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思考
——戏曲市场的前景

2010-11-16 07:09任有胜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剧目文化产业戏曲

■任有胜

我是一位戏曲工作者,几十年来,曾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样板戏时代,到七十年代末的老戏开放,戏曲的大繁荣时期,至八十、九十年代的戏曲底谷,和二十一世纪文化体制改革的到来。近些年来,“文化产业”成为了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词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来完成。我省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全省各市县院团转企走文化产业化的改革之路,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实属事在必行,刻不容缓。从宏观上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理所当然属于文化行业的戏曲演出业必然被列入文化产业大军之中。由于现代高新科技革命而引起的文化生产方式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使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发生巨大的改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逐步失去了主导地位被边缘化,中国戏曲就是其中之一,多数剧种几乎丧失了基本的观众群,江苏梆子戏的观众年龄层多以老年人为主,消费层次上多以消费层次低的低收入者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这个曾经是广大人民文化娱乐生活为主要支撑的艺术形式失去了以往的光彩。黯然徘徊在文化市场的边缘。

戏剧走入市场一直是众多戏曲院团,认真探讨研究和努力实践的目标和课题。戏剧能否进入市场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热情所能决定的,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要看戏剧是否真正具备了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二是要看社会是否为戏剧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戏剧具有商品属性,而且现代人也把看戏当作文化消费,因此,对戏剧能否进入市场问题,似乎可以作出肯定性的答案。但认真思考一下,这答案又未免牵强,而且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难题尚未解决。

戏剧产业化必然面临一个问题,市场问题,当前最大的演出市场是政府买单的市场,如:戏曲团体的重点剧目主要靠政府、争取全国大奖,省精品工程剧目,这类剧目都是大制作,制作成本高,动辄上百万的制作费用,离开政府支持根本不可能制作如此之大型剧目。剧组汇集了各路主创名家精英,大部分经费被外请的编剧导演和各种设计主创人员拿走,真正本团演职员根本没有报酬。由于制作成本高,基本上演一场赔一场,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演出难以为继,得大奖的剧团总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市场,赛场,抓哪个场,抓一场是一场,抓住了赛场对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做到了出人出戏,出精品。

在演出市场萎靡时,我们也曾创作了定向剧目儿童剧“跳动吧太阳”、“风筝飞起来”到各地演出,主动去开拓市场,我们到过天山角下的新疆,也到过内蒙草原、呼和浩特,由于市场的不规范,也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市场建立,受到了各种制约,同时也就会面临多种困境。

在苏北,农村是戏曲的重要演出市场,农村需要戏,农民爱看戏,但是你让他掏腰包没那么容易,农村演出一般都是县乡政府或农民企业家请客,以包场形式运作的演出,这种演出往往报酬很低,3000元-2000元一场,农村市场属于低水平的市场,而且基本上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即便如此,戏曲的农村演出市场也在出现萎缩之势,我市曾搞过“114工程”送戏下乡,到114个乡镇演出,演一场换一个地方,不仅成本高,损耗大,演出质量更无法保证。我的总体意见是:戏剧可以进入市场,但不具备完全进入市场的条件,它应该是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剧种剧团而定,不搞一刀切,当然,在实践中还可以不断探索。作为文化产品,戏曲离不开所属时代的经济环境,在现阶段我国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戏曲或者走出一条市场之路,重新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获得再生;或者成为博物馆艺术,为后代保留一份艺术资料,发挥历史、文物、甚至旅游资源的价值。虽然有些剧种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艺术传承的任务很重,但是相当一部分戏曲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这既有赖于政府支持,同时更要发挥戏曲从业者自身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戏曲的商品价值活力。

猜你喜欢
剧目文化产业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2013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