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0-12-08 00:3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管理体系院校

顾 健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70)

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顾 健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70)

借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的先进理念,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并对体系策划、实施步骤及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体育安全保障体系须解决的五个问题。

高职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管理

高职院校体育与其他高校不同是除了有与其他高校相同的常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项目,还设有职业体能训练项目,如交通、地质院校的攀岩与越野训练,航海、航空院校的悬梯与滚轮练习等等,随之而来的危险系数加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如何做好体育安全预防工作,构筑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1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现代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继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QMS)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EMS)之后的又一重要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世界各国所关注。[1]同样,对高职院校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有着借鉴意义。

1.1 有利于构筑高职院校体育安全环境

借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先进理念,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从环境安全入手,在体育器械的维护与保养、体育场地的布置、体育安全牌的提示、体育安全文化的渲染等方面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其潜在的价值体现在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安全管理的氛围与环境,按职业活动顺序组织各项活动,养成按照安全操作要求实施的行为习惯。

1.2 有利于建立体育安全防范机制

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是为高职院校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首先,体系是通过对体育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控制来防范的。体系采用系统安全管理的方法,对高职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防范目标与管理方案,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其次,对各种体育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应急响应;最后,通过监测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及时纠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构筑防范风险的一道道防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 PDCA循环管理的体育安全防范运行模式。[2]

1.3 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补救。发生问题虽然是难免的,但建立了有效的体育安全保障体系,能够预防问题的发生。预防是主动的,是防患于未然的先期措施,而处理和补救是被动的,代价必然是昂贵的。

该体系对体育教学与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等各环节中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控等活动,均建立了相应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对与体育相关的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界定,对每一位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什么时候及什么地点做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不同的人能够按同一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工作中的主观行为,避免了管理行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随意性,避免了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推卸责任的现象,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有效克服了体育安全工作“有法不依”的现象,减少和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赔偿或医疗费用,有效防范风险。

1.4 有利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体系为体育活动引入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将优秀教师的安全管理经验转变为全体教师必须共同遵守的安全管理行为;将过去体育消极预防的被动行为转变为教师人人参与的主动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为高职院校提供一条确保体育安全的有效途径,使体育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克服了安全工作无能为力或无从下手的畏难和迷茫情绪。通过运行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社会责任心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一旦发生事故,按程序最快最有效地处理,使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学生积极参与预防,学习安全防范的方法后,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学校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会预防的体育安全文化。

1.5 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工作环境

与其他院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要求,除了具备所要求的实践操作能力外,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否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环境、适应岗位需求成为毕业生的必备素质。通过管理的“零距离”,给学生提供一个近似企业氛围的管理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工作环境,提高适应力。建立体育安全保障体系,对学生进行“责任重于泰山”、“细节决定成败”、“预防高于处理”等职业素养的教育和训练,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有一个行为规范的环境熏陶。学生在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同时,学习安全保护的方法,养成安全防范的思维习惯。无论是从体育锻炼前的准备到运动损伤后的急救方法,还是从安全防范的策划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自觉地将现代企业制度的质量、安全要求融合在行为规范中。通过运行体育安全保障体系,让学生在体系运行中锤炼,养成讲规范、讲责任、讲安全、讲效率的工作习惯,这是一种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规范体育锻炼行为,是适应未来岗位安全环境的教育模式。

2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体系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2.1 营造良好的体育安全预防氛围

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不是简单地引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形式和程序,关键是引入它的管理思想,引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预防理念、“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意识、“以人为本”的观念等管理文化。体育安全意识不是开几个会、开几个讲座就能增强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体育安全防范方法也不是上几天课就能运用自如,需要在体育活动中反复锤炼,形成一种安全预防的习惯。因此,安全预防意识和安全预防的习惯都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训练中坚持,这里说的坚持不仅需要个人的意志力,而且需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安全预防氛围。

