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文化活动题材的挖掘与创设

2010-11-16 07:09张天舒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创设特色群众

■张天舒

群众文化是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群众文化的社会职能作用往往通过活动这一途径来实现,活动在群众文化体系中处核心地位。

当前,群众文化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文化单位利用本地人文、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等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项目,深受群众欢迎。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提炼,经过长期积累、实践检验、社会认可和时代提升,形成群众文化品牌,这些活动显示了群众文化的档次和品位,不仅在当地发挥着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且辐射周边,具有鲜明的独特品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化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打造群众文化活动项目需要文化工作者创新文化理念,进行新探索,寻求新突破;需要战略研究和项目策划;需要进行品牌的打造和运作。在策划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项目过程中,活动题材挖掘与创设是重要的关键性步骤,群众文化活动题材是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所要依托的主要事件或依据,群众文化活动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活动题材选择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新颖,从根本上看,活动题材挖掘与创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就群众文化活动题材挖掘与创设谈几点想法。

充分挖掘历史题材和区域特色。历史题材型文化活动,是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创建的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历史题材,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弘扬地方精神,为地方增添鲜活的人文内涵,山东省临沂市依托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颜真卿,成功举办了8届书圣文化节,组织了专场文艺演出、中国王羲之书法艺术大展、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等大型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让临沂市广大市民铭记故土的光辉历史和先进文化,提高了临沂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让历史名城焕发出新的文化媚力。又如株洲炎帝陵祭陵文化活动的举行,也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案例。

地域特色文化活动是依托自然地理特征创建的群众文化特色活动。不同地域,乡风民俗各不相同,如何打造特色活动项目,找准本地文化特质和文化优势至关重要。如通州市五接镇是南通市哨口风筝的发源地,五接镇通过开展活动、成立协会、开办培训班、建立博物馆等途径,传承和发展风筝文化,使风筝文化成为当地显著的文化特色。我省常熟市董浜镇的徐市灯谜、张家港市塘桥镇的围棋文化、扬州城北乡的田园书画等,也是找准文化优势,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项目的成功典范。

各地都有自己丰富的人文资源,挖掘历史题材,可以满足群众对家乡历史变迁的探究兴趣和愿望,用曾经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活生生的人和事激励和教育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爱家乡、爱祖国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把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史实故事、传奇人物、老城旧事、史志古迹、民风民俗等历史传统文化内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相融合,创设群众文化特色活动项目,可以提升文化活动品位,打造地方的文化底蕴,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推进群众文化的新发展。

“非遗”是活动创设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部门重要工作内容,承担着大量的普查、资料整理、名录申报和保护任务。一些地方利用当地非遗资源,是打造群众文化特色活动项目,用“活动”这一活态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弘扬。如镇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的重要发源地,他们在普查搜集、编印资料、抢救发掘文化遗产的同时,举办金山脚下话“白蛇”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开展民歌演唱会、民间故事会、民间文艺会、非遗研讨会、登山赋诗会等l0个项目,活动贯穿全年,口头文化遗产《白蛇传》被广大镇江百姓口耳相传。南京市六合区建立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留左吹打乐”训练基地,以开展活动为重点,对“留左吹打乐”“湾北小马灯”“长芦白局”等非遗项目进行有效保护,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目前各民族、各地区仅是节庆类项目就至少有5000多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傣族有泼水节,布依族有牛魂节、赫哲族有鹿神节,即便是春节,全国各地也有不同的节庆习俗,为创设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活动素材和机遇。在丰富的民族传统资源中,有祭祀性质的活动,如贵州黔东南苗话侗族自治洲等地苗族群众“龙船节”;有纪念性质的活动,如云南僳僳族“刀竿”节、锡伯族的“杜因拜专扎坤”节;有节庆性质的活动,如我国的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的“开斋节”;有社交娱乐性的活动,如布依族的“跳花会”节、壮族的“三月三”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与民族习俗结合起来,展示民族风情,不仅能够为群众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而且对维系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起到重要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如南京云锦、苏绣、徐州泥塑等属传统技艺项目,惠山庙会、拓塘打社火、高淳傩舞等是传统民俗活动项目。每个项目背后都有故事、有大量的文化信息,都代表着一段文明与历史。以非遗为资源创设群众文化活动,应以其文化内涵为内核,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活动品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发挥综合效能。

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机遇。创设群众文化活动项目,要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要善于发现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喜好,使群众文化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让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突出表现出服务社会的功能,它往往是伴随着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社会意义的活动展开的。如运动会、体育项目赛事等大型体育活动和贸易会、交易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都是举行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时机;元旦、春节、元宵节、重阳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等传统节庆和重要节日,建市建县、建厂建校等重大纪念日,以及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慈善募捐、抗震救灾等重大社会事件等等,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题材。

在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吸引群众经常参与,有的活动甚至是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如趣味运动会、健身操、太极拳、交谊舞等康体健身活动,业余合唱团、业余小乐队、卡拉ok、摄影、垂钓、书法、绘画等娱乐休闲活动,生产、生活知识与技术讲座、演讲会、报告会、学术讲坛等科教活动等等。创设群众文化活动项目,要善于发现群众文化需求与喜好,一些常见、单一的活动项目,经过发掘整合,也能打磨成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品牌,如张家港市塘桥镇以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围棋活动为主题,近年来举办围棋文化节、迎春围棋赛、围棋段位比赛、千人家庭围棋赛、中日友好围棋赛、小学生围棋赛、全国部分城市围棋邀请赛、中国围甲专场等活动,全镇围棋爱好者近万名,“塘桥围棋”已成为少有的文化现象。扬州市维扬区根据书画爱好者众多的特点,成立了“扬州市北郊田园书画协会”和“扬州市田园书画培训中心”。北京市“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舞动北京”群众广场舞蹈邀请赛、天津“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杭州市“三江”歌赛、湖北宜都“中国谜语村”等活动品牌,都是根据一些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提炼,经过长期积累、打造而成的。

创设群众文化主题性活动。创设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依赖传统节日或者重大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地设计一些主题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政府、文化、企事业和社会共同筹办活动,成为大型主题性群众文化活动常见的组织形式,比如,配合旅游开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哈尔滨的冰雪节、贵州的蜡染艺术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洛阳的牡丹花会、广州的春节花市等;为配合宣传教育开展的,如“爱我南京”文化活动等;为丰富职工生活的开展,如北京市职工“五月的鲜花”歌咏活动等等。这些主题性活动,一般由政府主持或牵头,文化部门具体承办或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如经贸、旅游、论坛、民俗、群众文化艺术等多种项目,社会参与面广、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具有综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的活动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成了品牌,如成都市“成都风”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品牌、江西省农村文化“一村一品”建设、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江苏省特色文化站建设等。

群众文化活动题材往往沉寂在民间,散落在大众之中,群众文化特色活动需要文化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培植、去发展,去努力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时代特征、艺术品位、地域特点的群众文化特色活动品牌,用名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体现群众文化的整体形象,用高质量的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创设特色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