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京!南京》创作手法

2010-11-16 14:46马晓虎
电影评介 2010年10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南京手法

《南京!南京》是导演陆川在电影《可可西里》之后历时四年完成的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四年的筹备时间里,导演搜集的了大量历史资料,也走访了部分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电影剧本也是一改再改,力图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真实的展现战争的残酷,再现日军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罪行。黑白影像以及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似乎成了这部电影的不二选择。

黑白影像属于褪色的历史,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是还原或者再现真实的必然手段,这在影片开始就显现出其力量来。日军最后的攻破残败的南京城的画面和国民党军队残部的和夹杂在其中的普通百姓的逃亡的画面迅速的将观众带入了那段历史,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的下沉混合在一起,构成了对这部电影以及历史的认识基础。接下来中国残留士兵与日军展开小规模巷战是纪录片创作手法的集中体现,晃动的手持镜头和大量的跟移镜头营造了真实的战斗场景,震撼也从中而来,认识也更加稳固,尤其是电影中日军大量的虐杀俘虏和平民的镜头,使得观众的情绪到极点。但是,当观众认为这种认识即将延续下去的时候,另一场景出现了,那就是“一群在长江边上,从军队来说处于修正状态,我们看上去像一群旅游休闲的大学生……这个时候人们马上头脑中就会打架,刚才那样惨烈的镜头,是谁干下的,是谁要负责任……转而把日本军队描写成多么可爱,多么年轻,多么富有人情味儿,人们就会想,这些事情是他们做的吗?”(崔卫平)。观众对电影以及历史的认识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够统一起来,电影也由此断裂开了。这样的急转之下,同样也是黑白影像和记录片式的创作手法带来的。

正是这种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消弱了电影的叙事能力,我们找不到叙述的重点,弄不明白电影言之为何?这样的创作手法把影片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变成了再现或者说是展示,我们确实看到了日本军队的残酷,同时我们也看到日本兵“青春干净”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电影临近结尾看到了日军在南京,在中国罹难亡灵旁祭祀他们战死的士兵,祭祀的场面宏大有力,气势汹涌,强势得了得,这样的影像连接给观众传达的信息或者说意念是不清楚的。大量的纪录片手法在商业电影的语境下以片花的效果呈现,叙事上的失败,让电影以块状的形式示人,我们看到的是散落的片段,并非完整的个体,它的故事叙事以及镜头叙事都是不成功的。“我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一个老师,他对电影有个评价,这个影片135分钟,他的评价是120分钟都是片花,只有最后15分钟有叙事”(崔卫平)。影评人何东也曾有过类似的看法:“当我第一遍看完《南京!南京》之后,沉默了将近一个星期,而不敢作轻易发言。因为如果只从纯粹故事片角度而言,我并不认为这个电影把故事讲得很好、讲得很顺了。整个片子是一块一块地表达了好多事情,所以相当地涩、疙瘩。”

黑白影像以及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给这部电影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手法运用在一部商业电影使得其对历史的表现暧昧不清。尽管导演在影片拍摄前掌握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但是商业电影它固有的属性又必须使得它有表现和艺术加工的成分,视听效果俱佳的战争场面并不足以支持起一部商业电影,对于剧中人物以及故事的演绎是必然的。这样一来影像表现出来的历史就恍惚了起来,究竟是历史的原貌,还是电影的加工,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清楚那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伤痛。但国外尤其是日本的观众看到影片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看法,真实的影像效果可能会使那些原本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日本观众认为在南京没有屠杀,那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因为他们分明在电影里看到是正常的日本士兵,这些士兵甚至是有些许温情的。这样以来,电影对历史在表达上的暧昧不清,可能会导致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处境的人群对还原历史真相的消极的作用。我们从日本媒体的对《南京!南京》的反映就可以看出。2009年4月22日电影在日本公映后,5月2日的《产经新闻》更以“重新评价南京事件的征兆?”为题再次对此片进行报导。文章中写到:“陆川导演认为,我们应该憎恨的是军国主义,士兵也是军国主义的牺牲者。”这家一向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保守派报章在结论中还写道:“中国的媒体几乎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宣传部还将此片列为建国六十年纪念电影的第一推荐影片。虽然其意图还不甚明确,但是可以看出对于南京事件的评价开始有所变化的征兆。”文中还清楚指出:“南京事件是1937年12月,日本攻占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时,杀害众多军民,并疯狂强奸、掠夺的事件。中国叫做‘南京大屠杀’,认为死者在30万以上。中日之间对此存有争议。”不难看出他们喜闻中国年轻一代的导演对于“南京事件”有新的历史认知,并期待中国人的史观有进一步的变化。尽管如此,日本国内也有一些媒体对此片仍感到“美中不足”,理由是片中仍不乏屠杀场面和残酷的镜头。6月18日的《周刊新潮》和6月21日的《产经新闻》甚至有文章将此片定位为“反日电影”乃至“有史以来最恶劣的反日电影”。其弦外之音是,只是一改过去的基本原则但仍保留部分残暴镜头的“苦心”策划,未必就能轻易赢得日本的票房。总体来讲,日本主流媒体是对《南京!南京》支持的。一句话,不谈侵略战争的本质,不谈日本兵在战场中怎样从“人”变成“鬼”,而是塑造与突显侵华战争中个别日本兵的“人性”与“被害”,也许正是某些日本媒体高度关注此片及存有好感之原因所在。从日本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大屠杀”变成了“南京事件”,“侵略”变成了单纯的“受害”,对于历史史实的表述已经含糊不清,至关重要的是这和影片对历史表达的含混不清是相同的,电影的含混不清正是日本媒体含糊表述的一个参考或者说是依据。这将直接影响到日本大众对这段历史的接受和理解,没有准确的表达和不透彻的读解势必会对这段不能回避的历史产生在认知上的消极作用。

参考书目

[1]霍华德•苏伯:《电影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邵清风、李俊:《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南京手法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