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

2010-12-25 21:46王郦久
现代国际关系 2010年12期
关键词:梅德韦杰夫外交

王郦久

试析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

王郦久

2009年以来,在俄罗斯总理普京“创新计划”基础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国家“全面现代化”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俄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突出强调“实用性”原则和为“现代化服务”。从调整布局看,俄仍坚持了东西方均衡原则,也非常重视与亚太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但公开强调与欧美建立“现代化联盟”关系,此乃非同寻常。

俄罗斯 现代化 外交政策 调整

在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以资源出口为主的俄经济遭受了比欧美更严重的损害,俄政府因此饱受批评。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现代化”思想,并要求外交“必须为实现现代化服务”。为此,俄在其主持下开始调整外交政策,重点是突出外交的“实用性”、与欧美建立“现代化联盟”、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提升俄在独联体地区的主导权等。本文试就俄此轮外交政策调整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突出外交政策为现代化服务的“实用性”

正如梅德韦杰夫在 2009年的国情咨文中所指出,俄此番外交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一切将只为实用目标服务”,“为现代化服务”。①Медведев Д. А.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Ф 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12 ноября2009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5575.(上网时间:2010年9月22日)以“实用”为目标的思想实质在于,排除任何不切俄罗斯和世界现实的“空洞的”理想、使命和目标,专注于解决俄当前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制订最符合俄国家利益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以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型主导向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主导转变,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2009年 9月 10日,梅德韦杰夫在其个人网站上发表题为“俄罗斯,前进!”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对俄当前内外局势和未来发展思路的看法,其中强调“俄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得到的深刻教训是:必须摆脱以能源和原料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发展‘智慧型’经济,以实现经济现代化”。②Медведев Д.А., Россия,вперед!10 сентября 2009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news/5413.(上网时间:2010年 2月 9日)在同年 11月所做的《国情咨文报告》中,梅提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任务”,并明确要求外交部制订外交如何为现代化服务的具体方案。③Медведев Д. А.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Ф 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12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5575.(上网时间:2010年6月5日)2010年 7月,在驻外使节会议上,梅德韦杰夫就俄外交政策调整提出了总体方针和具体要求,将外交如何更实际地为现代化服务强调到了极点。

从梅德韦杰夫在各种场合的讲话精神可以看出,新时期俄外交为国家现代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清醒认识世界发展现状和趋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善于合作与妥协。俄认为,当今世界已由相互对抗为主转入一个必须相互合作的新时代。国际金融危机虽起之于美国,但它的影响迅速波及全世界,而要克服它,只能靠世界各国同心协力。因此,俄比过去任何时候更看重与联合国、20国集团、亚欧会议、“金砖四国”等多边机制的合作,同时也非常看重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的双边合作。为此,俄外交要在“坚定地、有时甚至严厉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准备在平等和尊重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向与我们合作的人作出妥协”。①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посетил Стэнфорд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24 июня2010,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上网时间 2010年8月21日)这是俄总统发出的关于加强务实的国际合作的最积极信号。

其次,明确合作伙伴,为俄实现现代化提供外交保障。俄在确定现代化战略之后,提出要与其“主要国际伙伴结成特殊的现代化联盟”,这些主要国际伙伴“首先是德国、法国、意大利、欧盟和美国”。②Медведев Д.А.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совещ ании сроссийскими послами и постоянным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ями в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рганизациях,12 июля2010 года,http://president.kremlin.ru/transcripts/8325.(上网时间:2010年 7月 30日)俄提出如此明确的“结盟”意愿,令外界感到有些意外。但俄的用意非常清楚,因为在其看来,这些国家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方向,它们是俄所需要的先进技术、投资和管理经验的主要拥有者,而且除美国外,欧盟和德、法、意都是俄目前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当然,俄也表示,这种结盟不是要排斥其他重要合作伙伴,而是为了强调外交工作的重点和实用性。

第三,改变外交成效评价体系和标准,“引进资金和技术”成为重要考核标准。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要求对外交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外交成果不仅应反映在它对海外俄罗斯公司的具体帮助上以及为推广国产商品及服务所做的努力上”,“还应反映在吸引外资数量和吸引最新技术的能力上”。③Медведев Д. А.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Ф 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12 ноября2009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5575.(上网时间:2010年 6月 2日)换言之,能够引入多少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能够推销多少俄产品、为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多少帮助,将成为俄考核外交工作实效的重要依据。

