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之一二三

2010-11-16 07:09董蓓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形式技巧

■董蓓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朗诵是最直入人心的艺术。这的确是一个很绝对的讲法,不用含糊地说“之一”之类,因为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是表情达意的最直接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语言,第一位的作用就是传达信息。所以,“朗诵”的形式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语言手段,而内容则是创作者的真实感受,“把真实的感受说出来”这是多么直接,多么美妙的创作啊!【1】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跟着感觉走,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着手才好,今天我试图将感性沉淀,理理思绪,归纳出朗诵之一二三来,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大家交流经验,仅供参考。

首先是稿件准备一二三。一般在教学中,我们通常说“备稿六步”。所谓备稿六步,就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2】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步骤更偏于文学分析。我这里说的三步则是背景资料整理、字词句分析和表达形式处理。背景资料整理包括了所有案头准备工作,特别是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和作者其他相关作品阅读、相关评论等。

在这第一步的准备中,现在海量信息量的网络成为了第一位的信息源。以前往往需要长时间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现在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能获得很详尽的信息。而且借助网络,我们除了点与点的联系即作者、时代等知识点的联系外,还非常方便的进行面与面的比较分析。比如准备食指的诗作《相信未来》,我们除了在网上查到“食指生平”之外,还可以查到食指、北岛、海子的比较分析,更可以查到不同时期的食指访谈文章,以及其他作家对食指的理解评价等,相对于文学课本里的作品分析,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多方位的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了。

第二步:字词句分析。“字”包括字音、调值、理解等。有时我们看似简单的字却并不简单。比如,在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一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个“看”究竟怎么读,恐怕不是查下字典就能明白的事。这就必须要多查资料,多问专家了。根据吟诵方面的知识,又根据好几篇相关学者的研究型文章,我们才敢肯定“kan”的阴平发音。“词”包括轻重格式、必读轻声、变调、儿化等。在作品中很多词并不是必读轻声词或必读儿化词,在朗诵时就要分析语境了。

第三步:表达形式处理。在这一步才开始分析高潮在哪,是弱起还是强起,抑扬顿挫等问题。我经常看到有学生在准备的稿件上标满了注释,有各种符号或是解释,都是老师上课时的抑扬顿挫的注脚。当然我们常说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请注意初学者尚可理解,但是入门的朗诵者切忌模仿了。外部节奏一定是由内部节奏控制的,心里的切实感受才是根本。不一样的朗诵者,赋予了作品灵动性。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3】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无法确定的说他那晚究竟喝了多少酒,是微醺还是大醉,是苦闷大于洒脱还是狂放大于矜持,我们无从定论,所以朗诵者的创作空间是极大的。不拘于形式,敢于尝试,是要大大鼓励的学习态度。这首词处理得豪放很美,处理得婉约也很美,只要是真实地感受苏东坡,真诚地表达自己,形式处理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当然要注意不违背作者意图、不违背时代背景、不违背诗词音顿率。

其次是心理准备一二三,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如何去做?

第一步要问的问题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大可延及哲学范畴,“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等,这不是我们思考的内容了。我这里问的“我是谁?”就是指在所准备的稿件中,这个表达主体对象到底是谁。这不仅仅是谁是作者的问题,而是朗诵者心理的准确定位的问题。

①“我”可以是作者,那么是作者的什么创作时间段呢?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在《声声慢》一开头,作者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明代才子杨慎作《词品》中说道: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4】秦七为秦观,黄九指黄庭坚,杨慎将这三人比较,也说明了李清照不同于一遍闺阁词人的性情气度。那么如果“我”是李清照,那么是什么时间段的李清照呢?查阅资料后确定是她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5】这篇作品中的愁,是过尽千帆的阵真正的愁苦,再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与之早期作品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或是“薄雾浓云愁永昼”里的凄美也大相径庭。可见,“我”在不同的心境这下,风格基调是决不一样的。

②“我”是一个想象中的人。比如北宋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中的主人公当然不是作者自己,而是一个想象中间的人物,她可以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她可以着一身红衣,如红拂女般热情;她可以着一身素服,如妙玉般清雅;她可以装扮偏粉红色,也许娇羞不禁;她也可以身穿一身黑衣,心如寒冰般生活……这个“我”就要看创作者如何定义了,越准确定义性格特征,理解越深当然感受越强。

③“我”也可以是欣赏者。不一定那样的投入角色,扮演作者,“我”可以是一个旁观者,在理解在欣赏作品,虽然在表现力上较上两种稍弱,但有时的确作品与朗诵者差距较大,比如岳飞《满江红》,若由女生来念,客观上不可能是作者了,那么“我”可以学习、欣赏之,并把感受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谁说投入的欣赏本身就不是一种艺术表现呢?

第二步要问的问题是:我的目的是什么?朗诵不能无的放矢,仅仅是把字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目的也不能仅是歌颂或抒情这般概括笼统,目的一定要明确。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作者的目的是感慨自己的今昔对比,表达对于现实的无奈,对于往昔的怀念。基于这种目的,朗诵时绝不可高潮迭起,铿锵有力,我曾玩笑地对一个激动慷慨的学生点评:若李后主如此激昂之目的性,其复国有望矣。

再如作品《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茅盾文集》后记中,作者这样写道:“祝福这些纯洁而勇敢的祖国儿女,我相信他们不久就可以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英姿也将在文艺上有更完整而伟大的表现。”可见,作者不仅是在赞颂,而且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6】高度赞扬,并激励大家学习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作者的意图。而作为创作者的“我”,更可以再次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将目的定位在今天的中国,更需要这种朴实的坚韧的意志,和这种紧密团结高度统一的纪律性,所以要号召受众们为了中国的腾飞摒弃“楠木”似的“高贵”,学习白杨树的这种精神和意识,这样更符合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理解作品,朗诵时报以这样的目的,也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第三步要问的问题是:我要如何去做?到这一步是我们通常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考虑的外部技巧处理问题。在这里也要分为三步,一是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轻重格式等。二是气息处理,包括自己的个性处理技巧等。三是感受处理,包括具体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感受准确度。这一步当然是最复杂的,但也是最吸引人的环节。在这一步中,要重点提出的是内部技巧为因,外部技巧为果,切勿本末倒置。我们经常说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同样重要,但实际上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不是并列的、没有主从之分的,在两者之间,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是“皮”,形式是“毛”,“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英国美学家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朗诵正是这样一种艺术:真诚地感受,准确地表达,用心正音,用爱发声!

最后,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站在台口或坐在话筒前,再静静心,理一下思路,一.稿件准备充分了;二.心理准备做好了;三.忘掉那个生活中的自己吧,“我”是属于那篇作品的,真实地感受,真诚地表达,真切地体会朗诵艺术带给我们的美妙吧!

注释

【1】http://baike.baidu.com/view/254263.htm

【2】《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第2页,主编付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苏东坡传》林语堂著,第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4】《婉约词》主编惠淇源,第22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

【5】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468507.html

【6】http://baike.baidu.com/view/493188.htm

猜你喜欢
形式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因式分解常用变换技巧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指正要有技巧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曲线运动考点的梳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