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艺术生命的承载体——白族民歌

2010-11-16 14:46齐薇
电影评介 2010年10期
关键词:阿妹苍山白族

以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五朵金花》是为庆祝建国1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反映大理白族人民生活题材的彩色电影。《五朵金花》将苍山、洱海的迷人风光及云南白族那浓郁的民风民俗有机的融合在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因此,在1959年9月举行的“庆祝建国10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中,《五朵金花》一经与观众见面,便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之后,《五朵金花》先后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造了当时我国电影在国外发行拷贝最多的记录。1960年,《五朵金花》还先后参加了英国“亚洲电影节”、埃及“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捷克斯洛伐克第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导演王家乙获得最佳导演银鹰奖,饰演女社长金花的杨丽坤获得最佳女演员银鹰奖。

影片讲述的是白族小伙阿鹏和白族姑娘金花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影片通过这个曲折温馨的喜剧故事,描绘了一幅积极、向上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质朴的情感及其生活态度。影片作者把故事发生的时间选择在白族人民传统的节日“三月街”期间,影片通过阿鹏和金花的故事,不仅把那个时代的道德风貌和精神追求永久的定格在胶片中,留在了我们这些后来人的心里,同时,影片作者以白族民间音乐为基本的艺术载体,以白族民歌为重要的艺术手段,阿鹏和金花在蝴蝶泉边的对唱中优美的旋律,朴实隽永的歌词在充分展示了白族民间文化和白族民族风情的同时,更是成为了《五朵金花》艺术生命的重要载体从五十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并将一直流传下去……

影片中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镜头,大概是在影片开头时阿鹏和金花蝴蝶泉边的初次相识和影片结尾时在蝴蝶泉边阿鹏和金花那有情人终成眷属甜蜜与幸福:

影片中留在观众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音乐段落,大概要数阿鹏和金花两次在蝴蝶泉边的对歌——阿鹏与金花在对歌中所传达出的爱情观和这种爱情观的承载体——脱胎于白族民歌“西山调”、季康作词、雷振邦谱曲的经典对唱“蝴蝶泉边”。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当夺得了赛马冠军的阿鹏从欢乐的人群中向外走去时.一个美丽的绣花荷包挂在助阿鹏夺得赛马冠军的那匹骏马颈上,阿鹏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送他绣花荷包的是他在赛马前曾有过一面之交的赶车姑娘:前来参加“三月三”赛马会的阿鹏看见这位姑娘的马车坏在了路边,铁匠出身的阿鹏热心地帮她们把车修好,就在这时,赛马会开始了,阿鹏来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马冲进赛场……

在幽静、美丽的蝴蝶泉边, 在一次无意中接触并相互都产生了好感的金花与阿鹏互以意味深长、委婉动听的歌声表达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与遐想:

金花: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阿鹏: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有心摘花怕有哟刺,徘徊心不定,啊依哟。

金花: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 有心撒网莫怕水哟,见面好相认。

阿鹏: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阿妹送我金荷包哟,哥是有情人,啊依哟。

金花:燕子衔泥为做窝,有情无情口难说,相交愿学长流水哟,朝露哥莫学,啊依哟。

阿鹏:祖传三代是铁匠,炼得好钢锈不生,哥心似钢最坚贞,妹莫错看人。送把钢刀佩妹身,钢刀便是好见证, 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

金花:橄榄好吃回味甜,打开青苔喝山泉,山盟海誓且莫讲,相会待明年。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歌词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生活化,那充满了生活韵味和地方个性的口语和比喻,传达的不仅仅是阿鹏和金花的人生观与情爱观,同时也传达出白族民间的文化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

当一年后的又一个“三月街”到来的时候,阿鹏如约到苍山寻找金花,在历经种种波折与误会后,阿鹏与金花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影片的结尾,这对恋人又一次来到了蝴蝶泉边,优美,沁人心扉的歌声再次回旋在耳边,荡漾在情感的柔软处:

金花: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花等蝴蝶来采蜜,阿妹等情郎。

阿鹏:蝴蝶泉边一枝花,雾里看来披金纱,拨开漫天云和雾,走遍苍山找金花。

金花:金花好找云雾浓,错把燕雀比大鹏,向哥要回金宝刀,莫怪阿妹疑心重。

阿鹏:山路崎岖通长街,清水混水归大海, 太阳一出云雾散,旧事莫挂怀。

同唱:哥有心来妹有意,从今两人莫分开,白头到老同甘苦,地久天长永相爱。哥有心来妹有意,从今我们不分开,白头到老同甘苦,地久天长永相爱。

阿鹏与金花的故事,随着“蝴蝶泉边”这朴素、隽永的歌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从五十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五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西山调,通过《五朵金花》中唱红了神州大地的“蝴蝶泉边”而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也留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史册中。《五朵金花》在音乐创作上结下的这个硕果,也许是当初影片音乐的创作者们始料不及的。《五朵金花》的生命力,既饱含了影片作者的贡献,同时也饱含了白族民间古老的西山调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西山调”自从成了电影《五朵金花》的母体音乐之后,它就已经是白族音乐的象征和代表了。

可以说,所有观看了《五朵金花》的观众,都一定会记住“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那亲切、优美的旋律,记住充满了真情实感,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歌词。

从阿鹏与金花的对唱中,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那个时代普通百姓人生中的那种单纯、积极和健康,还有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显得比较稀有和珍贵的热情、信任、诚实、质朴……也因此,不论我们是坐在影院里,还是在电视机前,只要面对《五朵金花》,心里似乎就好像增添了一缕阳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会久久的浸润着自己。

我因此而喜欢《五朵金花》,喜欢蕴含在故事中的脉脉温情,喜欢影片主人公意识中流露出的那种诚挚与信任,喜欢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却是百听不厌的“蝴蝶泉边”。

猜你喜欢
阿妹苍山白族
看阿妹
阿妹门前一树槐
苍山
苗家小阿妹
阿妹的心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