第四,改变工作方式,要反应灵敏,不墨守成规,特别要加强公共外交。梅德韦杰夫认为,传统外交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外交运作需要“在线式”,即对所发生的事情要反应灵活,行动超前;④Медведев Д.А.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совещании с российскими послами и постоянным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ями в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рганизациях,12 июля2010 года,http://president.kremlin.ru/transcripts/8325.(上网时间:2010年8月19日)外交工作效率要体现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主体部门与社会团体、基金会和专家群体的密切合作上,使外交成为各方参与的综合性“大外交”,从而保证国家利益实现最大化。

二、建立与德、法、意和欧盟的“现代化伙伴”关系

俄欧关系一直是俄外交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因俄长期自视为“欧洲国家”,与欧洲在安全等方面唇齿相依,更是由于欧洲是俄最大的经济伙伴,俄欧贸易占当前俄外贸总额的一半,欧盟成员国对俄投资占俄外来投资的约 70%。对俄而言,与欧盟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一可吸引更多欧盟的直接投资、高新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二可加快实现俄与欧盟2005年签署的建立经济、内部安全和司法、外部安全、科教“四大空间”计划;三可借此促进俄美关系,解除欧美对俄高技术产品出口及入世方面的限制。

俄为使欧盟及其成员国真正成为其“现代化伙伴”,主动做出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的姿态。一方面,俄加强了与德法意的“特殊关系”。德法意是欧盟“核心”成员国,在欧盟内部具有特殊影响力,俄与这三国在双边层面上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0年梅、普分别访问了这三个国家,并在三国关心的俄能源供应等问题上达成重要协议。2010年 3月俄与德法就“北溪”天然气管道建设和未来管理问题达成长期协议,使各方的利益捆绑更加紧密。在莫斯科成立的“斯科尔科沃”创新经济中心首批外国合作伙伴中,德国西门子、法国布依格等公司也率先入驻。10月,俄德法在时隔 4年后重启“三驾马车”磋商机制,就“北约新战略”提前协调立场。俄总统还允诺参加 11月里斯本“北约 -俄罗斯”峰会,以示俄可能在包括北约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上予以合作的姿态,为俄欧深化合作营造气氛。另一方面,俄主动化解了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矛盾。近年来,波兰与俄在如何对待二战历史等问题上冲突激烈,以致波兰在欧盟讨论与俄合作问题时多次投票否决相关决议,严重影响了俄欧之间的合作。2010年俄主动就“卡廷事件”向波兰正式道歉。特别是在 4月波兰总统座机前往俄参加“卡廷事件”纪念活动途中失事后,俄开展了一系列“感动外交”,梅德韦杰夫不顾当时冰岛火山灰对飞机的影响前往华沙,参加卡钦斯基总统吊唁仪式,并妥善处理事故调查等事宜,让波兰人真正感受到了俄的真诚,双边关系由此转暖。此外,俄还缓和了与中东欧及波罗的海国家的关系。近年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积极追随美国,支持美在这些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或其它可能针对俄的军事部署,引起俄严重不满,美俄关系冷淡,成为欧盟改善与俄关系的绊脚石。现在俄也试图通过改变对北约及其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立场,化解与这些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为俄欧未来开展更有效的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以保证双方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和共拟合作“路线图”等工作顺利推进。俄还采取灵活措施,化解与挪威在北极海域划界等问题上的矛盾。

应该看到的是,欧洲国家对俄殷切攻势的回应既“积极”,又“谨慎”。在 2009年 11月斯德哥尔摩俄欧第 24次峰会上,梅提出希望与欧盟在现代化方面开展合作,德、法、意和欧盟领导人都表示“感兴趣”。在 2010年 6月俄欧第 25次峰会上,双方正式达成共识,准备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共拟合作“路线图”。然而,除上述姿态外,俄欧更加具体的合作至今未出现。欧洲国家在战略上似乎更愿意将俄的“主动接近”视为一个“团结”和“改造”俄的好时机,似可加以利用。欧盟希望通过与俄的“现代化”合作将俄引入欧盟所希望的发展方向和轨道:政治上促俄改革以更加符合欧洲的“民主标准”,成为一个法制民主国家,防止俄重回专制和独裁体制;经济上推俄达到市场经济“基本标准”,在能源合作等问题上遵循市场规则,不搞政治性“断气”,并在此前提下开展航天、机器制造、电子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安全上使俄不再对欧盟各成员国构成“任何威胁”,并与俄积极探讨俄北加强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俄欧在国际反恐、反毒品、反跨国犯罪、打击海盗等方面的合作。

