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另一种解读——电影《摇摆少女》解析

2010-11-16 14:46上海东华大学李勇智上海思博美术学院实上海东华大学黄鑫帅
电影评介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爵士乐人性

上海东华大学 李勇智 上海思博美术学院 殷 实上海东华大学 黄鑫帅

价值观的另一种解读
——电影《摇摆少女》解析

上海东华大学 李勇智 上海思博美术学院 殷 实上海东华大学 黄鑫帅

《摇摆少女》是一部激励人心充满欢笑的主流青春励志片。相对于一般日式影片的青涩、低调和美感的表述方式而言,本片更适合普通人的审美和视觉习惯。尽管看上去是一部典型的类型片,但从选题的幽默感,角色的设计,口头禅的个性提示,音乐的巧妙叙事,镜头和剪辑的娴熟运用,使这部影片的家庭伦理观和人性价值观表现得几近完美。

《摇摆少女》 励志 人性张力

一、小人物的个性塑造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群女子高中生组成的爵士乐团参加比赛的经过。影片用顺叙的形式,以女高中生的生活为主题背景,以组建爵士乐队参加比赛为线索,塑造了众多生动率真,个性真实的小人物形象。故事发生在日本东北的一个偏僻乡村,一群调皮任性的女学生,为了想逃避沉闷的数学补课,向木讷的数学老师小泽忠彦(竹中直人饰)主动请缨去送饭盒给为高校棒球队助威的管乐队。影片便从这里就开始着重描写了一群有着鲜明个性的女孩的形象,比如在送便当的路上抢着吃不属于她们的美味的午餐,误车后不堪酷暑戏水以至于耽误了送便当的时间使便当变质,导致管乐队的同学吃了变质便当食物中毒住进医院,把活拨,贪玩,贪嘴又不成熟的少女形象刻画的的既真实又不使人反感。拓雄是惟一没有入院的幸免者,而面对下次比赛缺乏拉拉队员的压力,拓雄用激将法让隔壁数学补习班的女同学加入了管乐培训班。起初是拓雄半带威胁的撺掇,姑娘们开始跟乐器打起交道,还不情愿地进行了几轮“地狱式训练”。没想到这些女孩子们喜欢上了爵士乐,女主角铃木友子是一个极有主见和个性的女孩,活泼任性但不失可爱,喜欢出些点子和中村作对,但是她却有着好强不服输的性格,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而关口香织是一个内向但热爱音乐的女孩,每次在友子等人挑战中村的时候,都是关口先人一步的演奏,激起了其他女孩们的上进心,使得女孩们的乐器学习快速进步。临时的《摇摆少女》即将解散了,友子没有放弃继续演奏的想法,买了一把二手的萨克斯。姑娘们为购买心爱的乐器努力攒钱:打零工、采蘑菇,乐队做打鼓手的胖女孩甚至还戏剧性的压死了一头狂暴的野猪,并用得到的丰厚的奖金买了乐器。最初的练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后来一位“高人”从天而降,才使她们的爵士乐之路没有夭折,他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木讷害羞的小泽老师。影片最后交代其实他竟是一个初学者,使人大跌眼镜,也是一个搞笑的细节设计,但并不影响小泽老师对音乐热爱的真诚和他可爱的本色。时光荏苒,转眼间北国涂上了一层熠熠的雪色,。一年一度的中学生音乐节如期举行了,姑娘们终于在此一展身手,获得极大成功。棒球队员井上口头禅就是“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经历了从人生就是自我享受的价值观,到最后在比赛中受到摇摆女孩的感动而发生的人生态度的转变,个性极其鲜明,一对兄弟也因为锲而不舍的努力,而收获了两位贝斯女孩的爱情。影片结尾是典型类型片的圆满大结局,表演夸张又不失真实,主流而不失幽默,电影没有说教,但是很青春,很有朝气,有一种小人物也能有作为的可爱的执拗。

二、人性,爱和情的隐性张力

这部影片阐发了导演关于人性,爱和情的理念,讲述如何学会面对人生,学会团队合作的精神,面对社会的一些物质诱惑,如何能让自己的去朝着理想前进.青春包含了太多的欢笑和泪水。整部影片没有美国类型片的二元角色的设定,既没有大恶和大善的角色,也没有正义战胜邪恶的大结局,设计的剧情矛盾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心理冲突,人性本身的优点和缺陷的抗争,人类真性的爱和恨的交织。从选题上以一群高中生为描述对象,一群在生理成长期潜伏着成长危机的孩子们,经历了从叛逆到成长的喜悦,无不显示了导演对青年人成长的关注和人性的关怀。站在这样的人性和道德的高度来叙事,就要求导演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活积累。影片也阐明了这样的理念,在爱与音乐的感召下所有人都是可以教化的。故事感人致深,犹如一面镜子照亮了人性的闪亮的一面。这些女孩子们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有很多青春期的顽皮和反叛的个性,有成长期的不成熟,也受着很多外部的物质诱惑,但正是影片中设计的多个个性鲜明的角色,用人性的优点最终战胜了缺点,成为了被生活感悟的人,把嫉妒心成功的转化成了进取心的良性竞争,使这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的人都经历了人性的蜕变和升华。正是同学之间友情的鼓励,青少年健康的爱情观,家人之间的亲情的奉献,师生之间的温情互动,巧妙的化解了这些问题,这或许成为了我们参与和指导青少年成长的优秀案例。本片中还有几处看似不经意的淡淡描写,镜头平稳朴实,,却是导演真实的价值观的体现。如在友子家的一个镜头,小孩在看着动漫,父亲和祖母在喝着青酒,妈妈在做料理,镜头仰拍,固定镜头,正面拍摄,小全景构图等很多小津安二郎的典型的拍摄样式,表现了一个传统日本家庭的结构,特别是父亲给祖母倒酒一个细节,把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表现得极尽祥和细腻,是人性的极致的放大,含蓄表达了家庭伦理,人性的张力,颇得小津安二郎的表现神韵。

三、音乐的叙事

而另一大成功和动人之处就是音乐!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基本沿用了西方经典爵士乐,成功的用西方的音乐样式诠释了典型的日本文化的价值观,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了日本人的西方情节。尽管如此,西为东用的方式丝毫没有减弱本片的艺术魅力,反而使我们体验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和听觉盛宴。故事开始用动感的乐曲开始把观众带入剧情,定下了愉悦,轻快的主基调。故事前半部,有很多初学者的不和谐声音。但是坚持组建乐队的几个同学偶而经过了一个十字街头,受了道路口提示音乐的爵士节奏的启发,发现许多元素都可以溶入爵士乐,于是,同学打乒乓的声音,家庭主妇拍棉被的声音等等,生活中的各种声响都被她们吸收进自己充满青春活力的爵士乐中!而这是故事发生的又一个转折,从此影片中充满了悦耳动听的爵士乐曲,使故事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本片就是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下叙事,爵士乐独特的音乐节奏和鼓点增加了影片的可视性,使一部看上去有点说教嫌疑的剧情励志片穿上了欢快愉悦的外衣,使观众自觉的接受了很多朴实的价值观念,这不能不说是本片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对西方的爵士乐的应用,体现了导演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驾驭执行的能力,是一部优秀的用音乐参与叙事的青春励志剧情片。

[1]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10

[2]格非.《一个人的电影>.中信出版社.2008.10.

[3]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11

李勇智,上海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殷实,上海思博美术学院。

黄鑫帅,上海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0.036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爵士乐人性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逼近人性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浅谈爵士乐的过去与未来
当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爵士乐
《爵士乐》中的“创伤重演”和“创伤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