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剧团与现代戏曲

2010-11-16 07:09刘正阳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现代戏舞台艺术淮剧

■刘正阳

当下剧团,尤其是基层剧团,近三十年来,生产剧目难,演出市场窄,已是不争的事实。生产剧目难,难就难在资金难筹,选择剧目稍有不慎,轻则经不起折腾,重则一蹶不振;演出市场难,除了演出场地锐减、观众群体萎缩外,当代戏曲观众对新剧目的欣赏选择上,越来越挑剔。古装戏隔靴挠痒,难以拨动当下观众的心弦;现代戏,若不“三贴近”,则被视为无病呻吟,站着说话腰不疼。当下剧团如何选择生产现代戏曲,已成了许多戏剧团体正在思考和摸索的新课题。

江苏省淮剧团座落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盐阜地区,建团六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创作演出现代戏,并且以现代戏剧目为抓手,出人出戏出作品,较好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贴近时代的主题,搭建一个追求完美的团队,参加一番立戏扬名的赛事,开拓一片效益显著的市场。

一.选择一个贴近时代的主题

任何一部戏,都有它鲜明的政治主题,即使在某些贴有人性主题的戏剧中,依然隐喻着一定的政治倾向元素。主题是戏剧之魂,有人甚至认为:戏剧成败,主题一半。戏剧主题选择的得当与否,事关戏的全局得失。古装戏亦是如此,现代戏更是如此。江苏省淮剧团在几十年尤其是近些年的现代戏生产过程中,虽然不唯主题先行,但是在主题的选择上,慎之又慎,始终追求戏剧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创作于八十年代的《打碗记》,击中了当时社会上较为严重的不敬老现象,说的是家长里短,扬的是民族美德,绽的是人性温馨。由于主题切入准确,该剧一经面市,便受到了观众和社会的热捧,演出超千场,晋京展演,誉满京华,并且受到了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文革结束,但是十年浩劫留给千家万户,尤其是平头百姓的精神伤痛久久难以愈合。江苏省淮剧团据此创作了《奇婚记》,由于政治原因的老少婚配,名为夫妻,却情同父女。这种精神、情感、人性上的折磨和压抑,惊天地、泣鬼神。《奇婚记》深刻的主题,使该剧在全国现代戏会演中一举夺魁,剧团再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缔造了淮剧剧种的高峰。

主题贴近时代,是一出现代戏成败的首要命脉。

二.搭建一个追求完美的团队

如果说剧本是一剧之本,那么二度呈现的精当体现,同样至关重要。许多戏剧团体的许多现代戏,看戏不如看文本感人,其主要一点就是创作团队的局部失衡和短腿。江苏省淮剧团在创作生产现代戏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团队力量的均衡,力求搭建一个追求完美的团队。《奇婚记》采用了本土导演与学院导演相结合的方式,使舞台呈现既具戏剧唯美,又不失剧种乡土;音乐创作采用专业作曲与主要演员互补的方式,使剧目声腔既具整体布局,又凸显演员的个性化体现……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太阳花》,为了在更高水准上更完美地体现这样一个民族主题,剧团特邀了全国一流导演余效予执导……同样是抗战题材的《唢呐声声》,剧团特邀了国内顶级导演艺术家谢平安执导,并且还邀请了兄弟剧团的一流作曲家、舞美、灯光、服装造型设计师加盟……这些超强水平的艺术家加盟,整体上体现了艺术创作追求戏剧完美的宗旨。在坚持主创人员优质化的前提下,剧团不遗余力地推出一流的演职人员,使之在剧目生产的一条龙流水线上,每个点都力求完美。

由于一次次、一个个追求完美的创作团队,使江苏省淮剧团的系列现代戏,硕果累累,从而成为省内外的得奖“专业户”。

三.参加一番立戏扬名的赛事

每一部现代戏的诞生,走向社会,为团体争光,为剧种争荣,成了江苏省淮剧团在现代戏推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让剧目在更多更高的艺术平台上展示,才能提高剧目和剧团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达到出人出戏作品。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系列现代戏 《打碗记》、《奇婚记》、《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等剧目,均先后参加省、国家级艺术大赛若干次。通过这些剧目的参赛,剧团屡获殊荣,多次在全国现代戏(评比)展演中披金挂银,并多次在省级大赛中金榜题名,尤其在2005-2010年五年时间内,相继推出三部现代戏力作,新版《太阳花》荣获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榜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这也是至今为止淮剧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走得最近的一次;《一江春水向东流》再次荣获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唢呐声声》参加世界戏剧节展演,又一次荣获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通过这些现代戏精品力作的展示,使淮剧和剧团走出地域,走出江苏,走向全国,也为江苏省淮剧团铸造了一块以创作演出现代戏著称的金字招牌。同时,两个演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十多个演职员相继晋升为一、二级艺术职称,从而实现了以戏扬名,以戏兴团的艺术战略目标。

四.开拓一片效果显著的市场

任何一部精品剧目,只有通过演出检验,赢得观众、赢得市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才可谓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近些年,江苏省淮剧团由于“货架上有好货,仓库里有新品”,所以市场开拓一路飘红。《打碗记》演出超千场,《太阳花》演出时间逾十年,《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多次受到农民观众、农村市场的邀演,特别是新版《太阳花》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后,启动跨省全国巡演计划,出江苏,赴浙江,下海南……使淮剧首次走出江浙沪,亮相两广地区,且单场票房收入近十倍增加。

江苏省淮剧团近些年创作演出现代戏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一个贴近时代的主题,搭建一个追求完美的团队,参加一番立戏扬名的赛事,开拓一片效益显著的市场,就一定能够在当今戏剧发展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走出一条以现代戏养团养艺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现代戏舞台艺术淮剧
舞台艺术中演出监督的重要性分析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戏曲现代戏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获奖名单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
黄梅戏《雷雨》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黄梅戏《风雨丽人行》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