中均见到了好的效果。

1 分子膜增注的研究

分子膜(SUN-MD活性分子)是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力,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超薄表面分子膜,改变固液界面、油水界面的润湿性,降低毛细管阻力,增大水分子扩散能力,使岩石表面更加亲水,提高水分子的运动扩散力和驱油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1.1 改变润湿性

分子膜通过吸附改变油水液-液界面的润湿性,降低毛管压力。

1)分子膜可拉成5~10cm长的细丝,使油湿孔隙壁上的吸附油流动,即孔隙半径增大。

2)分子膜可使岩石表面由油湿或水湿变为弱水湿;同时可降低粘滞阻力和毛管阻力。

1.2 降低注入压力

分子膜可降低致密超低渗透注水井的注入压力。表1为分子膜剂驱与注入水驱压力对比表。

表1 分子膜剂驱与注入水驱压力对比表

从表1可以看出,分子膜驱油剂可使注入压力降低3~5MPa。用于储层物性差、常规酸化无效井层增注,能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

1.3 提高驱油效率

取0.3%~0.5%的sd-2-1分子膜剂,放在水中搅匀,放置1d以上。对实验岩样(岩样号2-108/153-1,孔隙度7.47%,渗透率0.108×10-3μm2,孔隙体积30.4cm3,外观体积28.57cm3,截面积4.95cm2,长度5.78cm)注入孔隙体积为0.3~0.5PV的该分子膜剂,效果最好。

取不同浓度和体积的分子膜剂共进行了55次分子膜剂提高驱油效率试验(图1)。提高驱油效率大于20%的15次;提高驱油效率10%~20%的36次;提高驱油效率2%~10%的3次;提高驱油效率0%~0.1%的1次。平均提高驱油效率12.8%。

图1 分子膜剂驱驱油效率曲线

2 分子膜单井降压增注实验井效果评价

双H5-10井是双河油田江河区2008月10月12日新投的一口注水井,射孔层位核三段Ⅵ油组81、91、101共3个小层,全井合注,配注40m3/d,投注后在泵压16.2MPa、油压16.0MPa压力下全井不吸水,欠注严重。按照以往的工作思路,就是采取常规酸化措施解除近井地带污染堵塞,扩大吸水通道,达到解堵增注的目的。但是常规酸化存在二次沉淀污染,易对地层产生新的伤害,重复酸化次数过多更容易伤害地层骨架,造成地层出砂,并且酸化的费用也比较高。因此,为了减少地层伤害,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决定对双H5-10井实施分子膜不动管柱增注措施。双H5-10井基础数据见表2。

表2 双H5-10井基础数据表

从表2可以看出:①该井Ⅵ81、Ⅵ101小层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石蜡析出堵塞了孔隙道;②Ⅵ81、Ⅵ101小层胶质沥青含量偏高,增加了粘度,增加了流动阻力;③Ⅵ91、Ⅵ101小层泥质含量较高,堵塞了孔隙道。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该井适合分子膜降压增注。按表3配方对双H5-10井实施了分子膜降压增注。

表3 入井液配方设计表

2008年11月措施实施后,该井由不吸水达到日注水45m3,达到配注要求,增注效果显著。

3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2009年3月1日至7月13日开始对欠注严重的H8-408井、H11-13井、H11-10井、H9-187井、双泌48井、H6-208井等6口注水井进行了分子膜增注。其中H11-13井、H11-10井在该次分子膜增注前,分别采用过常规酸化增注改造3次,无效。

对这6口井采用了低伤害缓速酸+分子膜的增注方式。低伤害缓速酸可扩大地层渗流通道,解除地层深部堵塞,减少二次伤害。6口井的分子膜增注效果见表4。

表4 分子膜增注效果对比表

该次主要筛选的双河油田低孔低渗物性差以及由于水质和相渗影响,多次改造效果差等原因引起的欠注严重的井进行了分子膜增注。从表4可以看出,6口井合计日增注221m3,从总体上看,增注效果显著。

4 结论及建议

1)分子膜剂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能够扩大地层绝对渗流通道,解除近井污染堵塞,恢复地层自身通道,改变储层润湿性。实验井双H5-10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分子膜用于储层物性差、常规酸化无效井层增注,能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常规酸化增注无效的井(H11-13井、H11-10井)采用分子膜增注,日增注100m3,增注效果明显。

3)常规酸化存在二次沉淀污染,易对地层产生新的伤害,重复酸化次数过多更容易伤害地层骨架造成地层出砂,并且酸化的费用也比较高,与常规酸化增注相比,分子膜增注不伤害地层,成本低,施工方便,不污染环境。

[1]高芒来,王建设.分子沉积膜驱剂对油藏矿物润湿性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4,19(6):48~53.

[2]高芒来,刘超,盂秀霞,等.MD-1膜驱剂溶液的性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1):1~5.

[3]徐赋海,赵立强,肖建宏,等.分子沉积膜驱油技术研究现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1):95~98.

[4]张维申.辽河油田欢2-14-16块MD膜驱油试验结果[J].油田化学,2008,25(3):277~280.

TE357.6

A

1000-9752(2010)05-0323-03

2010-07-22

徐广杰(1979-),女,200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地质开发管理工作。

[编辑] 萧 雨

猜你喜欢
双河润湿性驱油
绥阳双河洞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水土保持助力双河镇大田村实施精准扶贫
等离子体对老化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润湿性和粘接性的影响
预润湿对管道润湿性的影响
第五师双河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无机盐对气藏砂岩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利用表面电势表征砂岩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