2.2 建立“预警档案”与编制《危险预知手册》

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预防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尤其是要关心体质比较弱的学生、有家庭病史或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学生,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有某种不适宜运动疾病的学生,教师建立“学生健康预警档案”。尽可能地把“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减少“意外”的发生。

在编制《体育活动危险预知手册》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按照项目分类,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活动中曾经发生过的体育事故进行统计、汇编成册;通过走访与本院校相关的行业与企业,收集曾经发生过的工伤事故案例。第二,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形成、发生和预防的规律,编制体育活动危险预知要点。第三,介绍体育项目安全常识、自我保护的预防方法和技巧。

2.3 加强体育安全文化建设

如果说建立体育安全体系注重的是管理方式的“硬件”建设,而体育安全文化则着力于心理层次的“软件”环境建设。高职院校的体育安全文化包含三个层次:体育安全物质文化、体育安全管理文化、体育安全精神文化。加强体育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体育安全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师生明白哪些体育动作不安全,哪些体育动作不能做,渐渐养成体育活动前想安全、按照安全规程练习的体育安全思维。二是通过各种方式,教会学生体育安全规范、体育安全知识、安全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形成学生安全意识社会化、行为安全规范社会化、安全责任社会化等方面的综合安全能力。三是在体育活动场所布置各种温馨的安全提示牌,通过体育安全氛围的环境渗透和体育安全心理素质的引导、体育安全情感的培育,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陶冶,实现自己人格的升华。

2.4 建立体育安全运行机制

体育教师严格执行体育安全程序,严把“三关”:第一,把好体育安全事故隐患原因查找关。无论是在平时的体育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中,还是体育意外事故的处理中,查找体育安全事故隐患不可忽视。第二,把好体育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关。对存在的体育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梳理,逐一评估,逐一登记建档,分清隐患的轻重缓急,对存在的一般体育安全隐患,立即派人整改到位;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做到整改方案、措施、责任、时间“四落实”,在整改过程中,体育部要进行跟踪督办,直到整改验收合格为止。第三,把好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关。吸取隐患教训,防止出现新的隐患或已经出现过的隐患再重复出现,从源头上消除体育安全隐患,并将这些预防措施及时补充到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中。

2.5 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是关键

建立和运行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学校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本校的体育教育实际,追求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具体体现在:体系文件的编写实用、简便、可操作;体系运行实实在在,讲求效率不搞虚架子。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体育安全管理流程的有序可控、有法可依,克服随意、推诿和内耗,保证体育各项活动能紧紧围绕着安全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分解放权、职责明确。由于高职院校的体育项目多,尤其是职业体能训练的项目多,可按照场地器材组、职业体能训练项目分组,进行过程管理,理清各项目组之间的工作接口。第二,目标清晰、有责有权。各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本组内部的项目安全目标,还要关注组与组之间的衔接安全,弄清与其他组项目之间的工作接口,工作要求和完成工作的时间要求,独立、按时、保质完成自己的安全保障任务。第三,考核有据、服务到位。学校体育部应承担协调、服务和考核工作。

3 小结

健康发展和安全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教育问题,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终身研究的课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放弃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也不能因为体育运动不可避免发生体育伤害事故而放松安全防范。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处理好两者关系,融体育健康教育与安全锻炼教育于一体,才能既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又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1]肖启鹏.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探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9).

[2]王葳.学校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2005.

Construction and I mplementation of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Techn 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Gu Jian
(JiangsuMaritime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Institute,Nanjing 211170)

Refering to the advanced concept ofOSHMS,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is helpful in improv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safety awareness,enhancing their ability in self management, implementing their overall security awarenes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cultivating their good habits in safety precau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and difficulties to propose fiv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ecurity guarantee system.

physical education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security guarantee,system construction, procedure management

G807.4

A

1001—9154(2010)07—0089—03

book=89,ebook=102

G807.4

A

1001—9154(2010)07—0089—03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阶段成果 (课题编号:交教研 1002-103)

顾健 (1956—),男,江苏南通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2010—03—06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管理体系院校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基于任务的航空装备保障体系概念建模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