三、与美“开启”创新经济合作关系

俄美关系自去年“重启”后,虽没有出现“全面迅速”改善的局面,但双方稳步相向而行,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特别是 2010年 4月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同意大幅削减各自进攻性战略武器及运载工具,为双边关系进一步改善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气氛。此后,俄宣布按美国硅谷模式在莫斯科建立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热忱邀请美国数家大公司首批进驻园区,美多位高管成为“创新基金”顾问委员会成员。6月,梅德韦杰夫完成对美的“创新之旅”访问,用梅德韦杰夫在斯坦福大学讲演时的话说,他“希望亲眼看看成功是怎样产生的、企业是怎样建立的,特别是高技术创新企业”。①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посетил Стэнф орд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24 июня2010,http://www.kremlin.ru/trascripts.(上网时间 2010年8月21日)在访美行程中,梅德韦杰夫专程前往加州硅谷的斯科、谷歌等公司参观,与硅谷的科技人员和加州州长施瓦辛格面谈,双方达成多项投资和科技交流协议。俄民航部门还向波音公司订购了 50架波音 737商务客机,金额高达 40亿美元。10月,施瓦辛格州长率团访俄,俄予以超规格接待,梅德韦杰夫总统亲自驾车陪同其参观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

应当说,俄意识到美掌握着西方世界高科技开发和转移的“钥匙”,所以提出与美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希望从美得到先进技术和投资,并为此做足了“功课”,给够了“面子”,送上了“厚礼”。俄根本用意是想通过主动行动“感化”美放弃对俄的“成见”或“敌视”,将“重启”后的双边关系尽快转化为新型全面合作关系和“现代化伙伴”。但是,美方的回应出乎俄方的预料。如果说奥巴马总统罕见地以“汉堡包”招待梅德韦杰夫总统是表达一种“亲近”,那么之后美方驱逐 11名俄“间谍”的事件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是“善意”的表达。尽管“间谍”事件被迅速“低调”处理,但它给俄主动改善与美关系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严重毒化了双边开展长期合作的气氛,至今双方仍没有完全走出这一事件的阴影。加之 7月初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访问波兰等国时公开指责俄政府“压制公民社会和人的精神”,双边关系几乎进入新的“停滞”状态。11月美国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夺得众议院控制权,更使美国会批准《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变数增大,在俄奉行“同步批准”原则下,如果双方在此问题上陷入僵局,作为俄美关系“重启”后的这项重要成果将有可能付之东流。

显然,俄美间的战略矛盾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尽管美不同党派和政府的对俄政策有所差别,对俄关系的表述或称谓有所不同,但美从意识形态上不把俄视为“自己人”,防止俄挑战美“世界领导”地位、全面遏制俄发展速度和进程等仍是美对俄战略的“核心”。因此,不管俄方释放多少善意,也不管俄如何“放低身段”与之接近,只要美对俄战略的上述“核心”未变,其策略和政策调整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美至今尚未做好从战略上重新评价俄、接纳俄的准备,更不用说与俄结成“现代化伙伴”,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助俄走强。美至今仍不肯废除 1974年国会通过的旨在限制向苏联 /俄罗斯出售先进技术的“杰克逊 -瓦尼克修正案”,在俄入世问题上一再借口拖延,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也未改变支持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立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俄指望美政府为其现代化“开启方便之门”的前景十分渺茫。美企业从追逐利润考虑会在政府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进入莫斯科“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经济领域,但其投资项目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强化对亚太事务的参与力度

称 2010年为俄“强化亚太参与年”或许并不过分。在这一年里,俄总统 4次视察远东,并于 7月初在哈巴罗夫斯克主持召开“俄罗斯与亚太一体化”工作会议;俄总理不仅多次视察远东,而且亲自驾车完成从哈巴罗夫斯克到赤塔的“体验之行”;俄军举行了远东地区“史上最大规模军事演习”;俄首次应邀参加了东亚峰会,俄总统成功访华并开通了首条中俄石油管道,梅成功访越并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和在日本举行的 APEC成员国非正式首脑峰会,俄总统还拟在年内访问印度;俄总统视察北方四岛,等等。这些举动说明俄正在全面加强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力度,与亚太地区实现一体化已成为俄实现现代化、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安排。

