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2010-12-08 02:44沈峻宇饶和国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食糜聚糖盲肠

金 鹏,沈峻宇,饶和国

(四川省阆中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阆中 637400)

1 材料和方法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正对照组、负对照组(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和负对照加1860μg/kg木聚糖酶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公鸭。试验为期6周。

1.3 试验饲粮 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菜粕-麦麸型,正对照组参考NRC(1994)肉鸭饲养标准,结合我国饲养标准按0~14 d、15~42 d两个阶段配制。在正对照组基础上,负对照组的能量水平降低(0~14d,180kcal/kg;15~42d,160kcal/kg),各饲粮的能氮比、能量与氨基酸比例保持相同,其余养分水平保持不变。

1.4 饲养管理 笼养,自由饮水和采食,其他按常规饲养管理进行。

1.5 待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1.5.1 生产性能 分别在试验第1、14、35、42 d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按重复计算平均日增重(ABG)。在14、35日龄和42日龄称重前结算每个重复的剩余料和损耗料,按重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并计算料重比(F/G)。

1.5.2 盲肠内容物pH值 于7、13、37日龄每重复分别随机取1只鸭(不停饲),称活重后静脉放血处死,剖开腹腔,收集盲肠内容物测pH值,用pH-Star Pistol胴体肌肉pH测定仪直接测定。

1.5.3 小肠食糜黏度 于13、37日龄每重复分别随机另取1只鸭(不停饲),称活重后静脉放血处死,立即于贲门、幽门和胆管入口处、Maiker憩室和回盲结合部结扎,取出消化道,然后用中指和食指挤压空肠和回肠食糜于样品袋中,立即放入冰盒待测食糜黏度。

将空肠和回肠食糜在2h内转移到实验室,取1g加5mL蒸馏水混匀后于12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测定黏度。采用奥式黏度计(φ0.5~0.6mm)测定食糜相对黏度。测定时将黏度计放入30℃±1℃的恒温水浴锅内预热,然后用洗耳球将离心后的4mL上清液吸入黏度计预热5min,以秒表记录液体流出的时间(S1),同样的方法测定同体积的蒸馏水在同一黏度计中流出的时间(S2)。相对黏度=S1/S2。

1.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5对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能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肉鸭在1日龄、14日龄、35日龄、42日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

平均日增重:各处理肉鸭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

平均日采食量:1~14日龄各处理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15~35日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以处理1最低(185g左右),处理2、3均在190g左右,但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6~42日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以处理3最高,达到271.7g,处理1最低,达到242.36g,但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35日龄各处理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以处理 1最低(128.53 g),处理 2最高(136.69 g),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42日龄各处理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以处理2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3(P<0.05),处理 1、处理 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料肉比:1~14日龄各处理间肉鸭料肉比,处理1、处理2差异显著(P<0.05),处理1与处理3,处理2与处理 3差异不显著(P>0.05);15~35日龄、36~42日龄以及1~42日龄各处理间料肉比,均是处理2>处理3>处理1,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肉鸭饲粮中添加一定程度的木聚糖酶可以有效地降低料肉比,减小饲养成本,而此效果在肉鸭饲养前期表现最为明显。

表1 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低能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鸭肠道环境的影响 由表2可知,第13日龄肠道的相对黏度以处理1最高(2.04),处理3最低(1.68),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第37日龄肠道的相对黏度以处理2最高(1.54),处理3最低(1.44),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相对13日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表2 低能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鸭肠道环境的影响

盲肠pH值:第7日龄高能未添加木聚糖酶的处理1显著高于低能添加木聚糖酶的处理3(P<0.05),处理1、处理3与处理2差异都不显著(P>0.05);第13日龄处理2的盲肠pH值最高(5.61),处理3最低(5.34),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 37日龄处理2的盲肠pH值最高(5.63),处理3最低(5.51),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3 结论

本试验发现,在樱桃谷肉鸭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后,明显降低了料肉比,改善了饲料转化率,使肉鸭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另外,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在低能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13日龄、37日龄空回肠食糜相对黏度无影响,但可显著降低7日龄盲肠pH值。

[1]杨浩萌,姚斌,范云六.木聚糖酶分子结构与重要的酶学性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1):6-11.

[2]伏显华,伍明俊,刘 勇.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6,(12):23-26.

[3]史宝军,崔细鹏,陈丽芝.毕赤酵母表达的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A].冯定远主编.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1.

[4]谭 权,张克英.木聚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09,(2):5-8.

[5]于旭华.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奚 刚,许梓荣,钱利纯,等.添加外源性酶对猪、鸡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1999,19(3):286-288.

[7]何丽霞,呙于明.木聚糖酶对肉仔鸡饲料代谢能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6):49-54.

[8]高俊勤,高 峰,周光宏.木聚糖酶对肉仔鸡消化道食糜停留时间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 [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5-8.

[9]史宝军,崔细鹏,王淑彩,等.木聚糖酶在肉鸡小麦日粮中的应用效果[J].养殖与饲料,2007,(2):24-27.

[10]廖细古,冯定远,于旭华,等.木聚糖酶对生长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6,(6):55-57.

猜你喜欢
食糜聚糖盲肠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影响鱼类消化道食糜状态特性指标的因素分析
近端胃切除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术的力学机理仿真分析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基于 T型套管瘘术的鸡小肠食糜流量变异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