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职校形体课的教学探讨

2010-11-16 07:09梅丽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形体职校姿态

■梅丽

当代社会,人类由强调分解而转入了强调综合。专业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作用愈来愈小,而非专业因素的作用却愈来愈大。非专业因素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也包括处世立身、人际交往、公关谈判等方面的能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姿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而形体课中对气质、形象、礼仪的训练,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感到亲切和欢悦,也使公关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是提高了人的综合素养并形成美的视觉。因此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逐步成为人们热衷和研究的一门社会学问。

目前,社会上爱美女性专门利用空余时间去进行肢体训练,她们希望通过专门的艺术熏陶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艺术修养,试图把自身美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各大院校也都在开设形体课。虽然名称各异有“健美操课”、“艺术体操课”、“现代舞课”等等。但其目的都是在借助艺术体操、健美操和舞蹈基础项目的训练手段来进行形体的改变。这大大迎合了当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艺术高职校开设形体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它主要面向表演专业的学生。通过训练不但使学生在专业上得到完善,在舞台上更具有表现力,更是让欣赏者得到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且促进了艺术高职校学生的形体姿态、舞台表演、情感抒发的改善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但怎样上好艺术高职校学生的形体课,让形体课在其专业中得以发展和改革,是我们每个高职专业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优化了我国教育的结构和体系。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励,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它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同时在人文内涵的素养上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较大,许多考生仍然把职业教育视为无路升入普通高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伴随而来的就是生源素质的无法提高,同时也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艺术高职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文化市场、窗口行业和服务行业。在教学中除了培养自身专业特长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迁移能力,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它要求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具备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备较全面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性的“职业多能型”的艺术人才。根据目前学校招生条件的限制,考生生源的参差不齐以及形体课教学现状,在形体教学上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既定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

我校形体课是艺术表演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中有三年的教学课程,是艺术高职校表演专业中的必修课。作为目前社会上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教学内容越加广泛,其知识面涉及运动医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训练学等领域,各学科丰富的知识体系是形体课的理论基础。它主要以人的肢体为主要训练手段,通过系统的训练方法如:芭蕾基础训练、韵律操、健美操、民间舞和舞台礼仪姿态来修正学生的许多弊端弱点,改变其人体的原始状态,使学生对身体运动的方位、要领及各种身体姿态等一般规律有所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肢体的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因此,它要求我们专业教师要有扎实的舞蹈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舞蹈教学综合能力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且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形体教学课堂是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和一定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练相结合,有计划进行的多边互动生成的活动和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在形体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先天条件、后天成长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的知识信息和资源都对学生学习形体技能技巧有着决定性的因素。针对高职表演专业的教学目的和特点,在具体的形态训练上,给学生训练的项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并且向学生讲明形体训练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一年级主要以舞蹈基础素质训练为主,对人体的肩、胸、腰、腹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为塑造良好的人体形态,改善形体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年级主要以健美操、舞台表演形象和基本礼仪姿态如:舞台的站姿、坐姿、行姿和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训练为主,纠正学生的驼背、含胸、挺髋、夹肩等不良习惯姿态,展现规范的自我形象。针对目前学校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加,学生在校园中的文明礼节显得相当重要,他不仅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体现,因此,在形体课程中学习舞台礼仪和生活礼仪成为形体课的一项重要环节。三年级主要以各种民间舞学习为主,通过了解各民族的舞蹈风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

在整个形体教学和训练中,应主要以姿态训练作为基本的重要环节。因为人体中的各种姿态变化无穷,但无论怎样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规范动作,离开了规范动作,就无从谈起形体艺术中的动作美,也无法培养学生“美的意识”。规范动作是人工和自然动作的升华,是千百万人实践的结晶。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严格、系统、全面地进行训练,采用重复练习法、间歇练习法及循环练习法来提高练习负荷,强化针对性练习的效果,相互搭配的训练才能实现形体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并在学生的学习、训练和表演中得到检验。

总之,提升形体教学质量和教学内涵,进而服务于艺术表演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展,学有所乐。为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求,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职业复合型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形体职校姿态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