俄重视亚太与该地区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密不可分。在哈巴罗夫斯克召开的政府专门会议上,梅德韦杰夫在详细分析了亚太地区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后指出,“亚太今天已成为世界中心”,“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是俄远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是俄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俄加强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①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провёл в Хабаровске совещание по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у развитию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у со странами 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ого региона(АТР),2 июля2010 года,http://www.kremlin.ru/transcripts/8234.(上网时间:2010年8月2日)他认为,俄在亚太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俄必须通过积极参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些机遇首先在于该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最有力的地区,更是近年来发展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速度快、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俄若积极参与必将带动其远东经济发展。此外,亚太地区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先进技术可供俄实现创新经济和现代化所用;该地区对资源能源的广泛需求有助于俄实现出口多元化,摆脱对欧洲市场的严重依赖;该地区对俄军工产品的旺盛需求可促俄军工企业实现现代化,等等。就机遇而论,俄副外长博罗达夫金认为,俄亚太外交面临两项新任务:一是利用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使俄经济实现全面现代化和多样化,并顺利过渡到创新发展模式;二是把有竞争力的俄高技术产品推向亚太市场。②Бородавкин А.Н.Азиатскийвектор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ии Модернизациястраны,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No.8,2010, с.18.至于挑战,俄认为主要在安全领域,特别是美力图强化在亚太安全中的主导地位,以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为借口,纠集美日韩同盟在东北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搞军事演习,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使俄安全压力增加,俄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俄亚太政策的主要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明确俄是“亚太地区一部分”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建设。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政府会议上明确提出这一战略定位,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据此制订全面积极参与的政策。①俄有些学者试图从名称上进一步凸显俄亚太国家地位,如政治学者维·尼贡诺夫提出俄是“欧洲 -太平洋国家”。参见:Никонов,В.Россия—Евр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ая держава, Стратегия России,No.5, мая2010г, с.12.第二,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协作,筑牢俄在亚太的战略支撑。在 2010年 9月梅德韦杰夫访华时,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还发表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双方强调将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并在亚太地区“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和平等的安全与合作格局”。两国坚决反对篡改历史、美化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任何行为和企图,表示要为防止战争和冲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双方还提出两国应在加强能源合作的同时,扩大高科技和投资领域的相互合作。②《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俄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65周年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0年 9月 29日 ,第 3版。第三,积极参与各类亚太合作组织,提升俄在地区合作中的地位。俄政府高度重视参与包括“东亚峰会”、“东盟 +俄罗斯”、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等本地区合作机制,积极筹办2012年 APEC峰会,将其视为俄深度参与亚太合作、展现俄“亚太大国”地位的重要契机。第四,充分发挥俄科技优势,全力拓展经贸合作空间。在这方面,2010年 10月俄总统访越时两国签下的 56亿美元核能合作协议就是一个重要突破。第五,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和主动外交,扩大俄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力。2010年 7-8月,正当美纠集其盟国在环太平洋和日本海等搞军事演习时,俄也在远东进行了“东方 -2010”军事演习,其动用的人员和武器规模空前,并通过陆海空立体配合展示了俄军作战实力。俄想借此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俄不会对亚太地区安全坐视不管,俄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安全利益和介入地区安全事务。11月初俄总统不顾日本抗议高调登上与日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之一择捉岛,实际也是在向日本发出某种不满信息,以及对日本否定二战历史结论的态度实施战略反制。俄还与越南达成灵活使用金兰湾等军事基地的协议,以显示俄在东亚安全问题上仍有充分的主动权。

五、提升对独联体地区事务的主导权

独联体地区向来被俄视为“战略缓冲区”和外交“最优先方向”,其对俄重要性如今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提升。因为俄知道没有可靠的周边“近邻”安全,就没有国家现代化的安全保障。从现实需要看,独联体地区是俄商品主要销售区,也是俄所需原料和生产配套的供应保障区。因此,此次俄对独联体地区的政策调整主要体现在“继续建立和发展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海关联盟为基础的经济合作,促进欧亚经济共同体发展,在集体安全条约基础上巩固独联体地区安全合作,反对外来势力破坏俄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③Программа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на системной основе 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ф акторов в целях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www.runewsweek.ru/country/34184/.(上网时间:2010年7月5日)从政策调整和实施效果看,2010年以来俄在独联体地区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俄“近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首先,将乌克兰拉回到俄战略轨道。2009年底至 2010年初,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俄高度关注并积极帮助与俄关系亲近的亚努科维奇,暗中打压与俄作对的前总统尤先科和前总理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后,俄认为这是扭转俄乌关系、将其拉回俄战略轨道的“绝佳时机”。此后两个月内,俄乌总统五次会晤,双边关系迅速回暖。4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乌,并与亚努科维奇总统达成“重大利益交换”:俄以优惠价格向乌提供天然气,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降价 30%;乌则同意将俄黑海舰队在乌驻扎期限延长 25年至 2042年,期满后还可再议延长 5年。双方还就加强核能、飞机制造、宇航等领域合作签署了多项协议。随后,乌议会通过了乌不追求加入北约的“不结盟”决定。俄乌关系按照俄预先设计的轨道全面恢复,表明俄在近年来与美国和北约围绕乌克兰的争夺中大获全胜。

