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在柳琴戏里的伴奏作用

2010-11-16 07:09姜妍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柳琴竹笛笛子

■姜妍

李白诗中写到:“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龙与凤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崇高最美丽的化身,而笛与箫就是我们音乐化了的龙与凤。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竹笛作为我国的民族器乐之一,经过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沿革过程后,形成了现在我们所演奏的六孔竹笛。它是由吹口,膜孔,六个指孔,后出音孔和前调音孔构成的。这小小的竹笛在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江苏柳琴戏它主要是以主弦乐器柳叶琴而命名的,腔调婉转动听、以民歌小调为补充组成唱腔和唱段,虽有板腔体音乐发展趋势,也留有联曲体音乐的痕迹。竹笛在乐队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吹管伴奏乐器之一。它发出的声音明亮悦耳,给高音声部增加了不少色彩。它表现出来的音色线条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彩霞一样,围绕在主旋周围,把柳琴的音色修饰得更细腻婉转。竹笛在一般的唱腔中随着主旋唱腔的旋律变化而使用颤音,叠音,打音,滑音,腹震音等技巧。一般在一部戏曲作品的开头也就是引子部分,大多运用竹笛来引出故事的情节,笛子的一串琶音也就能代表了故事里人物当时的喜悦心情,也能表现出春暖花开的一丝暖意。这就需要我们笛子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娴熟精湛的演奏技巧了。我们要根据剧中的情节,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把剧本所要表现的情景完美的演奏出来。笛子声音本身就很明亮,所以在为唱腔伴奏时,我们要拖住唱腔,不能高于唱腔的声音,否则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了。我们在吹奏时不是光顾自己的音色音准,而是要听其他人的音准,我们要使声音能够很和谐的融到一起,这样整个乐队出来的音乐才是乐音。

2009—2010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孽海花》终评验收汇报演出,我在乐队担当笛子声部的演奏,把笛子的技巧很恰当地运用到了乐曲中。我首先理解了故事情节,把握了剧本的主题思想,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个主人公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所表现的情绪变化及心理地活动。我要与乐队很和谐的进入,来对剧情进行烘托和渲染,把人物的个性与形象塑造得更鲜明。

故事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展开的,主人公穷儒王魁冻坏了双腿饥寒交迫流落街头,被敫桂英相救,二人一见钟情,并在海神庙焚香立誓,结为夫妻。王魁进京应试,敫桂英送至海神庙,俩人再次盟誓:“男不重婚,女不再嫁。”后王魁高中,竟招赘相府,休弃桂英,敫桂英悲痛欲绝,到海神庙哭诉冤情,怒打海神,自缢庙中。桂英鬼魂追至相府,以情探之,王魁反语相讽,乃至以死相胁。桂英怒极,终将王魁活捉。开头引子的那串三连音琶音,我用了连续单吐把节奏的速度扣得很紧凑,表现出当时的气氛很紧张,体现出剧情中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把音乐的气氛烘托到高潮引出主人公入场。虽说单吐这一技巧并非很难,但是演奏时要注意三连音的速度与每个音的颗粒清楚。要与乐队其它声部严丝合缝地配合在一起。当描写一段月色下杜鹃啼鸣,引出主人公敫桂英为夫求香保平安这个剧情时,经过作曲老师的提示,和自己对剧情的理解,那一段笛子主旋我用了大G调曲笛,用新笛的音色吹出剧情里所要描写的夜深人静,主人公那种心事重重,烧香祈求希望夫君的双腿早日康复的急切心情。如果这段旋律还是用常规的D调笛子演奏的话,经过自己的反复比较,用心去体会当时的情景,那个音色达不到剧情里所要求的气氛。还有这场戏的尾声音乐,当时剧情已经描写到王魁的魂魄已经被敫桂英带去的两个小鬼勾走了,留给伴唱,唱出了这段故事的美满结局。其中笛子声部的三组六连音琶音填充了其他声部的和声色彩,每组六连音琶音就像一只七彩的小蝴蝶一样在主旋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这也让观众们感觉到剧情结束后的一丝美感,这样处理正和剧情遥相呼应,忘恩负义的王魁应受到的惩罚。所以在整场演出中,根据每场戏的情景和人物内心活动我把竹笛里的技巧运用自如地贯穿了进去。

虽说竹笛在柳琴戏中不是主奏乐器,但是丰富了乐队的音乐线条,在柳琴戏的乐队中可谓平分秋色,如果少了它那么乐队的整体音色则缺少了一丝柔美与细腻。

猜你喜欢
柳琴竹笛笛子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My Mother
我的坚守
临沂地区柳琴戏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承研究*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