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的启示录——谈《少数派报告》中的新媒体元素

2010-11-16 03:19俞佳
电影评介 2010年4期
关键词:克鲁斯汤姆个性化

好莱坞大片《少数派报告》,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人类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汤姆•克鲁斯在一个巨大的触控屏面前,用手指潇洒地指指点点,隔空即完成了很多智能化的操作;眼睛成为识别身份ID的通行证,公共区域被24小时的监控着;遍布华盛顿街头的交互式电子广告牌,为客户量身推荐符合其特征的个性化产品。

虽然该片是一部科幻片,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被拟定在40年之后的2054年,但是,随着科技与商业的发展,发生像影片描述的那样,到处充满着交互式的媒体也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上,短短几年时间,电影中所演示的未来技术,现在已经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双向互动和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影中的一些虚拟道具和场景已成为现今新媒体技术开发的成果。

然而,任何新兴的产物都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让这把“双刃剑”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基于这种认知,若将《少数派报告》作为新媒体发展的启示录来看,分析片中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或许也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启发和借鉴。

《少数派报告》中,我们每天看到的是全息图象的电影、广告,电子报纸和招贴;交通网络是智能控制的立体型高架;被装载在玻璃片中的影片,通过立体全息投影技术使影片中的人物鲜活呈现在自己眼前。这些并非只是编剧导演们的想象和创造。斯皮尔伯格在拍摄前,曾专门会同一批来自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讨论未来50年人类科技的发展走向和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影片中,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发生前,通过犯罪预言师组成的系统预知它的存在,并阻止其发生。将人的梦境以视频的形式采集下来听似幻想,但如今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利用新技术把这种幻想向现实拉近一步。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学家杰克•加伦特和西本伸志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电脑把人们看到的事物或回忆中的情景转化为模糊的视频图像,并取得实验成功,那么看来记忆存储便也指日可待了。

汤姆•克鲁斯操作巨大的显示屏,重组案件片段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而今,这种支持多点触摸的互动全息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实,被运用于某游戏系统中。同时某品牌笔记本也运用了手势控制技术。通过追踪人体的手势动作来简单的操控电脑。该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它可以提供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让电脑可以学会主动适应人,而不必人去适应技术,从而清除电脑大面积、全民普及的障碍。

在电影中,当汤姆-克鲁斯从一块啤酒广告旁边走过时,那块招牌认出了他的身份,还招呼他说∶“嘿,约翰,你看上去可以一享健力士啤酒啊!”当我们看到商场、超市等视频广告的时候,可知有一天,广告也在看我们?美国一家公司日前开发出了一种智能的广告播放系统:借助安装在广告显示屏背后的摄像头,该系统可以判断注视广告画面的人的性别和年龄,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播放产品广告。虽然此套广告播放系统还没有智能化区分具体个人的地步,只是借用了其创意而已。但广告业界人士认为,利用该系统可以收集和统计关注产品广告的人次等数据,这对产品生产厂家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每个企业可以为每一个客户提供真正的个性化的体验,似乎是妙不可言的事情。个性化听起来很好,但有一个问题,想要一种个性化体验的人中,有63%的人却不想为此而披露他们的个人信息,对隐私的关注在不断地增加。在广告屏背后安装摄像头对人进行“监视”的做法,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在电影中,个性化广告是通过人的生物识别来制作的,试想一下,你是否想让商家存取你的拇指指纹以及对你的视网膜扫描?

而实际上在电影中,无处不在的瞳孔虹膜识别系统以及热能量搜索蜘蛛,这些高科技早已使人们无处遁形。正如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所说:“我们现在拥有的小小隐私在30年后就会完全消失,因为科技能够透视墙壁、屋顶看穿每个人生活的隐私、看穿每个家庭。我想这些侵犯会对社会造成伤害。”

在未来高科技无处不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可否做出更多的选择?某些新媒体信息对于强迫接收者来说就是垃圾信息,他们对发布信息的厂商印象会非常恶劣,这对于厂商来说收到的只能是负面营销效果。想想那个被汤姆•克鲁斯远远扔出的吵闹盒子吧。

影片中FBI官员说:技术让人信赖,而这种迷恋最终导致的是错误的对技术的信仰。在这里,FBI官员似乎保守,看似对新技术充满了自我防御性的抵触。但如若同电影中那般为了那某个系统将活生生的人作成木乃伊般的僵尸,浸泡在液体中,把她们作为一个零部件来利用,这就有违“科技以人为本”了。

从《少数派报告》中流露出了对科技发展所导致的后果的担忧。然而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不同的使用者及其利益相关者,运用同样的科技,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结果。科幻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鼓励人们使用及发展高新科技,而是认清其双刃剑的本质。

随着我国适用人群的不断壮大,新媒体发展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鉴于新媒体的爆发性发展,除了在传播手段上,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冲击,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因势利导,让这些新事物能带给我们更多生活上的便利,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些才是所有新手段新技术最原始最基本的宗旨。

[1]《多点触摸 LCD显示器的未来》,蒋赞一,微型计算机

[2]《企业短信网址:让目标群体主动沟通》,林 萍,新营销

[3]《怎样说服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等待猫吠》,布莱恩•艾森伯格 杰弗瑞,中信出版

猜你喜欢
克鲁斯汤姆个性化
贪吃的汤姆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不怕你惦记
汤姆·克鲁斯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烙饼超市
高楼上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