其次,借吉尔吉斯事件威慑独联体国家,提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吉尔吉斯斯坦发生“4·7”事件,反对派推翻总统巴基耶夫后,普京总理在第一时间批评了巴基耶夫是“自食其果”,并与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通话以示支持。吉临时政府副总理阿坦巴耶夫两次赴俄,俄允诺向吉提供经济援助。在吉南部局势混乱难控时,吉要求俄出兵维持,俄公开宣布不出兵、不介入,暗中却给吉临时政府以各种援助,还积极协调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修改章程,为日后俄在独联体地区“合法出兵”和“维护秩序”铺好路。俄借吉“4·7”事件实际达到了威慑整个独联体地区的效果,等于宣示谁与俄“过不去”,俄就会让谁“过不下去”。

第三,利用与亚、阿“特殊”关系,稳定外高加索局势。由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组成的外高加索地区与俄南部安全和经济利益联系密切,阿、亚因“纳 -卡”问题针锋相对,俄、格因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归属兵戎相见,如何维护在外高地区的利益是长期困扰俄的问题。在 2010年,俄采取了“拉亚”、“稳阿”和“压格”政策:通过签署延长俄驻亚军事基地协议巩固了俄亚“传统盟友”关系;通过加大与阿能源合作稳定俄阿“友好合作”关系。俄还多次撮合阿、亚总统会晤,就解决“纳 -卡”问题开展直接对话。俄对格除继续采取“全面封锁”政策外,还与该国反对派密切往来,伺机策划推翻萨卡什维利政权。梅德韦杰夫 8月和 9月两次访阿,打掉了格欲与阿建立“邦联制国家”的企图。

第四,加快“欧亚统一经济空间”建设,整合地区市场资源为俄现代化服务。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俄与其它国家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与独联体国家贸易额却上升近 60%,这充分体现了俄与独联体地区双边经济联系的“独特性”。俄借此联合哈萨克斯坦等国加紧推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俄、白、哈海关联盟建设,并于 2009年12月正式启动“独联体国家创新合作计划”,力争通过落实该计划使相关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 1.5倍,单位 GDP能耗降低 70%。日前,该计划框架下的首个亚美尼亚 -俄罗斯创新科技中心在埃里温开业。目前,俄整合欧亚经济空间进程因俄与白俄罗斯之间的磨擦而暂缓,俄期待 12月份白俄罗斯总统选举后加快推进。

结语

总体看,俄为实现国家经济创新和现代化而进行的此次外交政策调整,并不像是一次“革命性”变革,而更多是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出的较大“修正”。其主要特点是在战略层面上向经济侧重,向欧美侧重,在策略上更加突出其“实用性”。俄核心目标是为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提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通过“实现现代化”全面提升俄国际地位。俄在此次政策调整中虽然也以“东西方均衡”为基础和前提,以“实用”为原则,但其中高调宣示与欧美结成现代化联盟和伙伴的政策仍比较“抢眼”,多少给人留下俄外交政策在发生“急转变”的印象。事实上,俄关于俄欧、俄美关系的政策表述的确有些唐突,它使人多少会想起彼得大帝当年义无反顾转向欧洲的情形,或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推动俄“融入西方”的改革,其中具有较浓厚的“理想化”和“一厢情愿”色彩。从俄欧、俄美关系发展现实看,尽管双方目前确实出现了关系明显好转、相互合作意愿有所增强的新趋势,但推动这一趋势稳定发展的“可靠动因”仍显不足。因为现在俄与西方关系实际上还未完全走出“冷战”阴影,俄与欧盟及美国之间还在“试探性”地相向而行,在欧导防御系统、北约东扩、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建设标准等一系列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双方能否达成一致还充满“变数”。如果双方无法消除相互之间的战略矛盾和冲突,欧美是否愿意帮助俄这个过去的“对手”和未来的“竞争者”走强,就必须打上一个大问号。○

(责任编辑:张浩)

[作者介绍]王郦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俄罗斯外交和安全及中俄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梅德韦杰夫外交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杰米历险记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